两牙深度游 (三)塞维利亚 龙达篇

林文浩2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投宿于塞维利亚的布雷罗斯美利亚酒店。这是全程设施最好的酒店,一踏入大堂,就感受到了它的豪华与舒适。酒店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现代的简洁,又不失西班牙的传统韵味。从房间的窗户望出去,还能看到远处的西班牙广场,让人忍不住期待明天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我们在酒店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自助餐厅里摆满了各种美食,从新鲜的水果到精致的糕点,应有尽有。最令人惊喜的是,早餐还提供了地道的西班牙火腿和香肠,让人大快朵颐。餐厅的环境也十分优雅,明亮的落地窗让阳光洒进来,为新的一天注入了满满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是西班牙南方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作为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又可通海的城市,更是因水而兴,因海而灵。1248年,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赶走了摩尔人,并以此为都城,从此塞维利亚逐渐繁荣起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这里曾设有“印度群岛(即美洲)交易之家”,垄断了西班牙的海外贸易。这是塞维利亚最鼎盛的时期。1498年5月30日,哥伦布第三次率船队从塞维利亚出发,于7月31日抵达南美洲的特立尼达岛,这是欧洲人首次发现南美洲,震动了西葡两国。然而,“交易之家”在1717年迁往加的斯后,塞维利亚一度衰落。直到1928年,瓜达尔基维河经过疏浚,塞维利亚市才又恢复了海外贸易。如今,它仍是西班牙南部经济、贸易、旅游和文化的重要中心。</p> <p class="ql-block">  一, 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p><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被誉为西班牙最美丽的广场。它是为了1929年的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而建的,西班牙政府投入巨资用于展现西班牙的工业与技术成就。</p><p class="ql-block">广场呈半圆形,直径为200米,由连续不断的红砖建筑环绕,中间是一个大喷泉。整个广场还被一条护城河环绕,河上有四座造型精巧的桥梁,游客可以租划艇荡舟河上,欣赏广场的美景。广场东西两侧对称分布着两座高72米的塔形建筑,分别象征着西班牙天主教双王费迪南德斯和伊莎贝尔。这两座塔形建筑体现了摩尔(阿拉伯)建筑风格,与广场整体建筑相协调。</p> <p class="ql-block">轻雾弥漫西班牙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红色回廊的正中央,有一座兼具西班牙风格与阿拉伯风格的双层主景观楼,游客可以从这梯子上到主楼二层的观景台。整个主楼非常优雅,气派。如从中央喷泉处观赏整个主楼与回廊显得既显目又和谐。让人尝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回廊壁上有50个彩色瓷砖壁龛,代表西班牙50个省。每个壁龛都用彩色瓷砖画讲述着自己的传奇故事或体现特色建筑。</p><p class="ql-block">这三面旗帜分别是欧盟、西班牙及安达卢西亚州旗。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西班牙丰富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待客马车。</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还保留着两个外国展舘。</p> <p class="ql-block">  二 ,黄金塔</p> <p class="ql-block">黄金塔修建于1220年,属于穆瓦希德王朝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最初,修建这个塔的初衷是监视进河港的船只。一条大铁链从黄金塔底向对岸拉开,就可封锁整个河道,以此进行运输物资的检查和征税。从世界各地掠取的黄金、香料等贵重货物,也由此上岸后上缴朝廷。随着历史的进程,黄金塔经历了多次功能转变,曾被用作监狱、仓库和邮局。如今,它被改造成了一座小型航海博物馆,展示塞维利亚的航海历史,包括古海图、古船模型、炮械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塞维利亚作为西班牙远洋船队启航地之一的辉煌历史。黄金塔周边仍然保存着不少阿拉伯风格的建筑,清澈的瓜达基维尔河从市区塔前流过,从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来往穿梭的船只可以感受到它的繁华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三,塞维利亚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天主教界里重要的宗教建筑,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并称为世界三大教堂。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教堂的外立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98米的钟楼——希拉达塔。从教堂的外立面看,塔身下部还保留着伊斯兰教寺院原宣礼塔的网格花纹图案和多拱的马蹄形窗户,显示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美丽风采。上部加盖了哥特式屋顶的尖塔並改为教堂钟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塔楼变迁图:左为清真寺时期的宣礼塔,右为初改为天主教堂时的宣礼塔部分改为钟楼,中间是十五世纪改建加高的新的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主教堂塔顶细部一拿着盾牌,可随风转动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教堂全景。</p><p class="ql-block">教堂主体长116米宽76米,呈矩形,主体十字架的最高处为42米。</p> <p class="ql-block">中午午歺预约时间已到,车导带我们先到附近的歺舘享用炖牛尾特色歺。.</p> <p class="ql-block">不错!量很多,吃了到晚上还未消化。