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刘忠将军回忆:率六十二军追歼马匪,向甘肃、青海挺进。

老山雅

<p class="ql-block">南渡黄河,挺进西安</p><p class="ql-block"> 太原战役结束,华北全境即告解放。我军奉命进军西北,配合第一野战军消灭胡宗南和马步芳匪军,解放大西北。部队立即作"向前进"的思想动员教育工作,这是当前军领导机关的中心任务。军党委遵照兵团关于做好"向前进"的准备工作的决定,1949年5月4日,召开了军党委扩大会,对兵团首长指示认真地作了传达、讨论,分析了部队的思想情况,做了周密的工作安排。从5月5日至20日的半个月中,全军展开了热烈的"向前进"的学习及进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师集训了各级干部,军、师首长下到部队亲自领导检查,从而保证了率领部队英勇前进,忠实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4月20日发出的命令,响亮地提出:"参加解放西安去;解放大西北去,解放全中国去!"大大地增强了全军指战员坚决革命到底的决心。他们纷纷表示: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进军命令,响应兵团"革命到底、光荣到底"的号召,普遍地订了保证计划,提出:"哪里有敌人,打到哪里去,消灭蒋匪军,解放全中国,为人民立功!"5月25日,全军在榆次的聂店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这时,中央军委命令调袁子钦到六十军任政委,鲁瑞林任我们六十二军政委。我军1949年6月1日,全军依一八五师、一八四师、军直属队、一八六师的顺序沿同蒲路南下,向西安前进。</p> <p class="ql-block">  我军的前身是生长在山西省的太岳、晋中、晋南地区,广大人民对他们的子弟兵这次光荣的出征,感到无比的骄傲。在地区党和政府领导下,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给我军以最大的支援。每到一村都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在公路的两旁均挖了防空掩体隐蔽敌机,这使部队特别感动,许多战士指着防空掩体说:"人民和我们真是血肉相连呀!"广大的山西人民对我军这样的关怀,进一步巩固了全军指战员勇往直前的战斗决心。在行军中,不少干部战士在沿途的墙上写着"坚决打出去,消灭蒋匪军,解放全中国,为人民立功"等标语;在自己的决心书上写下"千里流水归大海,革命成功再回家"、"大丈夫四海为家,好男儿志在四方"等誓言。在进军途中,我军奉兵团命令兼程行进,但同蒲铁路没有完全恢复通车,因此,部队一段一段地断续乘坐火车,断续徒步行进。我乘火车地段随部队乘火车,在部队徒步行军时,有时骑着马随着部队,但有时也坐缴获来的美国吉普小汽车,其他参谋人员和警卫、通讯部队坐大卡车。汽车驾驶员是打仗抓来的国民党汽车兵,做他的思想工作很重要,也必须提高警惕。有一次因公路路况不好,汽车的颠簸把我的头部碰破了,再有一次也是十分危险,下坡时刹车坏了翻了车,我跳出来了,但两个警卫员均跌伤,真危险极了。保卫部怀疑俘虏来的汽车兵不可靠,于是建议我以后的行军不要乘坐汽车了。</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13日,我随先头部队一八五师到达潼关对面的风陵渡,后面的部队相继集结于黄河北岸赵村一带地区,6月15日,先后渡过黄河到潼关,尔后即乘陇海路的火车西进至西安以东的坝桥、临潼一线集结待命。至此,我军即胜利完成了横渡黄河、挺进西安附近的长途行军,准备完成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任务。</p> <p class="ql-block">通过西安、咸阳,参加扶郿战役</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的总兵力三十万六千人。分布于陕、甘、宁、青四省境内。其中胡宗南十七万四千人,马步芳四万余人,马鸿远六万四千余人,在甘肃境内还有蒋匪嫡系三个军九个师,二万七千余人。