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18)</p><p class="ql-block"> 大理是几度来过的地方,但无论来过多少次,总还是被她清丽的风情所感惑、所吸引,当然一切围绕的中心都是以洱海、古城、三塔、蝴蝶泉等核心景区展开的。</p><p class="ql-block">世人习惯冠以大理为"风花雪月”的地方,雪”指的是苍山上的皑皑白雪。苍山位于云南大理,因其海拔较高,最高的马龙峰海拔达4122米,导致峰顶异常寒冷,终年白雪覆盖,形成了壮观的“苍山雪”景观。这种自然现象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是大理四景之一。而洱海的风确实也是名不虚传,我们逗留大理三天,总是感觉清风拂面,而在早晨还是感觉冷嗖嗖的。“风花雪月”象征自然美景、浪漫情感和人生哲理,代表美好短暂的时刻,常用于描绘爱情、青春等。</p><p class="ql-block">“风花雪月”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常被用来描绘自然之美和浪漫情感。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简单描述,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我认为这个名称对于大理而言确是非常贴切而当之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过江通道</p><p class="ql-block">涛源金沙江大桥(Taoyuan Jinsha River Bridge),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境内,是大理—永胜高速公路(滇高速S47)的组成部分,建成时是中国国内采用散索套结构型式跨径最大的重力式锚碇悬索桥。涛源金沙江大桥于2017年6月1日开工建设;于2019年12月31日主桥合龙;于2020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涛源金沙江大桥南起永胜县涛源镇永德医院东侧,北至寨子村东上侧山嘴,全长1095米,主桥为单跨简支钢箱梁地锚式悬索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时。这是我们从泸沽湖方向进入大理的又一座大桥。在云贵川地区自驾游,一路连绵不断的隧道和桥梁让人目不暇接,因而不得不为我们"基建狂魔"的名头所震撼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午时抵达大理,餐后即打车到古城洱海门,进入老城区一路游览到南门,然后顺道去崇圣三塔。</p> <p class="ql-block">总统兵马大元帅府,位于大理城内复兴路南段,占地21510平方米,原为云南提督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9月17日建立政权,9月25日在南校场筑坛,起义军各首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筑天子台,立丹墀,并建有偏殿、南北花厅。设置有议事厅、军机处(白虎堂)、起居室、书房、侍卫室、储藏室等房舍,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杜文秀还撰写了楹联悬挂于大殿“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帅府四周筑有高墙,设城垛,皆砖石砌就,建筑格式仿皇城,故俗称“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元帅府陈列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名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年~859年),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高69.13米。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线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皆高42.19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崇圣寺三塔集三种功能于一身,建塔艺术登峰造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p> <p class="ql-block">三塔的具体始建年代,历来记载不一,大体上有:①唐贞观(627至649年)尉迟敬德造;②唐开元元年(713)恭韬、徽义造;③南诏王劝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唐太和七年至开成五年,833至840)圣僧李贤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启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根据内地同类古塔的建筑年代,云南应稍晚,再与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有关文物及记载相参证,中塔似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824至859年在位)最为可能,而两小塔则较中塔为晚,至迟建于大理国初期,即先建中塔,尔后再增建两小塔。</p> <p class="ql-block">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至1981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维修与加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酒店傍有一白王宫苑,香火颇为旺盛。僰王宫苑:大理白王宫苑,又称“本主庙”,位于大理市下关大关邑村,是奉祀白子国末代国王张乐进求的本主庙。该庙宇被称为“白王宫苑”,具有三进两院的布局,保留了完整的大殿、厢房、戏台和门楼,格局保留了清代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重修时的样式。白王宫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南征,册封张乐进求的先祖为滇王。张乐进求在唐太宗时期朝觐,被封为云南镇守大将军,进一步巩固了在云南的统治地位。张乐进求逊位后,他的女婿细奴逻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让他在西洱河畔安享晚年,并委任他为“最高行政长官”治理百姓,因此这个村落最初被称为“大官邑”,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大关邑”</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司马相如、郭沫若诗题</p> <p class="ql-block">金月亮</p> <p class="ql-block">罗荃半岛</p> <p class="ql-block">罗荃塔,始建于唐代南诏时期,位于洱海东岸的罗荃半岛,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塔。罗荃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成为大理地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1</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罗荃塔的建造与罗荃法师密切相关。相传在唐天宝之战中,罗荃法师施法助战,南诏军大败唐军。为了纪念这位高僧及其贡献,南诏王赐地建造了罗荃寺和罗荃塔。罗荃塔的建造时间约为公元791年,塔砖上刻有梵文经咒和“辛末岁造”的无年号铭文砖。</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罗荃塔是一座四方密檐式空心砖塔,共有13级,高30米。