</p> <p class="ql-block">7个人平均每人不到17€。我们的歺标是25€哟!余下的姑且作为导游的小费吧!</p> <p class="ql-block">洋人也不少,看来这确实是一个网红店。</p> <p class="ql-block">排隊待入教堂内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下午2时,继续去教堂内部参观。</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这个教堂的钟楼内有个斜坡道,可以上到70多米高的钟楼。人或马都可以上去。大家争先恐后地登楼去了。</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有25个敲钟,一旦敲响,声播四方。</p> <p class="ql-block">检修用的钟楼工具间。</p> <p class="ql-block">也不过花了10钟左右时间就上到钟楼。绕楼一周,风景不错。塞维利亚天际线,近景,远景都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最令人瞩目的是“四王抬棺”雕塑,这说的是航海家哥伦布在临死前曾交代:他今后再也不愿踏上西班牙一步。当他的遗骨从古巴运回塞维利亚时,艺术家创作了这样一个雕像:他的棺木由西班牙四位国王卡斯蒂利亚,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骑士扛起。这四位国王在历史上泛指或代表了西班牙。“四王抬棺”彰显了西班牙政教对哥伦布历史贡献的肯定。因此此作品备受大家的崇敬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主礼拜堂装饰极为华丽,祭坛后约5米X7米的屏风,据说用掉2.4吨黄金贴膜或塑像。屏风上的36个壁龛描绘了耶稣从诞生,受难到死亡的36个场景,极尽奢华与艺术,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王室座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作品,祭坛正中安放了一座代表塞维利亚地方保护神的国王之母(Vigen de Reyes)的木刻雕像,像前还安放三个西班牙中世纪时期费尔南多三世及他的皇后和儿子的骨灰盒。</p> <p class="ql-block">圣主耶稣的祭坛位于教堂的中殿。</p> <p class="ql-block">威严,肃穆的中心立柱与穹顶。</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巴洛克式的管风琴也为教堂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是私人设的礼拜堂。“只要有钱就行”,导游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禧年(2000年)时祭奠太阳神的祭坛。</p> <p class="ql-block">祭祀用金杯。</p> <p class="ql-block">  四,塞维利亚王宫!。</p><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王宫就在大教堂主教塑像碑旁边。王宫始建于1181年,最初是摩尔人建造的堡垒,13世纪被费尔南多三世收复,14世纪,卡斯蒂利亚国王佩德罗一世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使得宫殿呈现独特的穆德哈尔风格。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查理五世又对王宫进行了扩建。经历500多年的不同王朝的改扩建,使得王宫成为既有伊斯兰教的精致,又有基督教的雄伟,还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柔美,融合了罗马、哥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建筑风格的独特建筑群。王宫的狮子门是参观入口,门上方的狮子瓷砖贴是19世纪的产品,一头头戴王冠的狮子,爪子上抓着一个十字架,妥妥的王室与神教的结合。</p><p class="ql-block">展厅入口处的游客信息中心,花了不少篇幅讲述现代西班牙费利佩六世国王近十年的政治活动。2023年10月31日,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宣誓在成年后维护宪法,并正式获得西班牙王室继承人的地位。该仪式代表了君主制制度的连续性,及其对西班牙宪法中规定的民主原则的承诺。</p><p class="ql-block">王宫的城墙建于12世纪,豪华宏伟的大使厅外观令人印象深刻。宫殿迴廊的拱型门是文艺复兴初期的罗马风格,大使厅内景到处都是奢华的装饰艺术,带有浓厚的阿拉伯风采。华丽的天花板和通往相邻房间的三联园弧拱门完全是伊斯兰风格的艺术装饰。精美的门廊和繁复有序的墙面花序图案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木屋檐有镀金的蜂窝状装饰,显得特别富丽堂皇。佩德罗一世宫是三层华丽的宫殿,藻顶上的透光玻璃与周边的装饰相融,和谐优雅。圣母玛利亚祭坛是塞维利亚大教堂中的原件复制品,壁画也是大教堂中的壁画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更值得称赞的是宫里的少女庭院。这是佩德一世国王宫殿的公共区域中心。庭院四周被围廊环绕,围廊墙裙装饰着有绿色边框的花纹瓷砖。地面用白色的大理石舖就。庭院与长廊分隔的拱门都安装在有罗马柱风格的双石柱上,这种设计让整个建筑显得轻盈,优雅。庭院中心是一长条形水池,水池两旁遍植绿树,池边装饰着绿色的瓷砖。红砖地面与金黄色的屋顶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分外清新,透亮。</p> <p class="ql-block">地下浴室起着调节夏季气温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浴室(泳池)的一头连着花园舞厅。</p> <p class="ql-block">画毯厅。</p> <p class="ql-block">走进王宫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优雅的花园,花果飘香。</p> <p class="ql-block">奇花异木。</p> <p class="ql-block">喷泉水池。</p> <p class="ql-block">寓教于乐一神话故事进花园。</p> <p class="ql-block">悠闲观光,不亦乐呼?</p> <p class="ql-block">鸳鸯戏水,金鱼游曳。</p> <p class="ql-block">花园小城堡?</p> <p class="ql-block">王宫花园出口。</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看一场酣畅淋漓的弗朗明戈舞表演,是一件快事。