兵力虽多,但派系复杂,除胡宗南匪部外,名义上统归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指挥,实际上根本不能统一。六月中旬,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十九兵团已陆续全部集结于西安附近地区。6月16日,两马的主力即开始后撤至邪县及其东南。24至26日,胡宗南的陇南兵团,位于武功至扶风一线,其主力与窜据永寿县、邪县地区之两马军形成挎角之势,谋图待我军出击,吸引我主力与其对战于武功、扶风、凤翔地区,而以两马匪军袭我军侧背。我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决心乘敌人移动,歼灭胡匪于武功、邪县、宝鸿地区,组织扶郿战役。6月27日,兵团命令我军附炮兵团于28日由西安附近出发,通过咸阳集结于兴平地区,担负对防守武功及其附近之敌二四四师的正面攻击的任务,而后经咸阳、凤翔公路两侧向西攻击前进。我们接到作战命令后,立即进行侦察敌情、地形,研究打骑兵的战法,并根据兵团发出的"打好进军西北的第一仗,争取关中会战的模范单位"的号召,各师、团纷纷订出了单位与个人的立功计划,部队的战斗情绪极为高涨。</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10日晚,全军由兴平附近出发,向该城西北的长宁镇地区隐蔽集结,决定于12日拂晓发起攻击。11日黄昏后,各师由现地出发,向攻击目标秘密开进。一八五师附山炮四门,分两路前进,一路经马家寨、王家堡插入新寨,另一路经白羊寨、南营向华家堡南插,共同围歼华家堡敌二四四师师部及七三 O 团。一八四师附野炮一个营、山炮两门亦分两路经张寨渡过漆水河插入新堡子、新寨,协同一八五师歼灭武功及其附近地区之敌。一八六师为军的预备队,第一步歼灭韩店的敌骑兵团。军指挥所相继进至武功东南的海家坡。一八四师于12日1时半,到达马家寨向武功发起进攻,并占领武功东关的漆水河桥,于3时发展到武功西关,俘敌一部,敌主力向西南逃窜。该师追击退敌,于19时进至午井镇一带,歼灭由扶风方向逃来之敌二百余人,缴获迫击炮六门。一八五师五五三团于12日1时,渡过漆水河,歼敌一个连。四时,五五五团攻占华家堡,歼敌七○三团七连后,与五五三团会合,继续向前发展,敌动摇大部逃窜,仅歼敌一个排。该师于8时集结在杏林镇,与友邻部队一八 O 师会合。一八六师于11日23时到达林镇,与友邻部队一八 O 师会合。一八六师于11日23时到达韩店,守敌已于13时全部西逃,该师即追击前进,俘敌几十名。至12日13时,进至绛帐车站附近集结,于13日2时继续向罗局镇进发。我全军至扶风西南罗局镇地区后,渭河南岸之敌,已被我友邻部队大部歼灭,同时宝鸡已告解放,遂奉命停止前进。</p><p class="ql-block"> 我军于1949年7月16日,全部集结于宝鸡以东地区,军的指挥机关位于十里铺。至此,扶郿战役即告胜利结束。共歼敌四万余人。胡匪二十四师及十八兵团残部,沿川陕公路南逃,退守秦岭,两马匪军分头回窜甘肃、青海。此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大西北的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追歼马匪,向甘肃、青海挺进</p><p class="ql-block"> 扶郿战役后,兵团主力位于西安、宝鸡线,担任警备任务。我军在宝鸡附近经十余日的短期休整后,奉命为第一野战军的总预备队,归彭总直接指挥,向甘肃、青海挺进,追歼马匪。于7月24日由宝鸡附近出发,26日集结于黄里镇、赵家原、胡家寨地区,担任对高岩镇、麻天镇之侦察警戒。8月初,我一野主力先后解放平凉、固原、天水等十四座县城,突破敌陇山、六盘山防线,两马匪军即分别向兰州、宁夏溃退。我军进驻陇县城及其附近地区。8月5日,奉命由陇县开赴天水,12日,接到彭总电令归第一兵团王震司令员指挥,参加解放兰州战役。我军沿甘谷、武山、临洮向兰州前进。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我军奉一兵团王震司令员命令,于28日进到临夏地区。一八六师奉命留驻临夏归鲁瑞林政委负责领导指挥,协助开展地方工作。我率军主力向西宁挺进,于9月6日北渡黄河。当我军主力进至青海之民和、乐都地区时,西宁已告解放,于9月13日,我军主力奉命停止在该地区待命。