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十四:姻缘天定</p><p class="ql-block"> 月亮照得大地一片朦胧,照得辛劳的人们平安归来,照得归巢的鸟儿叽叽喳喳,照得林中的猫头鹰满载而归。千亩州的垅野中,一对人影沿着南溪河,手牵手踩着石板路,相互依恋向前行走,俩人时而仰望深遂的太空,时而对朦胧的大地指指点点,好像发现世上最值得珍惜的美好。早己相约的古佳豹李兰花,卿卿我我来到烏龟坛后的树林中。寂静的林中空地,光洁的长条石板,酷暑常有村民纳凉。俩人刚坐下一阵河风吹来,兰花浑身打了个寒颤。佳豹敞开衣裳以火热的体温,宽广的胸膛将兰花揽入胸前,闻着男人浓郁的气息,兰花情不自禁双手抱住“豹哥有你真好”。佳豹吻了下兰花的额头抚摸着道“兰妹,爹娘己给我们四兄弟发话了,在我们参加乡勇前一定要将婚事办了,你同不同意”。兰花面如桃花嗫嚅道“豹哥你说呢,我早盼这一天了”,说罢将娇羞的脸紧贴在胸部。“兰妹,男儿从军天经地义,只是我们走后会苦了你”,“我不怕,那怕与你只一回,也终身无憾”。说罢紧紧抱住佳豹的脖颈,轻轻的躺下,月亮被一朵巨大的雲彩遮挡。</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这晚注定是情哥情妹相会的日子。古佳儆罗美兰从桑峰桠口沿着河滩,漫步峡谷中。流水潺潺,微风习习,俩人手挽着手,行走在馒头石的山路,傍晚的夕阳,万道霞光,将层叠的山峦,茂密的树叶照得五彩斑斓。山中的蝉鸣一浪高过一浪,夜归的鸟儿叽叽叽喳喳,畅享劳累下来的丰收,夜莺美妙的歌声回荡在空中。浮云飘来,大地朦胧,俩人静坐在枫树林下的石头上,手掌大形似烈焰的叶片随风飘落。古佳儆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想当年天不怕地不怕,三下五除二将大树砍了,还顺手将千年的大虫也给灭了,特别是大哥真让我佩服。罗美兰边听边抬起娇羞的脸庞,望着佳儆妩媚地说“儆哥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听大人讲你们是神仙下凡,才有这样大的胆,这样大的力,所以才天不怕地不怕”。“美兰别听他们胡说,即使我们兄弟四人是神仙下凡,我也只爱你一个,任何姑娘也代替不了你在我心中的位置”。“儆哥你真好,这辈子不管你走到那里,天南地北我都跟定你,那怕是吃糠咽菜心甘情愿,为你生儿育女,绝不后悔”。</p><p class="ql-block"> 古佳民王思思在夕阳,迎着夜风漫步河堤。月光下河水波光粼粼,杨柳在秋风吹拂下,飘落的叶片铺满河堤,柔软的柳絲如长发,贴着水面轻轻地晃荡,似洗去尘埃,迎接新生活的到来。铺垫着岩石的河堤,千百年来挡住洪水对城区的侵袭。夜幕下的楚实城,万家灯火像萤火虫样闪烁,大街小巷偶有还在为生活奔波的人。情窦初开的二人依偎在码头的阶梯上,望着夜归的鱼船,思思不禁感概道“好大好圆的月亮,大地朦胧,水浪击岸,鱼灯摇晃。撒网夜归的渔民,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庶民,生活的重担,有如大山。民哥假如我们未来的生活,像刚归港的渔民,你愿意永远永远陪伴我吗”。古佳民望望头枕大腿的思思,用炙热的大手抚摸着她的酒窝,深情说道“你是世界上最美最漂亮的姑娘,这辈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离不弃,上孝父母,下育儿女,白头偕老”。“民哥说话要算数啊,我可不是月亮上的嫦娥,独自一人,上无长辈,下无儿女,空守寒宫”。河风吹来,她紧紧地依偎在情哥的胸前,他将长衣拢起遮挡夜风的侵入。</p><p class="ql-block"> 劳作的人们,终于围坐一起享受晚餐。王太原与婆姨几天来总是嘀嘀咕咕,似商量什么大事。晚饭前李望北说道“大家呷呱哩饭后都在家,俺与你爹有事要与你们商量”。</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江婶来到家中,王太原高兴地说“江婶有劳你了”。王晋礼,王晋实,王汝兰,王汝花搬凳的搬凳,拿扇的拿扇,然后围坐一圈。见大家都在场,李望北说“婶姆我们来此快二十年了,风风雨雨一眨眼孩子们都己到了婚配的年龄。我真羡慕你江婶,孩子们都已有了归宿,桂荷孩子都怀上了,兰花与佳豹也快成婚。今天请你来主要是商量下,晋礼与汝兰,晋实与汝花的终身大事”。王太原接着说“四个孩子与你二老一样,虽不是亲生,但在我心里早将他们视为已出,未分彼此。孩子们也十分孝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们的婚姻始终像块巨石压在我心中。