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行:布施、琅勃拉邦、风情园、靶场和红木馆

游龙

今天到老挝已经是第五天了,实际上老挝真正游程是从第二天开始的。<div> 早晨起的很早,4:30就起床了,开车前往老挝地导阿龙在琅勃拉邦安排好的路段去体验琅勃拉邦千年传统“僧侣布施”。 </div> 琅勃拉邦清晨布施是老挝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的传统习俗。<div> 琅勃拉邦的清晨布施传统历史悠久,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布施一般都在清晨5点半到6点半左右进行,主要集中在西沙旺大街的东段,从Sop Sick哈ram寺开始到王宫博物馆,本地民众则大多在Kounxoau Rd这条街。</div> 当地居民会早早起床,精心准备糯米饭、粽子等传统食物,现在也有水果、牛奶、饼干、糖果等。游客如想参与,可以从附近的摊贩处购买食物,街道上会为参与者摆好一排排小凳子。 如何体验琅勃拉邦的千年传统布施,我们的导游阿龙已经全部都給我们安排好了,只要付点所准备的相应的费用就行了。 对于参与布施的游客需要穿着得体,不能袒胸露臂的衣服和奇装异服,赤脚(对游客也就不苛求了),不能穿鞋袜。 接受布施的僧侣鱼贯来到路边列坐的布施者,一一接受布施的各种食品。<div> 老挝的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都必须出家剃度当一次和尚,多至三个月,少则三五天,也有终身不还俗的,还俗的也可以再度出家。</div><div> 到了出家的那天,家人在家里为出家人举行剃度沐浴仪式,亲戚乡邻们高高兴兴地前来祝贺。到了下午,人们抬着各种各样的供品,簇拥着穿上了白衣的出家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寺庙。早已在寺庙等候的长老和众僧击鼓欢迎,人们列队绕佛殿三周,然后进入佛殿(我在泰国曾经目睹了这个过程,隆重而虔诚)。出家人把供品敬献在佛像前,由长老带领顶礼膜拜,左右两排众僧齐诵经文。出家人面对众僧,跪拜三次,并把刻有名字的银片递交方丈。方丈便诵祝福经,让出家人到佛堂一角,由一名僧侣帮他穿上袈裟,进行受戒仪式,开始了佛门生活。</div> 按照布施的习俗,布施的人不能用左手递食物,游客们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习俗,不知者不怪! 近六点多,很多僧侣赤着脚,手拎着布施袋,身穿僧服,鱼贯来到路边布施的人群接受布施。<div><br></div> 如果布施的人很多,僧侣可以将过多的食物暂时存放在路边的筐子里,稍候寺庙会有人将筐内食物取走。 近七点钟,天已经大亮了,布施过程基本结束了。 今天的第二个旅游项目是到“老挝国家民族风情文化园”参观游览。 园内门口的舞台上,一群身穿民族服装的少女翩翩起舞,舞姿优美。 我们一行人中有人受邀请到舞台上学跳老挝民族舞蹈,还真有模有样。 一位秀顶的中年大叔用十分流利的中文向大家介绍老挝的历史文化和老挝的丰富的物产,应该讲这位大叔声情并茂的述说还是很有水平的,我还真有点怀疑,他应该是个中国人。 园内一些树干上挂着一些色彩艳丽的石斛兰,真漂亮! 历史上这里是一个织布村,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织布机和纺纱机。 为了增加游客的乐趣,园内还请了几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少数民族村民給我们表演了脚踩玻璃和燃烧的树木。在我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景区也有类似的表演,如同一辙。 大家饶有兴趣的观看表演。 织布操作表演 最后大家来到风情园里老挝物产展示区,通过介绍,大家了解了老挝很多药用动植物的价值。 中餐在一个华人开办的特色“石斛柴火鸡”就餐。 