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景洪到中缅边界上的打洛口岸大约120公里,乘旅游大巴车要两个小时。导游打来电话通知我们,明天一早七点钟在告庄西双景游客中心上车。在手机上查百度地图,告庄西双景游客中心距维也纳酒店350米,步行仅需5分钟。</p><p class="ql-block">六点半钟,<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还黑着呢,</span>我和妻便从酒店出来。走到告庄西双景游客中心,那里停了许多旅游大巴,一辆辆载上游客开走了,又有一辆辆开过来,又有一拨拨人跑过去看车牌号。我和妻找了个地儿坐下,打开早点盒,里面有两个鸡蛋和几块糕点。早点盒是酒店给我们准备的。买那女人推荐的旅游行程,妻同她谈条件要赠品,那女人送了三天两人的早餐卷,不含双早的房间变成了含双早的。这是不是那女人的营销套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妻若不争取,是不会给的。西双版纳的天也亮得晚,七点钟天还灰蒙蒙的。有辆车开过来,我们忙跑过去看车牌号,4675,是导游告知的车牌号。</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团的导游姓胡,四十来岁一女人,个头不高,蛮精干的。她说,傣语叫女人“骚骚”,叫男人“猫猫”,老男人叫“老猫”,老女人叫“老骚”,她姓胡就叫“胡骚骚”。<span style="font-size:18px;">骚骚猫猫都是音译,</span>游客们听着新鲜好玩,车内的气氛顿时给活跃起来。近些年来缅甸这个国家的口碑不大好,一被提及,总是让人想到电信诈骗、贩毒、买卖人体器官等犯罪行为。一时间“嘎腰子”成了缅甸的代名词,人们谈缅色变。一个国家给治理成这个样子,不能不说是这个国家民众的悲哀。一个国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其社会有序永远是第一位的,有序了才可能国泰民安。胡骚骚说大家不用害怕,“嘎腰子”的在缅北,距我们这里一千多公里呢。做缅甸这样一个又是诈骗又是贩毒又是“嘎腰子”的国家的邻居,确实不容掉以轻心。我不禁想起昨晚看到的停在路边的警车,想起从普洱过来的路上的检查,想起那个写字楼里的宾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出门在外,凡事还是要多想想,切不可贪图便宜。老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确实如是。</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一声令下,一百万知青赶赴西双版纳,开拓西双版纳。没有那一百万知青的付出,便不会有今天西双版纳的繁荣。从思茅到中缅边界三百多公里的广大地区,当年人烟稀少,多是原始森林,用今天的话说,纯粹的原生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都是极难的,别说搞开发建设了。到今天西双版纳首府景洪还是个县级市,想当年,应该是没有一条像样街道、没有几户人家的小村镇吧。一百万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女来到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们内心深处所承受的孤独、寂寞与无助,可以想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总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基础之上的,没有哪一代人容易,当年的知青难,再早的中国远征军更难。知青中出了几个能写上几个字的家伙,就他们矫情,非得弄出个什么伤痕文学出来,弄得知青一代似乎都那么矫情。这几个家伙就是知青中的败类。导游胡骚骚是知青的后代,她的父亲是四川人,母亲是当地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部叫《孽债》的电视剧,反映了当年西双版纳知青的生活,可惜我没看过,有时间一定找来看看。</p><p class="ql-block">一路上,胡骚骚给我们介绍着西双版纳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作为导游,她是合格的。不知不觉中两个来小时过去,大巴车将我们载到打洛边境口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