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43)青海省杂多县一昂赛大峡谷

雷平

<p class="ql-block">杂多县一位于青海,青藏高原是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虫草第一县”。但风光绝美,民俗多彩,杂多是一颗待识的明珠,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子曲河汇入澜沧江,发源于青海杂多县,流经玉树县上拉秀乡,下拉秀乡和囊谦县毛庄乡,子曲河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途经子曲河,选在雪地里吃午餐,太阳暖暖照着身上,周围白雪皑皑,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北麓的杂多县,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也是长江的正源,当曲的源头。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像杂多一样的地方,同时诞生出两条世界大江。海拔4200米,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让杂多县成为了"地球上最美的高原之一”。</p> <p class="ql-block">杂多地区被誉为"宝地杂多",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虫草第一县、最美星空摄影地、中国雪豹之乡、雪域牦牛文化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昂赛大峡谷一一杂多县东南部的昂赛乡,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区的核心保护区。这里保留了青藏高原发育最为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连绵起伏了300多平方千米,石墙、石峰、石柱、陡崖等千姿百态。蓝天白云下,峡谷两岸峭壁林立,葱郁的松柏生长其口,谷底澜沧江哗哗流过,还有一条仅容一车经过的"挂壁公路"。这里有着"雪豹之乡"的美誉。夜晚,昂赛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发源于杂多县西北边,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米,一路高山河谷,气势如虹,经藏东昌都、过盐井入云南德钦后,流向渐转向南,出镜后称为湄公河,东南亚第一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世界第九长河。而且声名不远扬,也让这里多了一份未被打扰的天然,成了三江中最特别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昂赛原始森林,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灌丛类型的核心区之一,也是中国大果园柏的分布上限和最大的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昂赛大峡谷里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原和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为陡坡沙石士路,非常难走。</p><p class="ql-block">这里实行了一体化保护修复。管护员12000多名,实行对生态环境的实时掌控,他们是生态卫士,守卫着这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冰水一体化保护修复,打造了"青海生态之窗”,让生态治理更智能。</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修复成果,投资近3.2亿实施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原改良,人工种草等。让三江源头的生态系统焕发生机,水资源增加,草地、植被盖度和产草量显著提升,为大自然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曲麻莱县一一隶属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昆仑山南麓,通天河北岸,北部西段为昆仑山主脉,东段南有巍巍的唐古拉山,西有著名的可可西里。</p> <p class="ql-block">曲麻莱县是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河,万里黄河的源头,就在曲麻莱县麻多乡46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流经的第一个城市,就是曲麻莱县县城的约改镇。曲麻莱县的水是黄色的,这是长江最初的样子,在这里它还不叫长江,它叫"通天河"。曲麻莱县对于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但是它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这里雪峰耸立,江河纵横,是赫赫有名的“中华水塔”。</p> <p class="ql-block">楚玛尔河一一青藏高原上的一条"红水河”,长江源的北源,位于玉树西部,发源自可可西里黑脊山南麓,"楚马尔”为藏语,意为"红水河"。长江楚玛尔土渡口不仅是地理上的交汇点,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血脉之源),用上帝视角才能发现青海最隐秘的美。</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楚玛尔河中下游,河水呈现出罕见的辰砂之色,宛如大地之血在流淌,从空中俯瞰,这殷红的激流就像一条脉络,在大地上铺展开来,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可像这样壮观的景观,只有在傍晚才会出现,从杂多县到曲麻莱县单边有250公里,其中有50公里要穿行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没有住宿点,一般只有房车可以到达。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曲麻莱的一家宾馆,老板说:你们最好别来了,进得去,出不来。要看红水河,只有天晴,在傍晚用无人机拍,才能看到,肉眼是看不到的。而他的客栈,离楚玛尔河大桥有150多公里,还有50多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万般地不舍,只有放弃了。(所以借图几张,以大家共同分享)。</p> <p class="ql-block">杂多县被誉为"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这是因为杂多县拥有丰富的牦牛养殖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杂多县位于澜沧江和长江的源头,境内山川相涧,河流纵横,牧草丰富,是牦牛的主要产区。</p> <p class="ql-block">在格萨尔王传"大食财宗”中,将牦牛这一宝伏藏于今杂多县扎青乡境内,故长期以来,杂多县被誉为"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因为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浑身是宝,无私地赐予高原居民以衣食所需。</p> <p class="ql-block">雪域牦牛称之为雪域之舟,是格吉图腾和牦牛文化的载体,更是游牧生活精神象征,藏语称牦牛为"诺尔",意为"财富"或"宝贝”。</p> <p class="ql-block">杂多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动物,具有典型的耐寒特性,它们身体强健,肩部显著隆起,四肢短而强健,毛色富有光泽,杂多牦牛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钙,磷等元素。杂多牦牛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一望无际的牧歌草原,牦牛散落其中,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远处的雪山美得让人挪不开脚……</p> <p class="ql-block">唯有秋天的草原,既能放飞思绪,又能内敛风情。一切的一切,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如梦,在你的心头萦绕,牵动你一片片悠悠的远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