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村,距新干县县城约15公里,距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县城约166公里。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乡的几位农民在河滩上挖取河沙,竟意外地发现了10余件埋藏的青铜古器,从而揭开了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神秘面纱,随后江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新干大洋洲的这一商代大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出土了近500余件的青铜古器,为全国“七五”期间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新干县也就因此而拥有了“长江中下游青铜王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大洋洲商代大墓发掘于1989年9月,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其中青铜双虎鼎、青铜伏鸟双尾虎、青铜牌四足铜甗、神人兽面纹玉饰、侧身羽人玉佩饰等5件文物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该墓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纹饰之美、铸工之精、造型之巧,震惊中外,改写了江南历史,因此被誉为“江南青铜王国”。</p><p class="ql-block"> 2003年,新干县人民政府在商代大墓遗址西面,建成了这座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的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2017年,新干县着力打造大洋洲青铜文旅产业集聚区,高标准完成了大洋洲青铜文化产业项目总体策划。在商代大墓遗址上建成了一座展示馆,并与商代青铜博物馆连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这座博物馆新设计的陈列布展面积2000余平方米,各类展品150件(组)。展厅分四个部分,分别是虎方都邑牛头城址、王国气象瑰丽画卷、天工开物奇珍异宝、历史回响淦地风骨。展厅充分运用液晶显示系统、双通道投影系统、触摸系统、模拟雕塑系统等现代表现手法,让历史复活,让时空穿越。</p> <p class="ql-block"> 大洋洲商代大墓的抢救性发掘于1989年9月开始,这座商代大墓由一棺一椁构成,椁室东西长8.22米,南北宽约4米,两端均有 2层台,墓葬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出土文物可谓是工艺精美,品种繁多,有鼎、鬲、甗、簋、罍、瓿、卣、壶、瓒、镈、铙,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镞及玉器和农业生产用具等等。其中出土的伏鸟双尾虎、鹿耳四足铜甗、乳丁纹虎耳方鼎等五件文物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大洋洲商代大墓的考古发掘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商代青铜器的又一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 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虽大多均与中原商代文化的青铜器物相同或类似,但又有不少明显的地方特色,例如,在礼器的组合上,缺少了商代文化中常见的尊、觚、爵、斛、斝等常见的酒器,即使是一些形制和中原类同的器物,也有不少其独特的装饰或花纹,如器耳上多附加虎、鹿一类的动物形饰,纹饰间也多有“燕尾”形的索纹、阔口的牛首纹等等,明显地表现出与中原商代文化的不同,仿佛有意无意地暗示指向此批文物应该是出自于史书失载的中国南方古国——虎方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