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浓浓的年味儿

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我和外婆生活在南方小镇,而我的父亲母亲却生活在遥远而寒冷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每当新年来临前的两三个月,外婆就开始忙着做准备。她每日每夜地纳鞋底,密密地针线,来回穿梭间渗透着她对我的母亲,她唯一的孩子的浓浓的思念。每每此时,外婆总会重复地跟我说:你爸妈在新疆,那里是北方,冬天冷得很啊,我得赶紧多做几双厚棉鞋给他们寄去过冬。至今想起,外婆纳鞋底,做棉鞋是每年过年前最重要的事情了。而我每个正月里都会穿着外婆给我做的新棉鞋蹦来跳去地玩耍。</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镇上,冬天每家每户都要腌咸鱼咸肉留着正月里吃。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外婆总会把咸鱼咸肉拿出去晾晒风干,吃起来就特别香。至今,我还记得外婆做的酒醉咸鱼的香味,始终无法挥散去。而我的外婆也会给我远在北方的父母寄上几条咸鱼,还有咸肉,让他们也尝尝她的手艺。</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新年在小小的我急切地期盼中越来越近。大人们忙着做年货,买年货,小孩子们则兴奋地叫嚷着要穿新衣服,吃点心,要压岁钱。过年的氛围似乎越来越浓烈了,终于等到外婆熬糖稀做糖果子的这天了!记忆中,这天左邻右舍也都会在熬糖稀。我们那会儿,与隔壁邻居三四户人家都是挤在一个公用的弄堂里烧饭的。家家户户都会在同一晚上熬糖稀,以备第二天自制各种糖果子也叫炒米糖。此时的我最兴奋,已经很晚了,外婆此时总会不许我下床,大约是怕把我给火烫了。我在床上兴奋地来回踮着脚往门外张望,期盼外婆早些熬好糖稀,然后再用筷子搅上一点递到我小嘴巴里尝尝才行。至今我还记得那熬好的金黄发亮的糖稀在嘴里甜得发齁的味道,可我好喜欢呀,不停地舔着小嘴巴回味着,叫嚷着:好甜呀!还要,还要!每每此时,外婆总会笑咪咪地重复说着同一句话:只能尝这么一点点,不然牙齿会甜坏了长出虫子的。小小的我这时才肯罢休,喝口水钻进被窝乖乖地睡觉了。外婆自制的糖果子有花生味的,有芝麻味的,还有啥也不加原味的。我最喜欢吃外婆做的花生糖果子,又香又脆,甜甜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正月,弥漫了整个童年。</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在镇上有一对深交挚友。记忆中,整个正月里,我和外婆都会天天去他们家里吃饭,打牌,说笑一整天。老夫妻俩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刚结婚也还没要孩子,而我俨然就是他们宠爱的宝贝小孙子了。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我,尤其是那家爷爷奶奶还经常逗我玩,说我就是一个开心宝!每当此时,外婆就会开心地一把抱住小小的我亲啊亲啊,我也会搂着外婆咯咯地笑个不停。记得我小时候过年还最爱吃五香蛋,但我只爱吃蛋白,不爱吃蛋黄。有次过年我在那家爷爷奶奶家中厨房里一口气吃了三四个五香蛋的蛋白,而他们的大媳妇竟然也跟着我连续地默默地吃了三四个蛋黄,说是不能浪费了,但是其实差点没噎着她了。事后大家说起,都笑成了一团,根本停不下来。而我那会儿太小不懂事,大家都宠着我,说正月里不能责骂小孩子,小事就由着他们闹一闹也没关系的,重要的是大家要开心就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个新年的正月里,小镇上都会有舞龙灯的习俗。那会儿,最开心的就是我们这些爱热闹的小孩子了。每当舞龙灯的鼓声敲响,我们家门口的小孩子们就会结伴去玩,凑热闹。孩子们追随着舞龙灯的队伍,嘴里一起喊着:咚咚锵,咚咚锵,使劲劲儿地跟着队伍跑,从小镇街的这头跑到那头,来回跑几趟也不会觉得累。人们都沉浸在过新年的快乐氛围里,说啊笑啊,互相拜年,喜气洋洋地,那样的时光真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后的几十年的人生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新年,可是都无法取代我记忆里童年的年味,那么浓浓地幸福,那么无拘无束地快乐!我永远都是那个扎着麻花辫,穿着花棉袄,嘴巴里塞着花生糖果子,荷包里塞着崭新压岁钱的小姑娘。我甜蜜蜜放肆地笑着,而外婆的脸庞永远荡漾着无比的慈爱,她就那样笑盈盈地望着我,温柔地搂我入怀,我就这样依偎着外婆,幸福地度过了我人生童年里最初的那七个新年,而外婆永远都会在那里,随时会伸出她温暖的双手一把抱住我,抱住童年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