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中医理论专著,读《序言》,知精华。

黄河岸边

<p class="ql-block"> 《平易〈伤寒论〉铨稿》</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伤寒论》一书,历代医家推崇为经典著作,尊称著者张仲景为医圣。故历代医家咸以探研《伤寒论》为首要课题,注释《伤寒论》者竟达一百余家,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为后学楷模者,实不乏人,可谓各具千秋,惟在后学者,善于深思,精于取舍耳。</p><p class="ql-block"> 《伤寒论》旨趣之深,价值之大,影响之远,实为中医临床上之指导基本原则,遵之则得,违之则失,迄今仍具有高度价值观念者,其旨趣果何在欤。</p> <p class="ql-block"> 《伤寒论》体例,独具只眼,别树一帜,不落前人窠臼。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等,但不引用经典之原著章句,务重在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阐发精微,以期于致用,更卓 效地树立了临床上之辩证论治规范,但在本文中并未提到辩证论治一词。孔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仲景可谓深得其旨矣。《伤寒论》首先以阴阳为纲,扼要区分为六经,奠定了天人合一自然观之整体理论基础,发挥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自然规律,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平阳秘,反常的病理变化是阴阳乖戾,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即本于阴阳也。医工之传是协调阴阳,以平为期。伤寒六经各有其典型主证主方,此为人所易知易用,但难能者是病机转化,变证百出,即必须辩明病机,逐机论治。故《伤寒论》自始至终,著者现身说法,反复阐明辩证论治规范,提示后学三致其意,辩证是理,论治是法、方、药。故辩证不明,则论治必逆也。</p><p class="ql-block"> 《内经》提出病机十九条,历代医家虽各有说明,但无系统的祥细阐述实为临床上之遗憾。盖中医在整体理论基础的原则指导下,认为人们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平阳秘,集结表现于体外的现象是精、气、神,即为生机。反常的病理变化是阴阳乖戾,集结表现于体外的现象是证,即为病机。所以辩证是通过对证的分析综合,以探求体内病机集结的所在,从而进行论治。故辩证是探求病机,论治是针对病机,病机消失,病即告愈。所以病因的六淫七情以及后世的三因学说,都是为了掌握病因以便于探求病机,而不是针对病因而论治的。</p><p class="ql-block"> 《伤寒论》自始至终的辩证,都是在探求病机,辩证既明,从而决定论治,病机不变,治亦不变;病机少变,治亦少变;病机全变,治亦全变。故麻黄汤证如出现阳盛热化之烦渴病机,则用大青龙汤;如出现阴盛寒化之水逆病机,则用小青龙汤;如出现二分之一麻黄汤证和二分之一桂枝汤证病机,则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如出现二分桂枝汤证和一分麻黄汤证病机,则用桂枝二、麻黄一汤。仲景在小柴胡汤和理中汤下已作了祥细的示范说明。再申而言之,泻心汤和黄连汤,皆为小柴胡汤证之病机转化,故论治亦随之而变化。小柴胡汤本为少阳证之主方,但因病机相同,故可治下焦之热入血室,从而体验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奥义。所以,病因相同而病机不同,则论治亦不同,病因不同而病机相同,则论治亦相同。同时更说明了辩证是探求病机、论治是针对病机的确切意义。</p><p class="ql-block"> 《伤寒论》在论述中,神明地运用辩证论治的规范,如剥笋抽丝层层深入,以达到入微揭隐的深度,真是言奥而精、法简而祥,故每学习一条,不待论断,即可悟出病机之所在,如游龙在天首尾相顾,如圆盘走珠变化无穷。非有高度之造诣与修养,安能臻此神明之佳境。</p> <p class="ql-block"> 仆不敏,才疏学浅,虽寝食于中医,已五十春秋,但在理论修养和临床功夫上,实有尚未入室之感。学海浩瀚,永无止境,诚信然也。</p><p class="ql-block"> 本书之例,在于以经解经,前后互动,以期深入浅出,平易通晓,对辩证论治之领悟,提出愚者千虑之见,一砖之抛,希引明哲之玉。当仁不让,知我罪我,惟春秋乎。</p><p class="ql-block"> 本书不旁征博引,不高谈阔论,不考证讹误,不字斟句酌,不强词曲解,切戒欲益反损、欲明反晦之赘,务在审思熟虑,以期融会贯通,扼其要、简其冗,以恢复《伤寒论》之面目,提高其致用价值,旨在斯矣。</p><p class="ql-block"> 仆老矣,脑力体力,俱为衰颓。如何在继承之基础上,以发扬祖国医学,实深望于中青年之同志同道,以负艰巨而神圣之任务。谨序。</p><p class="ql-block"> 田仁清</p><p class="ql-block"> 1988年于韩城</p><p class="ql-block">(田仁清,193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1942年通过陕西省政府中医师初级考核,1945年通过国民政府中医师高级考核,学验俱丰,理论与实践双重大师,其理论专著《平易〈伤寒论〉铨稿》及医案独具见解,自成一言,是贡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的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