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穗途中(第十二集 天门洞开)

叶伟年

  9月29日中午12点25分,我们搭乘八泉峡索道从索道下站出发,经过索道中站前往位于玉皇山上的索道上站。(见导览图右上方的索道路线) <p class="ql-block">  八泉峡索道是中国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式拐弯客运索道,索道以八泉洪纷为起点,直达玉皇云顶,全长3000米,共有34个支架,跨越13座山梁。设上站、中站、下站三个基站,相对高差369米。</p>   索道由54个单线自动循环吊箱组成,每厢可乘8人,单向运行时间12分钟,运输能力每小时约1000人,最大运行速度可达5米/秒。    由于游客不多,原来要坐8人的吊箱只坐了2个人,十分宽敞,方便我们拍摄索道沿途的太行风景。   这是从索道下站到索道中站沿途的景色,吊箱从八泉峡谷的八泉洪纷一路爬高准备翻越一座山梁。   这是山梁顶部的索道支架。   随后吊箱一路下行来到索道中站,索道在这里拐了一个弯,由原来的东西方向转为东南方向。据说,在我国这是第一条能拐弯的索道。   在索道中站拐了一个弯之后,继续向上爬升向玉皇山驶去。   从索道中站到索道上站的途中,我们饱览了太行山独特的深切岩壁的峡谷风光。   在这些深切的岩壁底下隐藏着像八泉峡一样的美丽风光。   索道翻越一道又一道的山梁。   忽而向上爬升,忽而向下滑落。   经过大约10来分钟的运行,终于到达索道上站。   从索道上站出来,不远处就看见了“八泉峡”三个红色大字。   旁边就是一条通往玉皇宫的登山道。   随后走上这个台阶就到了玉皇宫平台。   平台上主要的建筑是玉皇宫。   玉皇宫内正中为玉皇殿。   左侧为财神殿。   玉皇宫内供奉着玉皇大帝,道教认为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圣尊之主,三界万神的最高神。   有求必应的观音菩萨。   招财进宝的财神赵公明。   平台上还有一块黑色的“八泉峡碑记”,详细记录了八泉峡景区开发的全过程。   玉皇宫一侧另有亭子一座,四周系满了红色祈福飘带,十分喜庆。   凭栏俯视,玉皇阁、玉皇广场上的太极图以及索道上站历历在目。   更远处是群峰起伏、峡谷深切的北太行独有的美景。   把镜头拉近,挂壁公路的山洞都能隐约可见。   我们在玉皇宫平台上游览了15分钟之后,走步道下到玉皇广场上。   玉皇广场位于玉皇山云顶,海拔1529米,其南侧的小山顶上建有玉皇阁。   玉皇阁是一座八角重檐十字歇山亭阁,共三层,红白相间,总高17.5米,阁外径10米,内径6米。   玉皇阁建筑依照传统文化理念设计,将道教文化融于建筑艺术之中。朱红为神圣和喜庆之色,八角意为四面八方,三层寓意天、地、人三界。<div>  一层外伸有廊台,廊边石栏护围,阁内设有神龛、神台,塑有神像。</div><div>  登梯即可到达二层。二层楼阁柱间八面均镶有玻璃,四周透明,阁外有2米宽的走廊,廊边有木质护栏,供登顶观光。</div>   登上玉皇阁,回头仰望刚刚上去过的玉皇宫的亭子已经高高在上了。   下午1点20分,我们离开玉皇广场准备途径北天门前往天空之城乘坐垂直天梯下山。   下山的步道就建在峡谷岩壁之上。   向下俯瞰,人字形的北天门和北天门广场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在步道上凭栏眺望。   只见谷底一条蜿蜒的公路从八泉峡景区大门弯弯曲曲地通向大峡谷镇所在地。   这一段下山步道因为山势,陡峭近乎垂直,非常凶险,当地群众有“阎王鼻子摸不得”的说法,所以前方尖尖的岩体被命名为“阎王鼻子”。   在这一段步道上可以观赏到许多象形岩石。比如这块岩石就酷如一只大乌龟驮着一只小乌龟。   在这里环视四周山体,可以看到十二生肖里的龙、虎、猴、鼠、羊等象形山石,因而得名“生肖拜天”。   这一块岩石的顶部好像一只老母鸡正在孵蛋。   其中最形似的“雄鹰”岩体是这些象形山石中的代表景观。   “雄鹰”兀立山顶俯瞰着八泉峡谷。   下山步道蜿蜒曲折在岩壁上盘旋而下。      下午1点45分,我们到达“北天门”景点。   北天门是一道天然门坎,因形如巨大的门户,耸立峰巅,又与南天门南北对峙,故得名“北天门”。   北天门拱高22米,跨度25米,它是古溶洞因构造抬升,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残留的局部溶洞。   北天门南北通透,自然天成,与人间建筑无异,实乃自然之奇观。   在北天门的平台上可以眺望刚才看到过的“生肖拜天”等景观。   也可以眺望远山近景,俯瞰深涧沟谷,做到一览无遗。   