经反复考虑,请你做孩子们的媒人”。“好吧,即你们看得起我,这媒婆我就做定了”。三位大人的话,听得王晋礼四人面红耳赤。汝兰,汝花说道”爹娘你们二老就是我们的亲爹,亲娘。当年不是你们二老,不顾一切先后在途中,将无家可归的我们带在身边,并不离不弃将我们抚育成人,否则我们早成了孤魂野鬼,此恩此德永世难忘。今又操心费神,撮合我们的婚姻,爹娘请先受我们一拜”。不待说完四人双双跪下磕头,王太原夫妻忙将孩子们扶起。晋礼晋实说道“爹娘我们一切听从二老的按排,决无异议”,王太原高兴地说“今日就将结婚的日期定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正在议论中,古岚走了进来,一见江婶也在场,高兴地问道“一大家子这么高兴,有什么好事能否让我也高兴高兴”。江婶说“贤侄,太原与婆姨请我当孩子们的媒人,你说高兴不”,“高兴高兴”,“太原哥,孩子们准备什么时候举行婚礼”。“你来了更好,参谋一下”。“依我看晋礼他们的婚礼,可否与我家佳豹他们一起举行,为这事县令大哥还特地与俺夫妻俩商量了。他的意见是:让佳豹他们同日同时,在县城举办婚礼,即减少多场喜事的繁销,又热闹简单,太原哥你的意见呢”。晋礼四人一听说道“如能与佳豹他们一起举行婚礼,那多好又风光又节约”。王太原不待孩子们说完便说道“岚弟趁当前农事不紧,眨眼又到八月,就将孩子们的婚事办了,也了却我们心中的大事”。停了会又说道“岚弟,咱哥俩明天进趟城,与县令大哥商量下,争取在招募乡勇前,举办婚礼。这样即热闹,又免却了多场婚礼的繁锁及开支”。王晋礼王汝兰,王晋实王汝花对王太原夫妻俩又深深一揖,“感谢爹娘成全”,尔后对江婶古岚一揖“感谢奶奶,感谢岚叔”。</p><p class="ql-block"> 刚从作坊回到县衙的李万良,听值班的衙役说“午时时分,有二位来自峰尖山的大汉来找你”,“他们那里去了”,“听我说你要到午时才能回来,他们就说到县学去”,“你不认识他们”,“启禀县太爷,小的刚来不久”。“啊,没事等下他们来了,就说我在寝室等他们”,“喏”。王太原,古岚沿着南大街来到东门的县学。楚实城建立前,有位迁居而来的尹先生,在东门的小溪旁,搭建了数间茅草屋,开办私塾。刚开始四周人员少,老先生只能収取微薄的学资维持生机。后人口增多,加之老先生的教学水平亨誉四方,求学的生员逐年增加。老先生雇了二位先生,还是满足不了生员的需求,无奈之下迈进了刚建立不久的县衙。首任王姓县太爷是位儒家官员,一听此事十分高兴,亲自与之洽谈。经几次商谈,县衙全盘接管,成立县学扩建校舍。经数代人的努力,初具规模,成了大陈国数一数二生员最多的县学。因县学前有龟潭,后倚凤凰山,久而久之人们便叫它为凤鳌县学。二人来到县学,古岚对门卫说“麻烦司阍,我是古佳民的爹,请你通报一声”,司阍一听忙请二位屋内坐,随即朝教学处走去。不一会回复道“再等一下,古老师下课后便会来接你们”。王太原问道“先生贵姓”,“小可姓苏,纯粹一司阍,在此五年多了”,“啊,难能可贵”。交谈甚欢时,古佳民来到了门岗“爹,太原伯你们等下,我去跟校长打个招呼,先去吃饭,下午再陪二位逛街”。古岚说“这次进城,主要跟你义父有要事商量,你也参加”。“啊,么子事这么严肃”,“吃了午饭再讲,我们已是前胸贴后背”。</p><p class="ql-block"> 三人来到小饭馆,古岚说“佳民你赶快去喊李县令,中午开个小间,一是清静,二是有事好商量”,“好嘞,你们先去办理,我去叫义父”。饭桌上古岚说道“李大哥,今日我与太原特地来与你商量儿子们结婚的事”,李万良高兴地说“你我数人等下就拍板”。古岚接着又说道“今日不光是我们的儿子,还有太原哥儿女的事”。李万良问道“太原弟儿女有什么事,讲来听听”。王太原说道“县太爷”,李万良忙摇手道“都是自己人,喊官名太见外了,我比你年长数岁,就和岚弟样,喊我大哥更显亲近”,“好,大哥是这么回事,儿子晋礼与汝兰,晋实与汝花都是逃难时收养的孤儿,从三四岁开始一起生活了十五六年。多年的相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整体。他们也知道并非我亲生,但胜似亲生,一家人就这样和睦相处到了今天。我和婆姨多年观察,他们各自都有了心上人,本打算将婚礼办了。但近段他们听说古岚弟的儿子,应大哥的邀请,到县城同日同时举办婚礼。儿女们一商量,相沾沾大哥的光,也来凑凑热闹,一块将婚事办了。现担心你允不允许,同不同意”,李万良沉思半晌,一拍桌子高兴地说“好哇,天大的好事,四对新人变成六对新人,好兆头楚实县将大有希望。