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镰仓,这座位于东京西南的小城,曾经是12世纪的政治中心。作为仅次于京都和奈良的古都,镰仓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还有着美丽的临海风光,非常适合慢慢品味。2024年的11月下旬,我们从东京出发,前往镰仓来了个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日游的线路:早上从东京出发,乘小田急电车到藤泽市的藤泽站,换乘江之电,直接到镰仓市的镰仓站。然后出站,从镰仓开始游览,再乘江之电一路回去,长谷站、七里滨站、镰仓高校前站、江之岛站一站站游玩。到天色已晚时,就在“小田急片濑江之岛”站乘小田急线,回到藤泽站转车回东京。</p> <p class="ql-block">早上在小田急新百合丘站换直达藤泽方向的小田急电车。</p> <p class="ql-block">出了小田急藤泽站,前去江之电藤泽站乘车,站口有一座小小的人像雕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之岛电铁线(江之电)</b></p><p class="ql-block"> 一提起镰仓,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江之电,即江之岛电铁线(日语:江丿島電鉄線),于1902年9月1日开通运营。江之电西起藤泽站,经过江之岛站,以及动画《灌篮高手》取景地镰仓高校前站的铁路道口,东止于镰仓站,共有15座车站,坐完全程只需40分钟。江之电虽然是全程10km的小旅行,但由于行经路线含括了镰仓大部分的著名景点,还<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够从富有变化的车窗,向外眺望风光明媚的相模湾</span>湘南海岸风光,使这条线路充满了激发旅情的魅力,吸引了很多海内外游客来周边游玩。昨天在官网上购买了江之电一日券,可以当天不限次地乘坐江之电。所以今天就先全程体验江之电,然后再逐个游览景点一站站回来。</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藤泽终点站的站台有些特色,拱形结构房屋,两边站台,中间一条铁轨贯穿。线路顶端的时钟下还布置了一座鲜花时钟,中间的显示屏轮番展示江之电沿线的风光照。</p> <p class="ql-block">弧形的屋面连着两侧的墙,墙上一排广告,边上是电车信息显示屏。</p> <p class="ql-block">乘客们都站在站台黄线外候车,一会儿一列电车进站了。</p> <p class="ql-block">这趟连接着镰仓和藤泽的观光列车,最早是绿色和奶油色车厢,但发展至今,除了最初的怀旧风格,还增添了不少紫色、蓝色或各种卡通样式的车厢。</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的线路大部分是单线的,因此,一些车站(不是全部)是两线两台(或两线一台),供电车双向交会。</p> <p class="ql-block">有一段湘南海岸边的线路是双线,就可以看到在海边与反向车辆擦肩而过的情景,在车上就能观赏到漂亮的海景。</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线路的特点之一,就是穿行在居民区里,电车的铁轨蜿蜒伸展在狭窄的道路旁,也是一种不可多见的景观吧。</p> <p class="ql-block">来去两个方向上的江之电同时停靠在稻村崎站,并作交会。</p> <p class="ql-block">终点站镰仓站到了。和藤泽站一样,电车一侧下客。待客人下完后,另一侧开门上客。</p> <p class="ql-block">候车的乘客挤满了站台,大多是游客,还有不少是前来游学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乘客都上车了,电车等待到时发车,还有乘客匆忙赶上。江之电列车由4节组成,往复行驶在线路上。</p> <p class="ql-block">镰仓站的出站通道,边上是售卖江之电纪念品的商店,有设计成电车形状包装的饼干、印有江之电车辆的毛巾、帽子等周边商品。</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镰仓站和JR横须贺线镰仓站位于线路的西、东两侧,内部不相通,这是车站西口的江之电镰仓站外貌。</p> <p class="ql-block">位于镰仓车站西口广场内的镰仓站旧站舍时钟台。时钟台原本是1916年左右建成的镰仓旧车站的屋顶尖塔。1984年镰仓车站整体翻新重建,因这座尖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及地标性质,故被单独移放至这里。</p> <p class="ql-block">两线两台的长谷站,距镰仓大佛所在的高德院约500米,到建于公元八世纪的长谷寺才300米,因此这个站的客流比较大,绝大部分是各地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一列往东方向前往镰仓的江之电靠站上下客后刚准备起步。</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七里滨站靠近相模湾的湘南海滨,这里的海景是镰仓最美的一段,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富士山,这里也是动漫《灌篮高手》中流川枫骑车的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七里滨站只是江之电线路上的一座单台单线的小站。