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如何对待知识与智慧

焦尤杰

<p class="ql-block"> “知”就是“知识”,“智”就是“智慧”。学习“知识”,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人们的普遍追求,但,大思想家庄子对“知”与“智”的看法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陷入困顿,陷入困顿还去追求“知识”,那就更加危险了。庄子从个人养生的角度,指出追求“知识”是愚蠢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在宥》)灭绝圣人,抛弃“智慧”,而后天下才能够得到根本治理。庄子从国家治理的角度,从反面指出,只有抛弃“智”,即“智慧”,国家才能稳定。</p><p class="ql-block"> “任智则民相盗”(《庚桑楚》)任用有“智慧”之人,就会使百姓相互欺诈,从正面指出,如果任用有“智慧”的人,国家就会陷入人与人相互欺诈的混乱局面。</p> <p class="ql-block"> 庄子对“知”与“智”的认识,乍一看,耸人听闻,细而思之,不无道理。庄子本人也解释了他之所以对“知”与“智”如此认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名声,是人们相互倾轧的缘由;“智慧”或“知识”,是人们相互争斗的工具。“名”与“知”这两者都是凶器,不可以将它们推行于世。</p><p class="ql-block"> 在庄子看来,“知”与“智”是争之器(争夺、争斗、争抢、战争、竞争的工具),是凶器,不吉祥,所以“知慧”不可推行,“知识”不可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