19日,接彭总电令我军归还十八兵团建制,并令我乘吉普车赶到兰州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彭总当面指示:"六十二军速归,集中在岷县地区休整,负责改编周祥初岷县起义部队,待命进川,参加解放大西南。"我军全部于9月23日,奉命南下,经州洮沙、临洮、会川,10月5日进到陇南之岷县,进行政治思想动员与军事训练,改编周祥初起义部队,待命进川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p><p class="ql-block"> 进军甘肃、青海参加解放大西北,历时七十余天,行程三千余里,路经千山万水,饱受了炎热之苦。当部队经过陇县、清水间长达二十余里之关山时,天连下雨,道路泥泞难走,有马不可乘。我军、师领导干部均带头徒步攀登关山,且马匪骑兵十四旅在此地被我歼灭,路旁的死尸、死马成堆,臭不可闻。翻过关山后,气候突然冷起来,此地人烟稀少,部队即在野外露营。同时进入新区,粮食供应经常发生困难,部队每人除带两天干粮外,还要背四天的生粮。因随时都要准备投入战斗,而所携带的械弹亦不能减少,每个战士均要负背五十斤以上的重量。我军通过宁河时,河水暴涨,不少战士被冲入河中,幸赖水手的抢救,才幸免于难。在临夏向西宁进军时,我部队均乘木筏、牛皮包北渡黄河。在这种情况下,我全军指战员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战斗情绪,发扬了我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想尽了种种办法,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追歼马匪,挺进甘肃、青海,解放大西北的光荣任务。在这艰难长途追歼敌人的前进中,我军认真地执行了新区的政策,连队里组织了民运工作检查小组,建立了纪律检查的值班制,负责检查纪律和向群众做宣传工作。因为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多,特别是回族很多,我们一定要遵守他们的风俗习惯。军政治部制订了一个"三不进"、"四不走"的章程。即不进未腾出的房内,不进有妇女的家,不进群众的厕所;不打扫干净不走,不掩盖好挖的厕所不走,不清理好群众的手续不走,人民群众种了庄稼的地不走。由于我军认真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因而西北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军非常拥护。如在我军向西宁进军北渡黄河时,当地的回族人民同胞曾以大批的木筏、牛皮包自动支援我军,并积极帮助我们划木筏牛皮包船,而使我全军部队安全而及时地渡过黄河向西宁前进。我军参加解放大西北,仗打得不多,但苦头吃得不少,在我脑子里的记忆印象是很深的。</p> <p class="ql-block">岷县军政整训,改编起义部队</p><p class="ql-block"> 我军奉命于1949年10月5日,集结陇南地区休整,改编周祥初起义部队,进行入川的各项准备工作。到达岷县后,于10月10日先后投入军事、政治训练。为提高部队的阶级觉悟,增强战斗意志,进一步树立"革命到底,光荣到底"的荣誉感,以打下从草地进军四川,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思想基础。全军连以上干部,学习了刘少奇同志《论群众路线》等文章,并联系自己检查进军西北以来的爱民观点和领导作风;排以上干部和战士进行了评斗志评阶级觉悟、评干部作风,并组织了小型的诉苦,在广大战士中采用忆苦、比苦、算细账和典型示范等方法,进行了诉苦教育,初步明确了阶级观点,划清了敌我界线。尤其刚从西北解放参战的新战士,明确了过去当国民党的兵,是为胡、马匪首卖命,是压迫人民群众,当上了人民解放军,是为了打败国民党军队,解放人民,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因此,表示决心好好学习,决心跟着共产党革命,为彻底消灭蒋介石匪军,解放全中国而努力战斗。老战士也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思想的觉悟水平。