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水乡 水墨宏村

矜聲*zhou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129698837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歌曲:山村之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昵称:矜聲*zhou</span></p> <p class="ql-block">  腊月十八,我们从黟县县城乘公交车,来到了县城北面的“牛形村落”——宏村。</p> <p class="ql-block">  从2路公交车下来,走了大约不到10分钟,就见游客中心的山墙上写着“<b>宏村景区</b>”四个大字。大字的上方还有“世界遗产”、“A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标志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宏村三面环山,村中房屋粉墙青瓦,檐角起垫飞翘,风格别具一格,典型的徽派特征一览无余。建筑坐北朝南,分列规整,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旁边就是入口处,高耸的牌楼上“宏村”二字刚劲有力。门楹联写道“千年古村逢國運,萬世基業承祖德。”</p> <p class="ql-block">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宏村先祖坚信,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引西溪水清泉入村,经九曲十弯,穿堂过屋,从每家户门前流过,所有的水最后汇聚到村南。</p> <p class="ql-block">  我俩从入口处走过来,首先看到的是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南湖建于明万历年间,仿照西湖的平湖秋月式样,是用来蓄水和净化的池塘。南湖的形状宛如一张张开的弓,湖中的中“画桥”就是蓄势待发的箭,寓意着护卫着居住在宏村的族人们。或许是它的威吓,至今这支箭还没有射出去。</p> <p class="ql-block">  画桥是宏村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这座桥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画桥全长59米,宽3.5米,桥面由14块大青石板拼接而成。桥面不宽,设计独特,玲珑剔透,古朴典雅。画桥不仅是宏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连接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在电影《卧虎藏龙》中,影片中主人公李慕白牵马走过的桥就是这座画桥,独特的桥为影片增添了许多美感和诗意。</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间诗人汪彤雯诗曰:“<b>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b>”</p> <p class="ql-block">  走过画桥,就是南湖书院。这是皖南保存最完整的宗族书院。书院黛瓦粉墙,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明朝的时候宏村人在湖北岸有六个私塾,称为“依湖六院”,后来合并为“依文家塾”,也就是现在的南湖书院。</p> <p class="ql-block">  走出书院,来到村落中央,这里有‌一洼池塘,状如半月,故谓“月沼”,村民也称“月塘”。</p> <p class="ql-block">  月塘是牛形村落古水系的"牛胃"。明永乐年间,宏村世祖经过勘定、开挖此池塘并凿西溪引水入池,供族人防火、饮用和洗涤;其后裔又因地制宜最终确立了月塘的形状并扩大了规模。</p> <p class="ql-block">‌ 有诗云:“<b>云天一抹月沼开,画屏巨幅迎面来。肥梁瘦柱连村郭,红树黄叶映绿苔。</b>”</p> <p class="ql-block">  从牛头上凿清泉流入池塘,使"月沼"成为"牛胃",并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最终流入南湖,同时与村中的月沼、南湖之水可以在枯水期互补。就这样历经130余年努力,宏村"牛形村落"水利系统最终营造成功。</p> <p class="ql-block">  穿过月塘,我们来到承志堂。承志堂建于清代咸丰五年,占地2千多平方米。由厅堂、书房、经堂、池塘、花园、厨房、水井组成,全屋共有内房28间,整幢建筑精雕细刻,朱柱金梁,金碧辉煌,有"民间故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  为了建造这座房子,屋主人耗费了白银60万两。这里的木雕工艺极为复杂,雕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大多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有较高艺术价值。是木雕艺术中的珍品。堂屋气势恢宏,不同凡响,堪称建筑中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除了承志堂外,宏村还有很多高大上的堂屋,如“樹人堂”,花园水池,独具匠心,全屋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合大顺"之意,为"百业须精,儿孙当教"之意,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  还有“桃源居”,室内木雕花样繁多,技法多变,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尤其是四扇雕花门,是全村最为精美的雕花门。</p> <p class="ql-block">  这些堂屋真好比百花争先斗艳,描绘出宏村如画般的乡村景象‌。有首诗《七绝·宏村》‌通过简洁的语言写道:“<b>依山傍水卧牛形,五叠墙头巷石青。画里乡村荣誉在,远悠朴古似仙廷。</b>”诗中充分赞美了宏村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  观赏了这些堂屋,我俩走到了村口。村口有两棵网红古树:红杨树和白果树。这古树不仅是宏村的标志性景观,还在当地人的红白喜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新娘在嫁娶时要绕红杨树转圈,寓意新人百年好合;高寿老人去世时,棺材要绕白果树转圈,寓意子孙满堂、高福高寿‌。这些习俗体现了古树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也展示了徽州人对古树的敬畏和保护‌。现在虽然是冬季,树的叶子掉光了,但它的神韵莠在。</p> <p class="ql-block">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在宏村的每一个角落,每处都有美丽传说。置身"中国画里乡村",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在月沼旁静静欣赏那些古色古香的祠堂和民居,古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感受那份宁静与祥和。宏村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温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矜聲*zh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