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首初一 共赴春章

玉儿千岁

<p class="ql-block">岁首初一,阳光明媚,东风如酥,轻拂大地。那一盏盏红灯笼,高挂于街头巷尾,恰似繁花绽放,将春节喜庆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氛围最适合出去走走。上午我们一家坐地铁来到上海儿童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是骨碌,眼睛骨碌骨碌转的骨碌,就是一个孩子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的那种样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大型仿真潜水艇就在展厅船模的旁边,潜艇内外构造都仿造真实的潜水艇建造,潜艇的外部有钢架扶梯小朋友们可以在大人的看护下攀爬到潜艇的顶端观察构造。潜艇内部十分宽大,有阀门、压力表、雷达、潜望镜、操作台等设备,能够容纳五到六名孩子,他们可以轮流扮演船长、船员的角色,观察、接触各种设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航海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这儿参观的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两个宝宝看见这么多的同龄小朋友,简直开心的不要不要的。每个地方的按键和设施都要去争去抢着摸摸、拍拍,仿佛这样才能把快乐留住。</p> <p class="ql-block">上海儿童博物馆拥有多个展厅,包括科技馆、探险馆、创意馆等。提供互动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探索。特别是模拟开船、龙卷风、造浪台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趣味性强,还能帮助孩子们学习和了解不同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宝宝们对馆内的儿童乐园特别的好奇,一直持续不断的重复着那些买菜做饭、骑车发电、哈哈镜照相等游戏,直到中午12点工作人员下班才罢休!总的来说,上海儿童博物馆是一个寓教于乐适合低龄儿童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儿童博物馆附近吃过午饭,我们接着参观宋庆龄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白色的宋庆龄汉白玉塑像。向前直行进入宋庆龄纪念馆。馆内将宋庆龄的一生分为六部分:“出身宋氏家族”、“矢志民主革命”、“为新中国奋斗”、“缔造民族未来”、“致力世界和平”、“闪耀千秋光华”。每一部分都展示了她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整个陵园里四季树木葱茏,芳草如茵,白鸽飞翔,静谧安详。正逢春节,陵园路边灯杆上悬挂的国旗在一片绿色背景中格外耀眼。宋庆龄去世后,根据她本人意愿,埋葬在宋庆龄父母的旁边。墓地正面是宋家父母的墓,右面是宋庆龄墓,左面从16岁开始在宋庆龄身边提供保姆服务,与宋庆龄患难与共50余年的李燕娥的墓。</p> <p class="ql-block">宋家墓园以前也叫万国公墓,它的西侧是很大一片名人墓园,很像莫斯科圣女公墓,林木竹簧下的草坪中随处可见许多名人雕塑墓碑,雕塑碑铭多出于名家之手。这里安葬有许多上海的名人,鲁迅先生去世后就曾安葬在这里,后迁葬于虹口公园即今上海鲁迅公园。与其说是墓园,更像一座名人艺术雕塑公园,不少游客在此驻足拜谒。</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宋庆龄陵园,时常会被草木的无限生机所吸引。这里不仅有庄严肃穆的龙柏、铅笔柏,也有腊梅园、牡丹园、月季园,形成了一个鸟语花香、四季都有花开的生态园林。</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国的创立呕心沥血,被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她毕生做人民公仆,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p> <p class="ql-block">从宋园参观出来,我们又进入具有老上海味道的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研究型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性情报研究中心,1996年12月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首批上海市重点智库。</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36个,设有24个机构部门,在编职工751人。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献5700余万册 (件),其中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的特色为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等。</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来上海图书馆看书学习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我还是深切感受到了馆内浓浓的读书氛围,感受到了年轻人向上读书的朝气,感受到了读书的中年人的睿智,感受到了读书的老先生老奶奶们的气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