演出是在塞维利亚安达卢西亚宫上演的。弗朗明戈舞最初起源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  五, 龙达</p><p class="ql-block">人口仅3万多人的西班牙南方小镇,之所以成为名扬四海的旅游胜地,一是因为有特殊的资源,即有个建在悬崖边的城市。二是西班牙斗牛士的故乡。三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加持。海明威在他的小说《逝世在午后》中说“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话,龙达是最合适的地方,全部城市目能所及的地方都是浪漫的风景。”这就是龙达是私奔地之说的缘起。</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的主要景点:西班牙广场,斗牛场,新桥与悬崖边的城市风光互相之间都在步行十分钟的距离之内。</p> <p class="ql-block">龙达的西班牙广场是遊过的西班牙城市中见过的最小的“西班牙广场”了吧!只有两个蓝球场一般大小。</p><p class="ql-block">大力士与他狮子雕塑。</p> <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周边西班牙风格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硕大的西红柿引起我们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歺舘看起来真舒适。</p> <p class="ql-block">龙达斗牛场前雕塑。</p> <p class="ql-block">龙达斗牛场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建成于1785年,总共花了六年时间。在18世纪这里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斗牛家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斗牛士弗朗西斯科.罗维罗,他曾经击败过5千头公牛,而自己毫发无损。成为斗牛史上的传奇人物。现在这斗牛场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边上的游客信息中心。</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大门。</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仍在使用的牛马暂养空间。</p> <p class="ql-block">园形斗牛场的看台下有个斗牛士博物舘。敍述着西班牙斗牛文化的历史。值得一观。</p> <p class="ql-block">完好壮观的斗牛场全景。</p> <p class="ql-block">入口(近)和出口(远)。</p> <p class="ql-block">国王或贵宾专用看台。</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内景。</p> <p class="ql-block">可惜现在不是斗牛季节(据说是每年的九月)。发一展舘内的斗牛短视频让大家飽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龙达最著名的风景还是埃尔塔霍峽谷和立于其上的努埃博桥(俗称新桥)一带的悬崖峭璧的城市风光。这就是龙达能吸引众多游客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努埃博桥(Puente Nuevo)是龙达城的交通要道。由于原先的老桥倒塌于1751~1793年5月期间重建的,这一建竟花了42年,可见当时工程之艰巨。桥长120米,宽10米,系三拱石桥,横跨在高达98米的山涧两侧。现在已是龙达的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顺着老城往桥头方向右转,有个山崖观景台。一幢幢白色小屋矗立于山崖之上,脚下却是刀劈斧砍的深渊。所以形象地被人称为是“悬崖边的白色小镇”。这可是全世界都难以复制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观赏,当地文旅部门在桥旁斜坡上还修了一个便道,让人可以下到河谷地带(不过要收费2.5€/人),观看更为险峻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山崖垂立,壁立千仞。</p> <p class="ql-block">可听到流水潺潺之声,却见不到谷底流水。</p> <p class="ql-block">接近谷底,还有个小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溶洞还可以下行。</p> <p class="ql-block">真是青山处处有,美景需求觅。</p> <p class="ql-block">龙达步行街,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用歺的酒楼。</p> <p class="ql-block">你注意到了吗?在西班牙旅游区的旅游用品商店,总可见到许多非常精致的折扇在售卖。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求教中文导游及相关资料,原来有这么回事。说出来让大家听听。</p><p class="ql-block">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初在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地用于纳凉和驱赶蚊虫。15世纪末,折扇从东方(应是中国吧!)传入西班牙,16世纪,扇子已成为西班牙贵族女性的时髦用具。19世纪前,扇子是西班牙女士出门进行社交活动的必备品。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受宗教束缚,西班牙的男女在公开场合不便直接表达情感,女士便通过“扇语”传递心意。比如缓缓扇动扇子表示“我有点不好意思,有点害羞”。把扇子合起来后放在头部的位置表示“我想你了”。这种独特的扇语文化成为当时西班牙的一大特色。据了解在当今的西班牙红灯区,有些妓女还使用这些“扇子”语言。</p><p class="ql-block">尽管现代西班牙人很少再用“扇语”传递信息,但扇子文化依然被保留下来。在斗牛场,剧场等场所,女士们仍会使用精美的折扇。所以西班牙的折扇越做越精美,已成为西班牙旅游的重要纪念品之一。色彩斑斓,款式繁多的折扇深受女士和游客的青睞。</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今晚投宿的酒楼,格拉纳达加泰罗尼亚酒店。</p> <p class="ql-block">也是四星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