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赵素文

关金计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赵认识那还是1984年的事,那年七月我从南京军校进修回到福空司令部大院。第二天一早我去上班,一进办公室,一位中年女同志伸出手来,一边握手一边自我介绍,我叫赵素文,欢迎你学习归来,今后我们就是同事了请多指教,我边和她寒喧边仔细打量着她。看起来她有40多岁,个子不高,脸色有些憔悴,眼睛有点肿眼泡,说明她的肾脏有些问题。无情的岁月给她的眼角上留下了隐隐可見的几条鱼尾纹,使人觉得她比实际年龄要大一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才知道,老赵原来在北京军委空军也是干气象工作的。这次她爱人调任福州空军司令部任参谋长,她也一起调过来的。按现在的说法老赵是标准的官太太一个了,和她一起工作可是要小心一点啊。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老赵这人人品不错,也平较平和,和谁都都比较和得来。也很乐于助人,看到同事有困难,能解决的她总是利用她的特殊关系尽量帮助。她说话喜欢直来直去,行就行,不行就明说,让同事们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干起工作来风风火火,无论值班、出差、打扫卫生、提开水等杂活,她总是和年轻同志一样抢看干,半年过去了,她和同事们逐渐熟悉起来,再也没有人把她当官太太看待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赵对桌办公。在一起时间长了,工作之余也常常拉拉家常,有一次她和我拉起了她爱人当参谋长这个话题。她说在一般人看来我老赵很风光是吧,丈夫是参谋长高级将领,住着别墅还有勤务员,是一个标准的官太太吧。其实情况并不象你们看到的那样,这中间的苦衷你们是体会不到的。我敢说如果当年我军校毕业后嫁个普通人家,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比现在更安逸。</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嫁给了老王这个飞行员,我的一生就献给了祖国的兰天,就没过一天安稳的日子。你们也知道,飞行是一门危险的行业,他每天飞行,你每天就得担着心。一年四季都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这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再说家庭吧,飞行员是驻训制,每个星期回来一次,战备训练忙的时候常常一两个月不回来也很正常,我带着两个孩子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他们兄妹俩,老王根本帮不上忙,军队比不上地方,到点我必须到岗,有时根本也就顾不上他们俩。</p><p class="ql-block"> 飞行部队是个机动性很强的部队,经常来回换防执行任务,我们家属小孩也得跟着搬家,频繁的换防荒废了我的事业,到那里干不了几天就得继续走,那个单位也不会培养这种人才。也耽误了孩子的学业,由于各地师资力量不平衡,孩子们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学习成绩很难保证。就这样我跟着老王跑了大半辈子。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老王调任空军作战部任职,我们才算在北京安下一个家。可是好景不长,这不我们又来到福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中央军委决定福州军区撒编。那个时期整个大院人心惶惶,每个人却在考虑自己的去向。这时老赵和我商量,我们在这里干了那么多年,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轻易丢掉,我们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一定要善始善终。把资料整理好交给后人。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加班加点将历史资料,研究成果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归档、立卷,移交,园满地完成了我们的历史使命。 </p><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战友老赵算起来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不到两年,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她看到了一个飞行员家属的奉献,看到了一个部队领导背后的辛酸。也看到了一个老兵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p><p class="ql-block"> 1986年初,我离开了心爱的福州,离开了我朝夕相处的战友,最后一次握手时,我和老赵互道了一声保重,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老战友你可别来无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