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劳社稷自安暖——读《国语.鲁语.敬姜论劳逸》

李树(笔名李千树)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劳社稷自安暖——读《国语.鲁语.敬姜论劳逸》 <p class="ql-block">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劳社稷自安暖——读《国语.鲁语.敬姜论劳逸》</p><p class="ql-block"> 李千树</p><p class="ql-block"> 敬姜乃鲁国季悼子的儿媳妇,穆伯之妻子。公父文伯,乃季悼子的孙子,穆伯和敬姜的儿子,时任鲁国下大夫。</p><p class="ql-block"> 某日,公父文伯退朝后,回到家里,到上房去拜见母亲敬姜。见母亲正辛苦地进行织布,就有些心疼的对母亲说:“以我们这样的家世,母亲却还在天天辛苦地织布,这要传出去,我害怕会惹季孙康子(鲁国执政大臣,时为正卿)不高兴的,他会不会认为我这作为儿子的不孝顺,不能很好的侍奉赡养主母啊!”</p><p class="ql-block"> 闻听儿子文伯如此说,母亲敬姜停下手中的活,长叹一声,说:“唉,这鲁国啊,难道是要亡了吗?她怎么会让你这样的不懂事的孩子作为大臣的呢!我真的是闻所未闻啊!”</p><p class="ql-block"> 感慨毕,母亲敬姜对儿子文伯道:“你坐端正,听我给你讲讲道理。”</p><p class="ql-block"> 敬姜说:“过去的圣王,在管理老百姓的时候,都是选择贫瘠的地方,让其居住。并通过让老百姓不断的从事劳动,而让其不要闲下来。所以,这样才能长期统御天下。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百姓只有通过不断的劳动,才会不断学会思考问题。而只有学会了思考问题,他们才会产生善良美好的感情。而人一旦太过安逸了,则就会放纵自己。而放纵自己,就忘记了应有的责任和善良。而忘记了善良,当然就会产生邪恶的想法和行为。环境太优渥的地方,为什么老百姓都没有出息?就是太过自我放纵了,沉浸在过度舒适逸乐当中。而与之相反的是,贫瘠的地方的人,则往往比较讲究义气,为人也大都很淳朴,这都是由于他们长期从事劳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敬姜论说完自己的观点,就开始回顾历史,并加以举例说明。她先从古今帝王们说起。曰:“天子于春朝朝日,服五采,实行大采的时候,和三公九卿,习知地德广生,即所谓修阳政也。日中考政,则和百官考察政事,凡师尹、惟旅、州牧、国相等官员,都要按照其各自的职司宣布与老百姓相关的事情。而在秋暮夕月,服三采,进行少采的时候,则与太史、冯相氏、保章氏等,恭敬地修持刑法,所谓修治阴教也。每天监视管理九嫔之官,保证其使用干净清洁的器物和食物,进行祭祀天地鬼神祖宗,并确保供品足够丰盛。正是天子的如此辛劳,所以天下才会安好。”</p><p class="ql-block"> 敬姜继续说:“天子是这样,诸侯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朝修天子的王命,白天考察其治国的职司,晚上还要修持其刑典,夜里还要教导其百工,确保其不会耽于安闲,而后才能确保社稷安全。”</p><p class="ql-block"> 敬姜继续说:“诸侯是如此,卿大夫们也同样。他们早晨考察其职司,白天讲求其有关老百姓的政策,晚上思考和理顺其管理的业务,夜里则加强对于内部家务事的治理,而后才能确保所管理事物的安好。”</p><p class="ql-block"> 敬姜继续说:“那么,一般士人们呢?他们早晨接受任务后,白天就进行讲解和贯彻,晚上则进行回顾和温习,夜里还要进行反思和自省,直至觉得没有什么缺憾了,这才感到比较心安。”</p><p class="ql-block"> 敬姜继续说:“至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所谓庶民们,他们每天的活动规律就是,天明就去劳作,日落了就回家休息,几乎每日每夜都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说完了男人们的勤劳和辛苦,敬姜又开始说到了女性的辛苦和勤劳。她说:“即使是贵为王后,也要亲自纺织自己王后冠冕上的垂缨。贵为公侯的夫人,也要亲手编织自己帽子上的缨带。卿大夫的内子,更要亲自染织自己帽子上的黑带。大夫们的命妇,也要亲手缝制自己参加祭祀的衣服。士子的妻子,要为丈夫亲手缝制上朝的朝服。”</p><p class="ql-block"> 那么普通老百姓的老婆呢?敬姜说:“作为老百姓的老婆,那更是无不都是为丈夫及一家人做衣服,还要接受地方官员布置的各种纺织任务,如参与春社农桑活动,冬祭告功活动,且无论男女,都要考察其绩效,评论其过失,论功行赏,论罪制裁,这都是古代的制度,沿袭至今。并且,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也是先王之训也,自上而下,谁又敢随意自我放纵,好逸恶劳,偷懒耍滑呢?”</p><p class="ql-block"> 话到此处,敬姜禁不住悲从中来,凄然而愤愤地说:“现在,我作为一个寡居的孀妇,而你不过是一个下大夫,位卑祿薄,我们即使是朝夕勤劳做事,都犹恐败坏掉了先人们的家业,我们何况还要成心地刻意怠惰,又如何规避风险,不产生不应有的过错呢?作为母亲,我本寄希望于你的是,要朝夕勤劳,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努力,一定不要辜负先人的期望,废掉了先人的基业!可而今,你却对我说,为什么还要自己亲自织布,为什么不娴静自安?按照你如今这样的言行,去承担国君的官职与责任,我实在是害怕你父亲穆伯将来会没有人给他上坟祭祀了啊!”</p><p class="ql-block"> 孔子闻听敬姜对文伯所说的这番话,很是感慨,他慨叹着对自己的一众弟子说:“学生们呢,你们要记住啊,敬姜这个母亲是一个好母亲啊,她绝对不是一个好逸恶劳的女人啊!”</p><p class="ql-block"> 《古文观止》的编者,在对此文的点评中说:“通篇只是以劳字为主。自天子至诸侯,自卿大夫至士庶人,自王后至夫人,自内子士妻至庶士以下,无一人之不劳,无一日之不劳,无一时之不劳。读此,如读《齐风》七月诗。”点评甚当。</p><p class="ql-block"> 我读此文,深为敬姜作为母亲的勤劳勇敢而敬佩和折服。其不仅言传身教,而且深明大义,历史知识广博,胸怀宽阔,站的高看的远,乃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母亲之一。或许,正是有敬姜、孟母仉氏等一众华夏圣母,才有我煌煌中华儿女经天纬地,创造出古今中外无比灿烂辉煌的千秋功绩!</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31日大年初三于济南善居</p> <p class="ql-block">中华母亲,</p><p class="ql-block">俱是圣人。</p><p class="ql-block">勤劳贤淑,</p><p class="ql-block">天下毋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