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州四中,坐落在历史悠久的福州台江大庙山(古称惠泽山)上。</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2年,闽越族部落首领无诸率兵北上,支援刘邦攻秦伐楚,立下战功。大汉王朝建立后,无诸在这里筑高台,接受高祖刘邦派来的使臣递交的册封书,成为闽越王。</p><p class="ql-block">无诸去世后,后人在这里立祠建庙,纪念无诸,并尊称无诸庙为大庙,故惠泽山改名为大庙山。</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福四中校园中,校友捐资建献的仿古闽越王台。</p> <p class="ql-block">相传,过了1100多年,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来到大庙山,挥笔写就“全闽第一江山”,并勒石立碑于此山。</p><p class="ql-block">因为封建社会的江山社稷是为君王朕所有。刘邦封立无诸为闽越王,即把全闽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赐给闽越王无诸,从此有了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闽越国。</p><p class="ql-block">古代惠泽山(现大庙山),是无诸接受汉高祖刘邦册封为闽越王所在地,大庙山就是全闽第一个诸侯国的发源地。因此,大庙山(古称惠泽山)称为“全闽第一江山”顺理成章。全闽任何一座山,哪怕是名冠神州的武夷山,都无法与大庙山相提并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蛇在中国文化中也称为“小龙”</b></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会上指出:“<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b></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君王常自称为“真龙天子”,认为自己是龙在人间的化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官方的意识形态中,也在民间广泛流传。</p><p class="ql-block">古代君王是世袭制,无诸的子孙也就继承了无诸的王位,所以千百年来,大庙山就陆续修筑了很多与龙有关的建筑。但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些古建筑也逐渐被湮没了。</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福州四中的老校友,纷纷捐资捐款,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修复重建了已经消失数百年的很多古建筑。</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校园中龙泉景点,是由校友捐资建献的。</p> <p class="ql-block">相传无诸的孙子余善,野心勃勃,当了闽越王还不满足,幻想称帝,独霸一方,故在大庙山上装模作样垂钓白龙,为称帝登基制造舆论。</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闽江的水际线比现在大的多,江面宽度到达大庙山脚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地壳变化,地面抬升,闽江水的宽度逐渐向江中心收缩,形成现在这样的江面宽度,大庙山下原来被闽江水淹没的大片沙滩地露出了水面,成为现在的陆地。大庙山附近很多地名都带洲字,例如“帮洲”“苍霞洲”“三县洲”等等,都佐证了古代大庙山下是一片泽国。</p><p class="ql-block">后人根据这个传说,在此建立了“钓龙台”</p> <p class="ql-block">相传:</p><p class="ql-block">余善说他果真钓到了一条白龙,这是祥瑞之兆,彰显帝王之像。</p><p class="ql-block">于是他就把钓到的这条白龙,放在大庙山上这口古井豢养。</p><p class="ql-block">又传:忽一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井内白龙呼啸而去从此不见踪影。</p><p class="ql-block">后人就根据这个传说,在这里建立了“钓龙井”。</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个钓龙井,是1975届高中(1)班校友,在母校90周年校庆时,响应原班主任赵青峰老师的倡议,集体捐资建献的。</p> <p class="ql-block">此外大庙山的最高处还定名为“龙岭顶”。相传,当钓龙井里的白龙腾空而起时,越过大庙山顶,故称为龙岭顶。</p><p class="ql-block">过去龙岭顶上有著名的火警报警台,还有龙岭小学等等。</p> <p class="ql-block">相传龙岭顶有登高亭,护佑着亭旁边的登高石,千百年来每年重阳节,福州台江男女老少扶老携幼,蜂拥而至前来登高祈福,山上山下人潮如海,上下山道路拥挤的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现在的登高亭,图的左下方围栏处为“登高石”,相传是陨石坠落于大庙山,所以十分神奇。</p><p class="ql-block">这座登高亭,是由福州四中1959届校友高信坚,在母校90周年校庆时,捐资建献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福四中校园所雄据的大庙山,处处都有龙的文化,龙的传说。这是福州老八所重点校中,独有的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p><p class="ql-block">这些修复重建的大庙山古建筑,都凝聚着老校友们对母校的感恩报恩之心,对现在在校读书的莘莘学子,是无声的鞭策和激励!</p><p class="ql-block">福州大学老教授、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专家们,在参观完福州四中校园后,有感而发的说:“福州四中校园,是最具闽风古韵的福州高中校园”。为此他们积极与福州四中签订了共建互帮单位协议。</p> <p class="ql-block"><b>大庙山风水宝地,福四中英才辈出。</b></p><p class="ql-block">福州四中弘扬大庙山龙的传说文化,提炼出“登高致远,惠泽天下”校训,传承尊师爱生中华民族美德,把每年正月初四定为校友节,意在为老校友重返母校,师生欢聚一堂,搭建制度性的平台。</p><p class="ql-block">值此2024年春节到来之际,值此乙巳蛇年大吉来临之时,也值此正月初四校友节团拜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作为福州四中的一位五十多年前的老校友,特别与校友们及好友们分享福州四中校园里,有关龙的文化传说。敬请好友们指正!</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