</p> <p class="ql-block">但由于所临的湘南海岸的绝美风景,它因此也成了各地游客来镰仓的必游之地,在此上下江之电会很挤。(甫一下车,耳中便传入了乡音)</p> <p class="ql-block">镰仓高校前站是一个无人车站,也是一座单台单线的小站。这是铁轨前的站台,栏杆外就是国道。</p> <p class="ql-block">车站入口,自行刷卡、扫码或投币进站。</p> <p class="ql-block">由于车站仅与海岸线隔着国道相望,因此站在月台上即能眺望海边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车站在1903年初设站时,原名日坂。后根据紧邻的神奈川县立镰仓高等学校,改名为镰仓高校前。1997年时,因为车站所在地可以见到海景的优美风情,而成为首批入选“关东车站百选”的其中一个车站。</p> <p class="ql-block">镰仓高校前站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日本知名动漫《灌篮高手》的缘故。特别是东侧的一处平交道,是同名漫画改编的电视动画《灌篮高手》场景之一,吸引了不少该作品的爱好者到此探访拍照。所以,镰仓高校前站已成为江之电线路上客流最为密集的车站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色已晚时,站在镰仓高校站台上看着西面前往镰仓方向的江之电驶来。</p> <p class="ql-block">电车从镰仓高校前站开往江之岛站,经过腰越站附近的一段街道,一条电车轨道在路中央延伸,两侧则是窄窄的汽车道以及不少的商店门面,道路上的车辆见电车过来,都自觉地往两边靠,真有那么点日本大正、昭和怀旧电影里的老街区气氛。</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站的进出站口,从这里出站,步行1200米就可以去到江之岛上。我们由于早几年去过,且今天天色已晚,就不去江之岛了。</p> <p class="ql-block">江之电线路的江之岛站,我们出站后步行700米前往小田急片濑江之岛站换乘小田急电铁回东京。</p> <p class="ql-block">站房外的栏杆上几只不锈钢鸟,被爱心人士用编织外套包裹着,有些看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镰仓小町通</b></p><p class="ql-block"> 是镰仓相当著名且热闹的老街,从镰仓车站延伸至鹤冈八幡宫,是镰仓的象征之一。这条街道拥有800多年的历史,沿途的石板路和古老建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小町通原名“瀬戸耕地”,最初只是一条耕作用的农业通路。随着镰仓火车站的通车,逐渐变成了一条商业通路,现在以丰富的特产和美食而闻名。深受当地人与观光客的喜爱,是来日本镰仓必逛的一条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小町通延伸到车站广场,入口竖着一架鹤岗八幡宫的大鸟居,因为从小町通一直下去可以到八幡宫的边门。</p> <p class="ql-block">小町通街上人头攒动,都是八方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弄内是“i-ZA镰仓“商场,内有镰仓的特产店、咖啡馆、小吃店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i-ZA镰仓“入口处的“極上镰仓炸肉饼”小铺,售卖“鎌倉メンチ(炸肉饼)的叶山牛肉炸饼”,酥脆多汁,人气爆棚,是网红食品,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不宽的街道两侧都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尤其以饮食小吃为最多。</p> <p class="ql-block">镰仓五郎本店,是家蛋糕点心铺,门面装潢有点西洋式加日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天むす家主要售卖天妇罗饭团(天むす),该店以其新鲜的天妇罗和独特的调味而闻名,是镰仓地区的热门小吃店之一。</p> <p class="ql-block">镰仓屋台村,日本料理店,售卖堂吃各种海鲜丼、海鲜串烧和日本酒。</p> <p class="ql-block">不少游客就在店堂里围着一个个圆木桶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也有7-11便利店,提供各种游客可能需要的食品与小商品。</p> <p class="ql-block">这家镰仓惚太郎居酒屋的店招很有辨识度。</p> <p class="ql-block">这家餐馆的店名“八倉-湘南の魚と鎌倉野菜”,门口广告牌上罗列出了各种色泽诱人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小笼包之王 华星”镰仓小町店,售卖的所谓“上海烧小笼包”,其实是生煎包子,4只包子要人民币5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这幢“濑户小路”小楼,楼下是点心铺,楼上是拍照饮食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售卖化妆品兼测手相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小町通商业街边上有不少小路通往外面,可以看到前面开往镰仓站的湘南新宿线电车正好驶过。</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一个装饰得很有特色的广告招贴。