</p><p class="ql-block"> 从1949年11月1日起,全军部队转入以适应入川作战的军事练兵。我军是走三国时期邓艾入川的道路进军四川。因此,这次练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在战术上以班、排、连山地进攻作战指挥的战斗动作为主;在技术上以各种武器的俯射、仰射和超越射击为重点。各团、营在这次练兵中首先抓紧解决班的战斗动作,而后组织排、连的综合演习;各级机关派遣干部深入连队了解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发现典型先进经验介绍全军,推动全军学习先进经验。这样做是针对我军以往对山地作战缺乏实战经验,动作生疏,特别是草地气候变化多端,部队运动呼吸困难,有很长一段根本没有路可走而要攀登过去。各师、团这次军事练兵的指导,采取了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召开了各种形式的"诸葛亮会议",充分发扬了民主。在实地演习中,广大指战员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峭壁的高低不等,以练习人梯、顶竿、吊绳攀登等方法,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很好的练兵成绩。例如:我五五○团机枪连三排十九人,带炮四门,攀登两丈多高的峭壁,仅用两分钟的时间,即全部爬上去了。此次练兵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为入川作战打下了良好的战术、技术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我军解放兰州、西宁歼灭两马匪军的同时,溃退于岷县之伪甘肃省保安司令周祥初与胡匪的一三七师师长陈淑钵,率他们全体官兵四千三百九十四人,于9月11日在岷县起义,待命改编。我军10月5日到达岷县后,周祥初、陈淑钵等人欢迎我军派员负责整编其部队。我军即抽调团级干部五人,营级干部八人,连、排干部九十四人组成工作团、经短期学习后,由一八六师政治部副主任袁逸田率领前往该部进行改编工作。首先做清理审查,尔后建立政治机关和我军各种制度。经过四十余天对人民军队本质的基本教育,其广大士兵和下级军官开始有了阶级觉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整编。如保安司令部机关部分人员编到我军部机关,其余机关人员与一三七师合并,伪保安第四团与我警卫营合并,一三七师师部及其第一、二团,改编为西北独立第一师,并将原师管区的第三团和独立营合并为该师第三团。原国民党一三七师师长陈淑钵任师长,袁逸田为西北独立第一师政委。该师归我军指挥。全部改编工作于11月底结束,并报彭总备案。改编后,部队情绪很好,全师指战员积极要求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为人民立新功。这项工作是做得好的,并且是相当顺利地完成了改编任务</p> <p class="ql-block">扫清陇南残敌,开辟入川道路</p><p class="ql-block"> 11月上旬,陇南残敌蒋、胡残余匪军,见其退路有被我切断的危险,即沿川陕、川甘公路两侧做战略性的转移。企图集结主力于大巴山以南、绵阳以北的丘陵地带作退守成都的准备。以其一一九军和一四四师位于武都、碧口、汶县一带;三十六军、三十八军分布凤县以东地区担任掩护,阻我前进。我军奉命扫清陇南残敌,开辟入川道路,为配合主力解放四川,决以一八五师、一八六师消灭盘踞武都之敌一一九军,以一八四师消灭西固、汶县之敌一四四师,而后翻越摩天岭直取江油、中坝。</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3日,我军由漳县、盐井镇地区出发,经西和、望子关等地,于9日进至武都东南的甘泉、杨家坝,控制了由武都入川的主要交通要点及嵩子店的铁索桥。一八四师同日由岷县出发,7日进至西固东南梁家坝一带。该地区的守敌一四四师的七三九团二百余人惧歼南逃,该师当日进占西固。南逃之敌沿途破坏桥梁、道路,妄图阻止我军前进。我一八四师不顾一切疲劳,克服各种困难,忍饥受冻,不分昼夜地跟踪追击,翻过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海拔三千五百多公尺的安紫岭,于10日在番民区第二坎附近追上该敌,将敌歼灭。