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孟楠的美篇

黄孟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们的儿子</span></p> <p class="ql-block">掐指一算我儿子今年已五十六岁,1969年1月29出生在上海长征医院,剖腹产。当年我爱人在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我在上海也工作在一家研究所,我们在 1967年结的婚,在南京怀上了我们的独生子。为了让我爱人坐好月子,我母亲即刻从老家赶来上海,把还未满月小孙子抱回老家去养,请了一位奶妈,一年后全由父母养着,母亲对我小儿子的儿子小孙子视作心肝宝贝,如同掌上明珠,儿子在老家足足待了四年,完全适应老家生活,在父母精心照顾下,儿子身体很壮实,胖墩墩的。</p><p class="ql-block">1973年,我爱人调回上海,与我在同一个研究所工作,我们第一想到的是赶紧把儿子接回自己身边。</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我一个人去老家带回儿子,谁知道小孩谁养亲谁,说什么也离不开我母亲,走的那天,儿子大哭大闹,我大姐、外甥又哄又骗勉强上了车,在诸暨站上了火车,上车后儿子哭叫不仃,我抱着他站在车厢连接处,儿子大声哭喊引来了不少乘客,我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想不到儿子不认我父亲了,就这样儿子一直哭到睡着,勉强帶到上海。我爱人早在上海火车站等,下车后叫了一辆出租车(当年出租车很少),总算到了家,儿子在上海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梦里一直喊着要回家。</p><p class="ql-block">谁想到儿子日日夜夜闹不仃,像得了想思病一样吵着要奶奶。我们想可能过一段时间会适应的,于是让他进了里弄的幼儿园,谁知他在幼儿园仍闹个不仃,老師上门告诉我们,影响了其他小孩,让我们最好留在家里。</p><p class="ql-block">在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告诉我母亲,母亲一听小儿子有困难,二话不说急冲冲赶紧来上海,就这样再次把儿子带回老家,让我们安心工作。</p><p class="ql-block">我们思儿心切,第二次我与爱人一起回老家帶回儿子,故伎重演,吵闹仍不肯回。幸好有我们两人,为了分散他注意力陪着他玩游戏,让他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有了第一次陪伴,这次好多了,儿子总算到了自己的家。</p><p class="ql-block">我们俩不宠儿子,三餐吃饱,粗茶淡饭,营养不缺。</p><p class="ql-block">血浓于水,母爱父教,让他在附近上小学,去淮海路上的光明中学上初中,那是一所重点中学,可是成绩不好,班主任贾老师多次家访,好不容易挨到初中毕业,高中只能另选学校,是一般的第六十一中学。上初中期间,他语文、英语成绩很差,做父亲的我,恨铁不成钢,我脾气又急躁,不免会受打骂,谁知他是记仇的儿子,不会忘记,从此埋下了禍根。</p><p class="ql-block">1975我们搬了家,那里有一所五十四中学,干部子女较多,教育质量不错,儿子在那里唸完高中。</p><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面临考大学挑战,重点大学指望不上,那考什么大学?他妈妈恰巧遇到一位老同事,告诉她位于蒲苇塘路上有所国际商贸学院,虽不是重点大学,但分配方案很好,终于考上了。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包装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学院期间,英语是一门主课,那时他的英语有很大长进,入包装公司后能得心应手工作,很快被任命为部门经理,看来他有经商才能,如鱼得水地工作,成绩不错。</p><p class="ql-block">不久与公司总经理杨宝康产生矛盾,回家常发牢骚,我们劝他处理好关系,好好工作。</p><p class="ql-block">作为父亲的我,十分重视儿子的定位,这关系到他今后生活。我脑子里冒出来一个萌想,与其在公司别别扭扭工作,倒不如自己出来办公司,因为他当过部门经理,对外贸流程熟悉,手中有客户,不怕没生意。</p><p class="ql-block">无巧不成事,有一天下午,我们在小区门口遇到他的高中同学许久,许久去过国外,回国后创办了一家外贸公司,公司位于武夷路上。我们与许久爸爸很熟,也认识许久。我问许久去哪里,他说去公司,我接口说,我们去你公司看看好吗?许久答应,于是我们随他去了他的公司。</p><p class="ql-block">许久公司规模不小,有好多办公室,还有一间空着,我问那间空着的可以租给我儿子吗?他表示同意。我立即给儿子儿子打电话让他赶紧来看,很快他与一位叫琪真的朋友来了,一拍即合,许久同意,儿子接受,办了手续,交了钥匙。儿子还没有注册公司,如何运作?于是我再与许久商量,是否先掛靠,用许久公司名义、账号,先运作起来。许久同意,但他公司得提成,我认为这是合理的,用许久现成公司当然得付费。不几天,我儿子与他的两位合伙人琪真、金云峰入住运作外贸业务。我们还在淮海路上的南鹰饭店吃饭,以示庆贺。当时,我与亲家老刘也想入股儿子公司,被儿子委婉拒绝,认为关系不好处理,说得有理。</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已尽了作为父亲应尽的责任,为他定好位已尽我所能。当然,妈妈也功不可没,那是1996年的事。</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儿子他们的公司一炮打响,短短几年获得了长足发展,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能,效益快速增长,成了有钱人,作为父母颇感欣慰。至今,他们的公司已近三十年了,久经不衰,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时间在与日俱进,我们在渐渐变老,2019年前我们俩身体还好好的,能参加各种活动,日常生活毫无问题。我还能做一手好菜,连续好几年儿子一家、亲家夫妻俩都上我们家吃年夜饭,我骑自行车去漕宝路一家宾馆去买半成品菜,来回一个半小时,心里暖暖的。自己做的有水笋烧肉、八宝辣酱、桔子皮糖炒年糕、什锦砂锅、红烧肉、土鸡汤…,满满一大桌,团团圆圆吃年夜饭。</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增大,做成桌年夜饭兴趣逐渐淡去,有好几年我们俩去位于长宁路儿子家吃年夜饭,乘公交739路,换乘54路,下午三点左右到儿子家,总共七个人,儿子家三人、亲家夫妻、我们俩。儿子家住三十一楼,眺望上海夜景,万家灯火,家家都在吃年夜饭。吃好年夜饭,儿子给两家各发五千元红包,我们虽不缺钱,但儿子有红包可发当然高兴,儿子孝顺,生活过得好,一代胜过一代。尔后,儿子送亲家夫妻俩和我们回家。</p><p class="ql-block">在好多年里,每到清明节我会让儿子驱车回老家扫墓,祭奠我们父母,我不到墓地,心灵感应,泣不成声,在父母亲墓前跪拜上香,默默地祈祷。父母养育我儿子四年,也应该感恩跪拜,可能年龄不同,表白方式不同。</p><p class="ql-block">把时钟拨快,让它转十多圈,我们俩已到八十了,健康状况到了拐点,逐渐往下走,少了锐气,多了暮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