</p> <p class="ql-block">路边小院里藏着一家汉堡店。</p> <p class="ql-block">两位游客向小路里面走去,阳光映在他们身上,好像给他们披上了一件靓丽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在接近八幡宫的北段的小町通,街道两侧的商家店铺渐渐少了。路口有一家售卖家居装饰物品的店家。</p> <p class="ql-block">小町通边上正对着鹤岗八幡宫的若宫大路边有一家英国福尔摩斯博物馆,门外陈列着经典的电话亭、老爷车和福尔摩斯塑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鹤岗八幡宫</b></p><p class="ql-block"> 是座神社,旧称为镰仓八幡宫,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是镰仓幕府时期(1192年)武士们的中心信仰及守护神。它跟镰仓的初代将军有着颇深的渊源,是武家守护神的信仰中心,至今仍是镰仓的标志。更与石清水八幡宫(京都)、宇佐八幡宫(九州的大分县)合称日本三大八幡宫。主祭神是八幡三神:应神天皇、比卖神、神功皇后。神社的境内广大,有多处被认定为国家史跡。</p> <p class="ql-block">八幡宫的西鸟居,我们从小町通走来,从西面进入了鹤岗八幡宫。</p> <p class="ql-block">来到八幡宫的主参道上,前面是舞殿,后面是建在高台上的八幡宫本宫。</p> <p class="ql-block">靠近舞殿的参道西侧边上,有一排壮观的酒桶供奉台,这些大酒桶是神社的供奉品之一,数量较多,非常引人注目。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这一独特的景观,并感受神社的古朴与安逸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是神社里的舞殿,位于本宫下面的参道上。舞殿是奉纳舞乐和举办神前婚礼的场所,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日本传统的“神前式”婚礼,而且刚开始不久,我们有幸见识了这一场景。</p> <p class="ql-block">神前式即“神灵前的婚姻”,是日本的传统婚礼。它起始于日本室町时代,是当时武官家庭最为盛行的一种结婚典礼,礼节较为繁多。这种婚礼风格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日本精英阶层,战后更广泛地传播到全国各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日本最流行的婚礼类型。</p> <p class="ql-block">婚礼在神社的神殿内举行,以日本神道教为基础。</p> <p class="ql-block">仪式当天,新郎穿上传统的黑色和服,新娘则身着传统的白色和服(纯白的和服象征着新娘的纯洁),头戴白色帽子(“角隐”,象征着隐藏头上的角,以驱邪避凶)。在神职人员的引导之下,新郎新娘向神明报告结婚的喜讯,并请求神明保佑新人永远幸福。</p> <p class="ql-block">主持仪式的神职人员,为男女各一位。</p> <p class="ql-block">亲属们都着礼服分坐在两侧。</p> <p class="ql-block">仪式流程通常包括:“参列者入场”;“新郎新娘入场”(去得晚了些,他们已入场); “修祓”(净化仪式),男女主持各一次。</p> <p class="ql-block">“祝词奏上”:主持致祝词。</p> <p class="ql-block">“三献仪式”(新郎新娘用小、中、大三种杯子交替饮酒,三杯分别代表天地人,共九次,意味着吉祥的顶点),这是女主持的倒酒过程。</p> <p class="ql-block">男主持的倒酒过程。</p> <p class="ql-block">“誓词奏上”:新郎在大声宣读誓词,并通过扩音器广而告之。</p> <p class="ql-block">还有“指轮交换”(交换戒指)、“玉串奉奠”(向神明谨献缠有白棉纸的小杨桐树枝,表示和神缔结了牢固的契约)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完成仪式后,新郎新娘连同亲友们在舞殿外集体合影前在作准备。</p> <p class="ql-block">合影时,男女方亲友们各列两侧,可以明显看出男方的亲友多,女方只有父母和一位祖辈及一个兄弟。</p> <p class="ql-block">在舞殿的另一侧,还有身着传统服饰手持传统乐器的三人组乐队根据仪式的进程在奏乐。</p> <p class="ql-block">鹤岗八幡宫的舞殿后面是大石段,就是几十级台阶通向上宫(朱红色的本宫)的石阶。本宫里供奉着主祭神八幡三神:应神天皇、比卖神、神功皇后。</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有好多身着和服的当地人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和祭拜。</p> <p class="ql-block">本宫西侧的鸟居下石阶通往曾经是鹤冈八幡宫境内最古老建筑的丸山稻荷社,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几个学生在本宫西侧回廊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本宫边上有一整面的“绘马”墙,挂满了人们祈福表达心愿的“绘马”,两位姑娘在此膜拜祈福。</p> <p class="ql-block">空地上的三角形愿望架前围着的几乎都是学生,好像是中学生。