咱们也别在这小旅馆议论了,回县衙与刘县尉王捕头商量,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我大陈国庶民生活美满,男欢女爱,生儿育女,报效朝迋”。古岚王太原听李万良一讲,欢喜异常。</p><p class="ql-block"> 经三架马车认真商讨,县衙牵线组织集体婚礼。彰显大陈国尽管面对强敌,战争阴云密布,但庶民们无所畏惧,乐观向上,万众一心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特别是年青的庶民们,不但做好了抗敌入侵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为繁衍后代,将举行大型集体婚礼,以显示大陈国同仇敌忾。</p><p class="ql-block"> 中秋来临,楚实城披紅挂彩,县城庶民早知,将举办建城以来大规模的集体婚礼,地点便在即将招募乡勇,组织团练的兵营内。</p><p class="ql-block"> 冬月照得大地一片朦胧,清澈的山泉沿着竹枧流入各家的水缸。古佳安迈着稳健的脚步,匆匆朝洪大妈家走去。洪大妈逃到峰尖山后,古岚王太原与其多次勾通交谈,得知洪大妈原是水网纵横的勾吳(1)人。夫妻俩租种当地一官军军官家的水田,头几年风调雨顺,一家四口除了正常生活,略有盈余。不料在美兰四岁那年,一场特大洪水,水乡成了泽国,稻子正扬花抽穗,洪水过后一片狼藉,大地千孔百疮,一年辛苦付诸东流。收租的时候,军官委托的管家,挨家挨户上门催租,水乡一片哀嚎。家中仅有一点救命粮也被搶去,夫君一生老实巴交,三百六十天只知干活,与世无争。眼看仅有的一点存粮被搶去,他急了眼与管家理论,那成想管家一挥手,几个彪形大汉像疯狗样扑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棍棒相加,可怜的夫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当场一命呜呼。管家还不解气,猛踢几脚“穷鬼该死”说罢扬长而去。洪大妈乞求乡邻掩埋夫君后,随逃难的人群一路向南。忍饥挨饿,受尽欺凌,夜宿破庙,一路乞讨,好不容易来到楚实城,三人已是饿得皮包骨。然鬼使神差般,娘仨从东门走五河集,过黄坑,洪大妈手牵美兰,背着天娇,爬过千步梯,来到北方村。恰遇古岚王太原他们修路,见从黄坑方向来了一妇人,披头散发,满面污垢,手牵着的小女孩,同样衣不蔽体,膝盖外露,脚板出血,一路行走,一路哭叫“娘疼死我了”。再看背上的小女孩,己奄奄一息。黄娟二话未说抱起小女孩,扶着女人急唤“岚哥,什么都别干了,快回家煮粥给娘仨吃。</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三人脸上才有了红润,古岚夫妻问道“姐姐,你从那里来,为何这般模样”洪大妈哭着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李大爷江婶,王太原夫妻来到古岚家,见洪大妈娘仨比昨天好多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黄娟说道“大姐你就先在我家住吧,到时有空房你再独立生活”。“妹子这不太好吧,救命之恩都不知怎么报答”。黄娟说“都是落难人,不要讲什么报答不报答”,“谢谢你,我娘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心满意足”。李大爷见洪大妈是个不易屈服的人,便建议道“你娘仨先住下,我们想办法给你弄个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王太原,古岚,王伍,姚远辉,阎萍,刘泰北,苏俊宁从后山砍来了树木,楠竹。在村头紧靠邻居的地方搭建起了三间茅草房。为了安全内墙全部用圆木排列,外围用楠竹一劈两半进行加固。随后各家各户送粮的送粮,送衣被的送衣被,王太原进趟城,将炊房的用具购来。十多天后洪大妈娘仨被安置在新家。</p><p class="ql-block"> 古佳安拐过一个弯,在邻居家便看见洪大妈正要抱柴火,便三步并作二步来到身旁,低声说道“娘,这些活就让我,佳儆来干”,洪大妈笑着说“佳安,刚才天娇还念叨着你怎么还不过来”,“娘,有点事耽搁了,天娇在那”,“在屋里等你”,“那我进去了”,正在忙碌的天娇,见佳安抱着一大捆的木柴,笑嘻嘻地说道“刚才我还念叨着你,请随便坐”。</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古代江苏南部地区的地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