非常有趣的是在餐厅门口挂着一块“老挝不割腰子!”标牌。<div> 有一段时间老挝确实不安全,2011年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三角(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处)区域遭到袭击,13名中国船员遇难,使得人们也认为老挝是不安全的国家。</div><div> 中国和老挝警方联手,对老挝境内的黑恶视力进行了严厉打击,中国也出动了警察和老挝警察在老挝境内联合执法,极大地改善了老挝的社会治安。据地导阿龙对当前老挝治安情况的介绍,老挝目前治安情况良好,不会再出现割腰子这样的恶性事件了,游客们在老挝旅游是安全的。</div> 石斛柴火鸡里有石斛、灵芝和其它药材,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味道也很鲜美,可能价格也不菲吧! 石斛柴火鸡餐馆位于琅勃拉邦的一个街落,道路两侧大部分都是两层的咖啡屋,酒吧、餐馆和商铺。 三个自动取款机并列排着,都是不同银行设立的,取款很方便。 街头的酒吧 “甜蜜之家面包”店有两个客人在就餐,給他们拍照时还友好的和你微笑点头致意。 一家旅行社前贴满了各种旅游广告招牌,可惜看不懂,全是老挝文和英文。 白天酒吧的客人不多,听说晚上的生意要比白天要好。 开着摩托三轮车的流动水果摊穿行在大街小巷。 商铺内的商品摆放有序,店不大,但很温馨。 用藤子编成的头部模型上配有十分漂亮的老挝少数民族的头饰,极具民族特色。 这些富有异国风情的饰品可能很受游客欢迎的。 琅勃拉邦的街巷整洁而富有特色。 街上有很多像这样的酒吧,环境很雅致、温馨。 中国人无论到什么餐馆或者酒吧,桌子上至少摆上三五碟可口的小吃,高谈阔论。而外国人(我们也是外国人)的餐桌上一瓶酒或者一瓶饮料,静静的坐着,很简单,不是为了吃而来,只是需要一点氛围来打发时光。 寺庙后的一个小巷子里,两边都是二层的住宅,其中有一套非常漂亮的私宅。主人是个白种人,出门就穿着拖鞋,骑上电动车(好像没有汽车,因为没有车库)。院子里还请了人在守护,游人进入院子后,只要你不去动院子里东西,你可以自由的闲逛。 这栋别墅的主人骑着电动车出门去了。 椰子树的树桩变成了花架,边上还有一个小小的佛龛,摆设很典雅。 主人看起来明显是个西方人,也在院子里也摆了个小小的佛龛,真应了那句话“入乡随俗”了。 萨迦林大街的“森苏卡拉姆寺”非常漂亮,偌大的寺庙几乎无人值守,信徒可以自行到殿堂里朝拜。 寺庙里只看见两个小沙弥穿着拖鞋在清扫落叶。 位于琅勃拉邦的萨迦林大街的“森苏卡拉姆寺”建于1718年,曾重新翻修过,是琅勃拉邦的一座重要寺庙,具有典型的泰国寺庙建筑风格。 寺院的屋顶多为多层结构,宝石红的屋檐瓦和殿座,线条非常优美,装饰华丽。梁柱和墙体有金色精美的图案和壁画,在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璀璨夺目。<div><br></div> 供奉佛像的佛亭,主要是为信徒提供近距离朝拜佛像、进行祈祷和冥想的空间。佛亭建筑屋顶高耸,呈三角形,柱体和墙面饰有精美图案,亭内供奉着一尊金色佛像。 展示在寺庙里的龙舟保养的非常好,龙舟代表人们对水神等神灵的敬畏,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僧侣所住的僧舍 供奉佛像的佛亭 佛塔 屋脊上装饰有十分夸张的那伽(蛇神)雕像,其作用和我们殿堂庙宇上的屋脊兽一样,起到护佑和祥瑞的作用。 色彩丰富的佛塔,通常用于供奉佛骨、佛像、佛经等圣物,蕴含特定的佛教教义和象征意义。 四五国际琅勃拉邦射击训练场是一个开放的射击场,为来宾提供有偿射击活动,只要你付出相应的费用,射击场可以提供不同的枪械和子弹。 离开射击场,我们来到了琅勃拉邦火车站,等候前往万象的火车。 火车到达万象时已经到了夜晚,万象火车站广场很大,灯光不是很明亮。登上了前来接我们的大巴来到了“36庄园国际运动酒店”,也是我们到老挝住的最好的一家酒店。 老挝稍微好一点的酒店都建有游泳池,而且泳池的水质和洁净度都比较好。酒店内如果有泳池的话,无形中酒店的格调就会高一些了。 