从北天门下山又是一条陡峭的步道。   在步道上向下俯瞰可见从上到下八个圆形小池,即为“八莲池”。<div>  八莲池的上游有珍珠瀑之水叠阶而下,注入山坳间的八个泉池,八池秀瀑相叠,喷玉泻银,恰如一条银带从上而下串起八颗翡翠珠链,又似连续绽放的八朵莲花飘忽在青山绿水间,构成绝妙的天池相连景观,故得名“八莲池”。</div>   继续下行,便可见一座四方体的玻璃建筑悬挂在半山腰中。   这里就是被称之为“天空之城”的八泉峡天梯的搭乘站。   “天空之城”的顶部是一块玻璃观景平台。   站在玻璃观景平台上可以眺望四周群峰围绕的美丽景色。   也可以俯瞰八泉峡山清水秀的峡谷风光。   “天空之城”为一座多层透明的观光眺台,因其别出心裁的设计,这部电梯和观光眺台在2015年11月17日被世界纪录协会成功获得了“世界全露天观光高度最高的贯通门式户外观光电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贯通门式户外观光电梯”以及“世界最高的崖壁电梯多层透明观光眺台”三项世界纪录认证。<br>   这部观光电梯也被称为“天梯”,它依山体垂直而建,运行高度为208米,采用三台半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单台载客21人,运行速度4米/秒,电梯顶部即为三层悬空透明观光眺台,四周和底层采用透明玻璃装饰。   透过平台的玻璃地面可以窥见“天空之城”内部的空间。   也可以看见天梯的运营状况。   不到1分钟的时间,我们便下到天梯的底部。   抬头仰望,钢铁巨龙一般的天梯巍然屹立,给游客们提供了极佳的体验。<div>  到此为止,我们结束了八泉峡的游览。</div>   下午2点40分,我们离开八泉峡景区停车场,驱车前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的南太行九里沟景区附近的上八里镇住宿,计划第二天去游览南太行旅游区的天界山景区和八里沟景区。<div>  这是行车路线图,走G234国道和郑辉高速,全程近100公里,需要2个小时左右。</div>   G234国道穿行在太行山之中,两侧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下午3点钟,车过青龙峡景区附近的大河村,大河村是乡村旅游的示范点。   景区入口处有“游在峡谷,乐在大河;周游峡谷,夜游大河;壮美峡谷,魂在大河”的宣传石碑。   另有一座青龙峡景区最大的宾馆大河宾馆。<br>   大河村系河南通往山西的一个关隘。相传,廉颇当年在此筑关拒秦,曹操当年在此创作千古名篇《苦寒行》,更有众多帝王将相在此斩关夺隘,成就一番伟业,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聚此吟诗感怀。大河村内有古驿道,据《壶关县志》记载,古道可以通往林县,全长66公里,只要关闭大门,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史上曾有“上党重关进,中原下界收”的美丽传说。   大河村对面的佛寿塔傲然屹立于山巅之上,十分雄伟壮观。   据说佛寿塔是五台山如瑞法师筹资兴建的。<div>  如瑞法师祖籍河南,1957年生于太原市,在本市读中学、大学,后任中学老师。又于北师大中文院进修研究生。80年代初期出家。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院长。</div><div>  据说大河镇为如瑞法师母亲的生养地。</div>   下午5点左右,我们历时2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八里沟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门前,因为时近黄昏,已经没有多少游客再入内去游览了。<div>  我们计划在附近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进景区观光旅游。</div>   这是南太行八里沟游客服务中心附近的上八里镇地图,我们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到了镇内有一家青青宾馆,于是驱车前去投宿。   青青宾馆为一两层楼的私人民宿,由母女俩在经营。   民宿打理得十分整洁,而且价格也十分实惠,双人间一晚才90元。   我们决定在此住宿,第二天到南太行八里沟景区游览也很近。<div>  请继续观看《返穗途中(第十三集 登老爷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