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里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尽显悠悠岁月风韵;这里不愧是国家级审美,一场精致精美的非遗文化视觉盛宴让人移不开眼;这里可以体验舞狮、古琴,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非遗魅力;这里从精美的窗花到栩栩如生的泥塑、木雕、藤编,每一件展品都散发着独到匠心或浓浓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夕,笔者专程赶赴座落在北京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目睹了“气象万千一一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览”,感触颇深。</p> <p class="ql-block"> 年味中踏入这个匠心与创意的殿堂,欣赏非遗精品,感受传统文化,实为难得的一次非遗体验之旅。</p><p class="ql-block"> 展览共分三个部分,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产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我深感非遗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第14展厅,古朴典雅的古戏楼率先映入眼帘,这个传统表演艺术单元原貌呈现的徽州地区的古戏楼,选取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项目,通过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戏曲经典片段,并定期邀请演出团队现场演出折子戏。展览还设有舞狮、古算盘、大良鱼灯、古琴等展区,供游人体验。</p> <p class="ql-block"> 听民歌、看皮影、做印染,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不仅有实物展览、文献资料、多媒体动画,还能体验互动、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参加非遗研学,立体多样的展览形式让观众充分感受非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传统技艺展区有精美的刺绣和巧夺天工的木雕等展品,让人惊叹匠人的高超技艺。还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多门类非遗展示与介绍,引领观众沉浸式领略我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在剪纸展示区,一幅幅细节生动的花鸟鱼虫、山水风光、民俗活动剪纸作品陈列展台。丰宁满族剪纸艺术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寄托了满族人民的理想、希望、祝福、情操,散发浓厚的乡土气息。</p><p class="ql-block"> 一根小小的藤条,经过工匠搓、扭、缠等编制技法,摇身变为实用的蔬果篮或精美的摆件。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清丽古雅,宣化柳沟草编天然朴素,这些风筝、剪纸、兔儿爷是否还承载着你童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漫步展厅,一抹靓丽喜庆的红色格外吸引眼球。只见喜服红绸飘逸,其上龙飞凤舞、祥云缭绕,参观者纷纷赞叹苏绣技法的高超和礼服的华美。</p><p class="ql-block"> 传统美术和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并辅以视频介绍。展览充满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令人沉浸在非遗这特殊的年味里。</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厅中,仿佛穿越了一条条时空隧道。这里陈列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智慧的结晶,记录了古老工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每一件艺术品都散发着无法言喻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活”在当下的非遗,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非遗项目的展示,正是将无形的、长期的文化传统和认识方式,以可理解、可感受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计43项,位居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 非遗作品令人赞叹,非遗街区集纳各地精品引观众驻足,“百鸟朝凤”主题风筝组和以二十四节气构成龙身的“蜈蚣龙”风筝可观可赏,还有非遗作品的作者亲自教授技艺,这种体验着实难得。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挂在长廊里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走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华服饰文化,又近距离感悟景泰蓝艺术之美……在充满年味的气息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呈现了绚烂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观众带来鲜活有趣的非遗体验。</p> <p class="ql-block"> 气象万千非遗展览令人大开眼界。无论是戏曲、舞狮的现场演绎,还是戏服、乐器、刺绣等非遗项目的精品展示;从经典纹样的呈现,到创新式样的解读;再从传统制茶技艺的场景复刻,到一杯香茶的精彩诠释……,展览融讲解、展示、体验于一体,让观众在动静之间不断加深对非遗的认识,让人与作品、人与人在不断互动中增进对非遗的热爱,这也许是主题展所探索的展陈新方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