塔侧有寺,名为“罗荃寺”。罗荃塔的特点包括其无顶设计和圆形基座,象征着“外圆内方”,寓意和谐与平衡。重建后的罗荃塔保留了这些特点,总高42.9米,共有16级檐口,塔身内共12层,层高约3.2米。</p><p class="ql-block">文化和传说</p><p class="ql-block">罗荃塔不仅是一座佛教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说。相传罗荃法师在望夫云的故事中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这使得罗荃塔和罗荃寺的建立可能反映了某种宗教和政治的斗争。此外,罗荃塔的选址位于南诏大理国都城的文昌位,象征着文化昌盛的风水局。</p><p class="ql-block">现代保护和重建</p><p class="ql-block">罗荃塔在1966年文革期间被毁,但在2010年得以重建。重建后的罗荃塔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建筑特色,还通过电梯和楼梯设施,方便游客登塔观赏洱海和苍山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可远眺苍山之白雪。</p> <p class="ql-block">罗荃塔,始建于唐代南诏时期,位于洱海东岸的罗荃半岛,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塔。罗荃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成为大理地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罗荃塔不仅是一座佛教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说。相传罗荃法师在望夫云的故事中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这使得罗荃塔和罗荃寺的建立可能反映了某种宗教和政治的斗争。此外,罗荃塔的选址位于南诏大理国都城的文昌位,象征着文化昌盛的风水局。</p><p class="ql-block">现代保护和重建</p><p class="ql-block">罗荃塔在1966年文革期间被毁,但在2010年得以重建。重建后的罗荃塔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建筑特色,还通过电梯和楼梯设施,方便游客登塔观赏洱海和苍山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双廊镇地处大理市洱海东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属高原平坝地形。主要山脉除少数河谷区和海边走廊外,其余都是鸡足山的支脉,多属低山山地。境内最高点位于伙山村山顶,海拔3269.5米;最低点位于石块登村水库带,海拔1557米。</p><p class="ql-block">双廊镇境内有金梭织锦,玉玑红莲、弥勒笑天、石女牧鹅、虎口观潮、青鸡欲跳、正觉钟声、红山圣迹、罗莳戏水、岛依古榕、莲花红遍、巨蟒奔海、龟蛇相峙等十八胜景。</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地处大理214国道西侧,横断山脉的点苍山十九峰—云弄峰下,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占地面积210100平方米。蝴蝶泉方圆五十多平方米,水深六米。泉池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栏杆,蝴蝶泉西壁的大理石上,镌刻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池边的蝴蝶树,像一条青龙横卧于泉池上。</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方圆五十多平方米,水深六米,是在花岗岩石上露区的断裂带上形成的一种裂隙泉,泉水由冲积扇上部的砾石下涌泻出来,汇集在碧蓝茹翠的池潭内。泉池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栏杆,蝴蝶泉西壁的大理石上,镌刻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池边的蝴蝶树,像一条青龙横卧于泉池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蝴蝶泉原有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大门地面彩绘。</p> <p class="ql-block">观音塘是大理市佛教协会驻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会,人们不仅朝拜观音,而且还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将宗教、文化、集市贸易融为一体。相传,汉时官兵进犯大理,观音大士化作一老妇,用草索背着一块大石头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看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心想:这里的老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更何况是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这就是著名的“负石阻兵”的传说。后人为了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p> <p class="ql-block">观音塘又名大石庵,位于大理古城南,上末村,因清代曾设汛溏,故又称观音塘。是大理市佛教协会驻地。</p> <p class="ql-block">观音塘在建筑上独树一帜。观音阁就建在传说中观音所负的巨石上,阁体全部用大理石镶成。大石旁四周修有水池,池边石栏杆围护。阁中供奉石观音像。阁四周有石回廊,可通行人,东西有石拱桥四座。亭的三壁上碑刻与石雕画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静止的石亭和轻泛涟漪的池水互相衬托,石的刚与水之柔相辅相成,亭池间桥廊紧凑,浑然一体,整个建筑严谨有序,而且以石为廊,以石为墙,别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建在一块拔地而起的大石上,而且全部用大理石镶成。石亭面阔3.3米,进深3米,高5米,亭的三壁上碑拓字画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亭下也用大理石围砌成一个水池。静止的石亭和轻泛涟漪的池水互相衬托,亭池间桥廊紧凑,浑然一体,整个建筑严谨有序,而且以石为廊, 以石为墙,是独具匠心的建筑。观音阁是白族工匠的杰作,也是白族人民审美形式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县和洱源县接壤地带,总面积519.9平方公里,苍山是孕育了20亿年的“天然地质史书”, 特殊的地质、地理、地貌造就了山水相映,风、花、雪、月、石共存的自然景观组合。 </p><p class="ql-block">苍山属于横断山系云岭山脉中支的南端,是显著的地理分界点。苍山的西北,是海拔4000米以上,绵延千余公里的青藏高原。苍山的东南,是平均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由于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在苍山结束,苍山以南,再无山脉达到3500米高度,因此苍山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檐”。</p> <p class="ql-block">涛源金沙江大桥。这座大桥可是个大有来头的主,它的主桥长936米,采用的是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设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桥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古朴苍桑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洱海门是大理古城的东门,位于古城的最东端,面向洱海。