11月继续向汶县进发,该县伪县长亲率自卫队百余人出城欢迎我一八四师进城,汶县即告解放。一八五师于4日由岷县的白龙镇出发直逼武都,守敌一一九军副军长蒋云台事先曾与我取得联系准备起义,但犹豫不决。此时得知西固解放,退路嵩子店的铁索桥被我切断,乃于9日率领二四四师、二四七师宣布起义。我军继续南下,即将该起义部队交给第七军接收改编。至此,陇南残敌已被我军肃清,开辟了入川的进军道路。</p> <p class="ql-block">摩天岭被冰雪封固,玉垒关架桥误了时间</p><p class="ql-block"> 为配合我第二野战军主力,聚歼成都周围守敌,兵团命令我军兼程前进。并于12月27日赶到绵阳、安县地区,参加成都会战。我先头部队进至汶县后,摩天岭之道路已为冰雪封固不能通行。我当即决定以一八四师、一八五师改道经碧口、青川向绵阳前进。一八六师沿桥庄坝、重华堰直插中坝,军直机关部队和独立一师随一八五师前进。12月13日,一八四师由汶县出发,沿崎岖山道,攀拨荆棘,向东南直下。15日上午,该师的五五○团突然出现在碧口,敌一四四师四三○团一个营,正在集结,企图阻止我军,被我五五○团一举歼灭。一八五师于11日由武都出发沿白龙江南下,13日相继进到玉垒关。玉垒关是由陇南入川的要道,汶河与白龙江汇合之地,周围群山峡谷,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敌为阻我军追击,于12日晚将铁索桥炸毁,使我军无法通行。至此,五师一面组织部队做木筏子日夜轮渡,一面组织工兵架桥。但因水流湍急,开始架设点选择不当,连架设四次均未成功。该师全部人员在狭小的山谷中,露营五天五夜,所带的粮食全部吃光,只好"人吃马料,马吃野草",我工兵指战员冒着艰险,不怕严冬风寒,不怕冰水刺骨,赤身下水按桩打柱,与洪水搏斗。因水流太急无法架成,最后将架设点改选在上河面较宽处,水流较缓些才打稳桥桩架成,17日部队顺利通过浮桥,18日进到碧口,军直和独一师接着通过。我一八六师12日由望子关地区出发,13日进至临江、狗头坝一带,得知玉垒关桥未架成,当即绕道汶县,亦于18日进到碧口。</p><p class="ql-block"> 一八四师15日于碧口歼敌后,继续向南追击,由方升普副军长直接指挥该师行动。途中连续突破大刀岭、青岩关、黄土梁等要隘,先后歼敌百余。18日进至青川,守敌逃窜即跟踪尾追。五五○团于20日拂晓追敌至南坝,守敌已将渡口之般只全部烧毁,仓皇南逃。方副军长亲自指挥,一面组织工兵架桥,开辟前进道路,一面另找轻便船只由高庄坝渡河兼程前进。20日解放江油、中坝,并向青连场进击。由于我军进展动作迅速突然,逃敌骑兵第三旅八十余人在此破坏船只,为我一八四师全部把敌歼灭。是日,该师全部到达江油,当日下午,有从剑阁溃退下来敌骑兵第二旅和新六军各一部,妄图经江油窜成都。该师的五五一团随即渡过涪江发起追击,敌人疲于奔命,不敢应战,为我五五一团歼灭,俘敌四百余人,缴战马二十余匹。五五○团、五五一团12月24日进占绵竹,该守敌一二二师宣布起义。与此同时,我二野及兵团主力,已先后进至简阳、南江、三台、青神、邛崃等地。蒋匪军数十万人完全被我军包围压缩于成都地区,走投无路,纷纷宣布起义投降。这时,我一八四师已向广汉前进中。我和鲁瑞林政委率军指挥所进到青川,当时我们发生了争执,鲁提出:"我军连夜急进抢占成都。"我说:"上级无命令,不能去抢占。"鲁执意要令部队急进坚决抢占成都。我说:"坚决不同意,我是军长,在军事行动上有最后决定权;我是党委书记,你是副书记,两人开不成会,但书记负主要责任。"弄得鲁瑞林同志气冲冲地很不高兴。我最后说:"瑞林同志,这是原则问题,既然上级没有命令,又会违犯城市政策,因而我不能同意。"</p><p class="ql-block"> 军直属队、一八五师、一八六师和独立一师于12月18日,由碧口出发齐头并进。军直、一八五师、独立一师经青川、江油、德阳于27日进至广汉。一八六师出碧口,经桥庄坝、重华堰小道向牛坝前进,沿途均是深山密林,又是雨雪纷飞,实在不易通行,但该师战胜了种种困难,也准时到达广汉地区。1950年元月上旬,一八四师进驻灌县,一八五师随军直机关驻广汉,一八六师驻郫县,独立一师进驻新繁,待命接受新的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军奉命参加解放大西南,入川行军、作战,经近一个月的长途行军、作战、跋山涉水,克服了种种困难,行程两千五百华里,消灭敌四千五百八十余人。