36庄园国际运动酒店的泳池规模不小,难怪称国际运动酒店。酒店的不远处是“万象射击俱乐部展示厅”,俱乐部里手枪、步枪、猎枪、狙击枪应有尽有,可惜的是我们这班人无人感兴趣!<div><br></div> 就过很不错的早餐后,大家前去老挝国家红木博物馆,也是一个只能参观而不能拍照的景点。 这里是世界上最奢华的木雕和木制美术品的博物馆。世界上没有一家木器、木雕博物馆可以和这家相比,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这里的展品毫不过分,这里巨大如墙的百年红木板材,上面全部做有不同的精美绘画和浮雕,仅仅这种巨型艺术红木板,这家博物馆就有超过2000块,而且是特别厚的那种。 进入红木博物馆的大门后,路的两侧竖立着一些木雕刻的作品,雕刻所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山林里被砍伐后留下的废木桩,经过雕刻后赋予了新的生命。 博物馆2019年建馆,馆主人为老挝首富皮西先生,他几乎把他所有的财富变成了这座博物馆的展品。 照片中间是是老挝皮西先生(Mr Phisith Sayathith),是昔日老挝的首富。他花费全部财富建成了‌老挝国家神木博物馆,并将其转变为国家博物馆。‌‌皮西先生早年就读于‌俄罗斯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后成为老挝最大钢铁厂的老板。然而,他对木头有着更深的热爱,立志要拯救和保护老挝的国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卖掉了钢铁厂,将所有财富用于建设这座神木博物馆。<div> 博物馆共有五层楼,展出了几万件精美木雕,这些都是世界顶级艺术家们的佳作,展示了皮西先生十多年的珍贵收藏。可惜的是我们只是普通游客,二层以上的精品红木雕刻没有机会去一饱眼福了。</div> 已故老挝国家前总理西沙瓦·乔本潘故居。 据说是千年橡皮榕树,可能是夸大了树龄。我到云南见过很多古榕树,有的一棵榕树的气生根不断发展而成一片树林,也就是独木成林。这颗榕树虽然气生根虽然很多,但是弱细,估计也就是上百年而已吧! 红木博物馆里还开设了老挝物产展销馆,主要是药材、中成药、名贵药材(犀牛角、熊胆)玉石和象牙制品,还有一些特产。大部分的游客或多或少的购买了一些自己心仪的物品,多少为“一带一路”做点贡献。 飞回上海的飞机很晚,乘着这个时间,旅行社老总安排到万象夜市去逛逛。 我到老挝的第二天曾经到过一个夜市逛过,今天这个夜市比上一个夜市规模大的多,人也多得多,商品也丰富的多。 来自佛教文化中的“出家人不打诳语”用在老挝摊贩中倒是倒也合适。老挝是一个全民信佛的国家,老挝人缺钱不缺爱和信仰,认为众生皆是佛。这种思想也贯穿到做生意当中,不虚高抬价,以诚待客,所以买东西的时候不习惯还价,开价多少就多少,买不买都不打紧。 手机似乎和老挝男女老少的关系极为亲密,已经成了老挝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无论老少,只要闲暇之余,都能看到手机在手,目不转睛。 夜市里也有弹着乐器的盲人,面前放着一个盆,应该算是卖艺了。 卖鞋的小男孩应该年龄很小,都已经开始承当起养家的责任了。 儿童游乐场 老挝烧烤的品种不多,比较简单。 路途中行李箱轮子不灵光了,正好在夜市里买个新的,价格还不贵。 河堤外边的大排档的生意还是不错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也还是有点人气的。 往返七日双飞老挝异国风情游在匆忙的脚步中很快就结束了。整个在芜湖商会旅行社和老挝地导阿龙的精心安排下,我们领略了老挝的异域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颇有收获。大部分的照片都是自己拍的,也部分收载了同行的游友和旅行社王总手机拍的精彩照片,汇聚成5篇美篇,给自己和同行的游友留下念想和回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