尽管名字中有“洱海”二字,但实际上洱海门与洱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大约为4至6公里。洱海门不仅是古城的出入口,还具有防御、管理和文化象征的功能。它作为连接古城与洱海的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关键枢纽。</p> <p class="ql-block">洱海门周边环境清静,适合喜欢安静、寻求传统文化体验的游客。周边有特色民宿和餐馆,提供了便捷的住宿和餐饮选择。此外,洱海门附近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沿街的店铺大多售卖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和特色小吃,展示了大理地区的独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洋人街等一些街道已经商业化时,在玉洱路、人民路下半段等一些路还是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很有历史感,而洱海门就位于大理古城的人民路上。</p> <p class="ql-block">洱海在大理古城东门,也叫洱海门,不过由于地势和水资源的变化,洱海面积萎缩了,所以洱海门距离洱海有一定距离,大概有4—6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老城游人如潮。</p> <p class="ql-block">苍山脚下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古城曾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始建于公元1382年,据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今天的古城中保留下来的建筑,最古老的也就是一百来年的历史。保存下来最完好的两座城楼,一个是南城楼,一个是北城楼(北城门)。</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现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现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重建于一九八四年,城墙是一九九八年在原城墙遗址上修复的,建筑风 格上保持了原有的明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历史苍桑。</p> <p class="ql-block">南华门集中了大理白族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的四个门,加上五华楼全齐了,打卡成功。</p><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方圆十二里,城墙四面设有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南门双鹤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p><p class="ql-block">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9月17日建立政权,9月25日在南校场筑坛,起义军各首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筑天子台,立丹墀,并建有偏殿、南北花厅。设置有议事厅、军机处(白虎堂)、起居室、书房、侍卫室、储藏室等房舍,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杜文秀还撰写了楹联悬挂于大殿“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p> <p class="ql-block">三塔靓影。</p> <p class="ql-block">与塔比高。</p> <p class="ql-block">一指禅。</p> <p class="ql-block">气定神闲。</p> <p class="ql-block">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崇圣三塔。</p> <p class="ql-block">慨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胸有成竹。</p> <p class="ql-block">天地人和。</p> <p class="ql-block">山川永固。</p> <p class="ql-block">三塔巍然。</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p> <p class="ql-block">游逛老城。</p> <p class="ql-block">洱海门下。</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边。</p> <p class="ql-block">头批游客。</p> <p class="ql-block">湖光云影。</p> <p class="ql-block">六脉神剑。</p> <p class="ql-block">天龙八部。</p> <p class="ql-block">罗荃半岛。</p> <p class="ql-block">拥抱春天。</p> <p class="ql-block">洱海春晓。</p> <p class="ql-block">春光大理。</p> <p class="ql-block">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冷眼向阳。</p> <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p> <p class="ql-block">应景顾名。</p> <p class="ql-block">时来运转。</p> <p class="ql-block">蝶引人醉。</p> <p class="ql-block">飘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翩然起舞。</p> <p class="ql-block">讨人怜爱。</p> <p class="ql-block">乖巧可爱。</p> <p class="ql-block">水质甘冽。</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水。</p> <p class="ql-block">洱海之滨。</p> <p class="ql-block">我要飞翔。</p> <p class="ql-block">翩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再次造访。</p> <p class="ql-block">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蝴蝶馆</p> <p class="ql-block">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情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再次邂逅。</p> <p class="ql-block">彩云之南. 大理</p> <p class="ql-block">罗荃半岛</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p> <p class="ql-block">海东</p> <p class="ql-block">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蝴蝶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