敌向我投诚起义的一万余人。解放县城八座,胜利完成了扫清陇南残敌,奋勇进军四川,参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战任务。</p> <p class="ql-block">溶编起义部队,担任川西剿匪</p><p class="ql-block"> 1950年元月中旬,我军奉命改造溶编蒋匪之第九军、四十四军、宪兵学校等二十个番号的起义部队,共计二万二千余人。这些部队成分极为复杂,封建会道门、袍哥、惯匪、流氓等为数甚大。如:伪二、三纵队实权均为袍哥掌握,保四团指挥官邹珊,是匪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我军用了很大的力量进行这项工作。军党委决定军直及各师先后抽调各级、各类干部七百余名,经过两周的学习,于2月初,正式派往被溶编的各部队进行工作。一般的旧军官,开始与我派去的工作队接触,表示自己如何进步,表面上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协助我们工作队做工作,但实际上是怕把他的部队编散,想保留原编制,考虑他的前途,采取观望的态度。还有少数坏分子在暗地里搞阴谋,进行各种破坏活动,阻碍我改编工作的开展,甚至个别的仍在想扩充自己的实力。其国民党军广大的士兵因对我军政策还不了解,很普遍地存在着对我工作队的各种怀疑和顾虑。</p><p class="ql-block"> 经过我工作队做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宣传我军对起义部队的政策,广大士兵和部分初下级军官通过诉苦的教育运动,觉悟有所提高。普遍地反映:"我们过去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现在才认识到人民解放军是我们自己的军队,我决心好好学习军事、政治、改造自己,争取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战士。"参加过反动党、团、会道门者,纷纷声明退党、退团、退会道门,要求工作队赶快改编,要求发给他们的人民解放军领章、帽徽已成为普遍现象。工作队把思想工作基本上做好了,于是在1950年2月下旬进行溶编工作。编入我军的士兵共一万一千九百四十七名。由于军党委领导的重视和工作队同志的积极努力,正确执行了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在溶编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问题,3月中旬,工作队顺利完成了溶编国民党军起义部队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川西地区全境解放,广大人民欢欣鼓舞。我军正在紧张接受改造溶编国民党军的起义部队和积极准备进军西康时,匪特乘我各地政权尚未建立、群众还没有普遍地发动起来,竟提出"抗粮、保粮、专打北方人,不打四川人,专打解放军,不打起义军,反对禁用白洋,反对使用人民币"等反动口号,威胁部分人民群众,勾结投机商人,制造物价暴涨,混乱金融市场,并施设所谓"反共救国军"、"四川民主联军"、"人民自卫军"等番号。还制定了"游击根据地的理想图",妄图利用游击战争的形式与我军作长期的周旋。敌人为实施这些措施,在成都解放前夕,曾有计划地组织、训练了大批特务,即所谓"游击班",潜伏各地,利用封建势力,勾结惯匪、散兵游勇,伺机进行反革命复辟。1950年2月5日,匪特在石板滩、龙潭寺举行叛乱之后,各地先后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武装叛乱,不断零星杀害我军人员,到处抢劫,到处破坏交通,不断地袭击、围攻我军驻地。造成城、乡隔绝,气焰极为嚣张。当时在川西地区百人以上的股匪,计有一百零六股,共有四五万人。</p><p class="ql-block"> 我军党委根据西南军区和兵团首长的指示,本着"军政结合,剿抚兼施"的方针,决以一八四师、一八六师和独立一师担任川西剿匪的任务;一八五师为进军西康的先头师,做进军西康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为剿匪的第二线部队。