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节篇</p><p class="ql-block">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传统文化资料(年节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 class="ql-block"> 【年节流水账】</p><p class="ql-block">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传统。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2025年的春节,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因为它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一特殊的背景,使得2025年的春节在以往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庆祝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一的爆米花、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二月二,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p><p class="ql-block"> 进入腊月,意味着春节也就不远了,年味越来越重,热热闹闹的“年”就要开始啦。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从腊月初一开始,人们就为过年忙活了。这一天要爆米花,取意祛百病。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不“小”,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之后,从正月初二一直到二月二,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活动,过年忙个不停。按着这个节奏,跟着我过年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初四,羊日。</p> <p class="ql-block">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羊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岁岁平安,反映了勤劳的汉族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正月初四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为“高粱神”的生日,平遥对高粱有三种叫法:分别是:“高粱、韬黍、茭子”;每年的正月初四上午,家庭主妇总在炕当中摆上炕桌桌,上面立一牌位位,上书“奉供茭子神老爷之神位”,还奉供三碟碟马底底,然后点蜡,铺灯烧香进行三拜九叩的大祭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传,正月初四还禁止熟食高粱面饭,以免烫伤高粱神的心,今年种上高粱就发不了芽了。这一天还禁止妇女们动针线,以免伤了高粱神的眼睛,种上的高粱得黑霉病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更是民间的传统习俗——接神日。</p><p class="ql-block"> 1、迎灶神。</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在过小年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活动,是辞灶。也就是祭灶王或灶王节,恭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p><p class="ql-block"> 从过小年出发,到正月初四已经十来天了,需要回来继续履职了。在民间,一般认为是大年初四回来。据说是接神日,都返回人间。</p><p class="ql-block"> 到了正月初四下午,人们准备好供品,焚香迎接灶王爷返回家中,继续履行职责,保佑人家平平安安。</p><p class="ql-block"> 迎接灶神,是下界降吉祥。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祈望灶神保佑家里平平安全、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2、迎财神</p><p class="ql-block"> 过年期间,老百姓都喜欢迎接财神,希望财神到家,得到财神的眷顾,今年大发财,钱财滚滚来。</p><p class="ql-block"> 为此,过年期间,人们要请财神,普通老百姓喜欢请财神。尤其是商家更是喜欢请财神,有的天天供奉财神,大家进入购物时,时常会发现,寓意日进斗金。</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民间,正月初五是财神诞辰,但是,商家为了夺得财运,争抢好运,美名其曰名:“抢路头”。一般会在初四就会提前设案祭拜,恭迎五路财神,接回家中或店里供奉。</p><p class="ql-block"> 接财神,是祈求新年好运连连,财运滚滚,财源亨通。</p> <p class="ql-block"> 3、迎土地神</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农耕种植庄稼时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神,自然就成了民间信仰中,最普遍、最尊敬的神灵之一。</p><p class="ql-block"> 土地神,又被称为“土地公公”、“土地公”以及“土地爷”;也有的地方叫“社神”或者“土伯”等等。他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土地庙”或者叫“伯公庙”等。在过去,深受人们器重。</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传说中,土地爷掌管一方土地,保证土地肥沃,五谷丰登,是地方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把土地神迎接回来祭拜,是期望新年粮食丰收,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 4、城隍神</p><p class="ql-block"> 城隍神和土地神一样,也是地方的保护神,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是在古代中华民族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p><p class="ql-block"> 城隍神,大多是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他掌管着一方城池的安宁,其职责是管辖当地的水旱疾疫及阴司冥籍。传说,城隍神不仅能以瘟疫惩罚坏人,而且也具有消除瘟疫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初四到了,迎接百神。人们习惯到当地的城隍庙进行祭拜,祈求新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不仅是接神日,还有吃折罗等等传统习俗。既然是传统习俗,是过去农耕时代,人们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吃折罗,寓意辞旧迎新</p><p class="ql-block">在大年初四这一天,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就是吃折罗。折罗是一种将前几天剩下的饭菜混合在一起做成的菜肴,寓意着辞旧迎新,将过去的旧事物和烦恼都抛在脑后,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习俗虽然看起来有些简单,但却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智慧和感悟。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和烦恼,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沮丧和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学会将过去的经历和教训转化为新的动力和能量,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p><p class="ql-block"> 同时,吃折罗也是一种对食物的珍惜和尊重。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准备很多美食和佳肴来庆祝节日。而到了大年初四这一天,这些食物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了。因此,人们会将剩下的食物做成折罗来享用,既避免了浪费又体现了对食物的珍惜和尊重。</p> <p class="ql-block"> 清扫垃圾,送走穷气霉运</p><p class="ql-block"> 在大年初四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清扫垃圾。因为在前三天的春节庆祝活动中,家里难免会产生一些垃圾和废弃物。而按照传统的说法,这些垃圾和废弃物会带来穷气和霉运,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新的一年的运势。</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大年初四这一天,人们会早早地起床,开始清理家里的垃圾。他们会将垃圾装进袋子里,然后扔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寓意着将穷气和霉运远远地送走。同时,人们还会在家里燃放鞭炮,用热闹的声音和璀璨的火光来驱赶穷气和霉运,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这个习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告诉我们,只有保持清洁和整洁的环境,才能吸引好运和幸福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不出远门,珍惜家庭团聚时光</p><p class="ql-block"> 在大年初四这一天,人们通常不会选择出远门。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天被视为灶王爷重返人间的日子。灶王爷是民间信仰中的一位神仙,他负责掌管家庭的灶火和饮食,被认为是家庭的保护神。人们相信,在这一天,灶王爷会回到家中,查看家庭的情况和成员的表现。因此,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选择留在家里,陪伴家人,享受家庭团聚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这个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放下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享受亲情和温暖。而这种家庭团聚的时光,也是人们在新的一年中最珍贵的财富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 赶紧行动吧,接神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