各师对于土匪活动,立即进行侦察,了解土匪活动的规律,随时给土匪坚决打击以至彻底消灭。各师根据所担负的剿匪任务,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进行清剿。一八四师之五五○团,2月25日由崇义铺出发,26日拂晓以一个营的兵力将止水场包围,因匪逃跑,该营即向吴家场前进;另一个营攻进三元场,俘匪一部。该两营26日7时,以突然动作将吴家场包围,当即发起攻击,突入村内后,匪徒仓皇应战,连续向我数次反扑均未得逞,9时许被我全歼,击毙郫、温、灌三县正副指挥陈利石、黄成柱以下百余人,生俘匪参谋长陈大周以下四百余人,缴获电台一部,长短枪一百二十余支,重机枪一挺。一八六师五五七团,26日由郫县出发,沿郫、灌公路经竹筏铺、安德铺搜索前进,28日拂晓,该团采取多路合围的战术,从南、北、西三面将盘踞在新场之匪全部包围,因匪徒构筑有工事,我乃组织炮火先将工事摧毁,后步兵发起冲锋,于10时解决战斗,歼匪夏斗枢指挥部两百余人。独立一师在该地区以北担任堵击,亦俘匪三十余人。</p><p class="ql-block"> 此次剿匪战斗,由于我军各师做了周密的侦察工作,充分做了准备,严密组织了作战部署,在战斗中采用多路合围的战法,给叛乱之匪以歼灭性的打击,这对开展地方工作很有利。盘踞川西南部的大股土匪基本上歼灭了。我军为彻底肃清残匪,根除人民群众的祸害,继续决定以一八六师两个团、独一师一个营及温江分区一个营,分别驻剿花园场、太平场、马街及金马场、许家场等地之匪。我驻剿部队在以政治争取瓦解为主的方针下,广泛宣传我党我军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动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向我靠拢,主动协助我军进行剿匪工作。各部队在驻剿中,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及匪属座谈会等方式,揭发匪特叛乱阴谋和罪恶活动,并对自首之匪根据情节的轻重在大会上释放和处理。这种做法收获很大。在此基础上,以乡、保为单位成立自安委员会和防匪的自卫小组。经过了这一连串的工作,不少匪属主动叫回自己的丈夫、儿子,向我登记、悔过,并交出武器。仅一八六师,在两个半月中即争取匪首钟体本以下一千余人,收缴各种枪支三百余支,从而有效地打击了封建势力,镇压了土匪叛乱。在两个多月的剿匪战斗中,我各部队在军党委领导下,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剿匪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动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部队及时克服了和平麻痹思想,改进了剿匪战术,获得了辉煌战果。全军总计歼灭土匪部队一万九千余人,基本上奠定了社会秩序,给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p> <p class="ql-block">刘忠(1906年—2002年8月7日),原名刘永灿,曾用名刘太平,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一军团担任侦查科长。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历次反“扫荡”和开辟中条山及豫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初期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第62军军长,率部参加了上党、闻夏、成都、西昌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川西军区司令员;1955年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院务部部长、院务部政治委员、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1955年,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