</p> <p class="ql-block">许多中学生在把写有自己心愿的小纸条折叠后挂上愿望架,可能是祈愿自己的考试、升学如愿以偿吧。</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八幡宫左右参道旁有两座石灯笼,是江户和大阪的砂糖批发商为祈祷砂糖船的航海安全而捐赠的,两只石灯笼样子一样,不同处在于一个上面刻着“江户”,另一个上面刻着“大阪”。</p> <p class="ql-block">这座是“大阪”石灯笼。</p> <p class="ql-block">鹤岗八幡宫参道南端左右各有一座池塘,这是西侧的平家池景色。</p> <p class="ql-block">参道东侧为源氏池,闻名的 “旗上辨财天社”就位于源氏池中的小岛上,有一座连接陆地与小岛的桥,过了桥是神社的鸟居。</p> <p class="ql-block">小岛对面源氏池北侧岸边是神社休憩所,它的西侧有一架紫藤萝。</p> <p class="ql-block">鹤岗八幡宫参道南端的太鼓桥,修建于镰仓时代的1182年。原本是木桥并涂朱漆,所以也被称为“赤桥”。以前幕府将军来参拜神社时,在这里下轿。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被震毁, 1927年再建,2016年完成了改修工事。</p> <p class="ql-block">现在游人已经禁止从这座桥上经过,需要走两侧的桥。站在太鼓桥前面可以远远的看见八幡宫本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长谷寺</b></p><p class="ql-block"> 寺院依山而建,寺内草木四时有序,景致不同。上境见晴台处可登高望远,一览湘南海湾风光。相传公元721年在日本奈良县,有两尊用同一株神木雕刻而成的观音佛像。一尊被供奉在奈良长谷寺,另一尊被推入海中,希望菩萨去有缘之地,救苦救难,普渡众生。15年后,公元736年,观音像出现在神奈川。人们为了供奉观音菩萨,创建了镰仓长谷寺。</p> <p class="ql-block">从镰仓站乘江之电三站到长谷站,出站300米就是长谷寺了。在长谷寺外有一座镰仓八音盒堂,与北海道小樽的八音盒堂是一家。据说羽生结弦亲自调音出品的并以他自己的肖像作为商品的明星八音盒就在这里。(因为已去过北海道的那家,这里就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不远就是长谷寺的山门了,山门是建立于昭和时代的四脚门,门外一棵倾斜的松树引人注目,仿佛在热情迎接每一位来访者。这棵松树与山门檐下悬挂的红色灯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山门外几个来此游学的学生或站或蹲,由老师为他们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进寺后,来到山门里面往外看。山门大开,但不能进出,游人从边上的大门购票进入。</p> <p class="ql-block">长谷寺的前院是一个典型的日式庭院,有池塘和小桥。</p> <p class="ql-block">池塘边高处立着一座石塔,一位游客在侧身仰望这座石塔。</p> <p class="ql-block">从池边上十来级石阶到达一个台地,入口处有座“卍池”,以池塘的形状命名。池塘边有几尊小的石佛像。</p> <p class="ql-block">池边的一座石灯笼。</p> <p class="ql-block">沿阶梯登上观景平台——见晴台,可以俯瞰镰仓的绝美海景。远处的港口和大海尽收眼底,景色非常迷人。</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为长谷寺的本堂,堂内供奉着高达9米的十一面观音像,是长谷寺的主佛,庄严宏伟。</p> <p class="ql-block">右侧是观音堂,左侧是观音博物馆,为专门介绍观音及寺庙渊源的小型博物馆,里面展示古代书卷与塑像。</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的左侧是阿弥陀堂,这座建筑是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后重建的,阿弥陀堂为黄金阿弥陀佛像的安置处,与镰仓大佛为同一位神祇。</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堂旁的大钟也被官方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p> <p class="ql-block">一侧有一座牡蛎壳稻荷社。</p> <p class="ql-block">以牡蛎壳作为祈愿的绘马。</p> <p class="ql-block"> 来长谷寺就是走马看花匆匆一瞥,<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时间关系,</span>大堂里没有进去,后面还有许多其他部分都没有去浏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镰仓大佛</b></p><p class="ql-block"> 位于镰仓高德院内的阿弥陀如来青铜坐像俗称镰仓大佛,是古都镰仓的象征。大佛净高11.3米,连台座高13.35米,重约121吨。佛像建造于1252年,具有镰仓时代流行的宋代佛像的风格,历经历史风雨,却基本保持了造像当初的形态,所以非常珍贵。有意思的是,作为日本三大佛像之一的镰仓大佛却也命运多舛,屡遭劫难。最初的镰仓大佛,自1238年始建,主体为木造结构,历经6年方才完成。但在3年后,便被台风刮倒而毁。于是,在1252年开始重铸铜制坐佛像,供奉于大佛殿之内。而大佛殿也历经多次台风,火灾破坏,又一次一次地进行重修。但在终于在1498年,由于海水倒灌,将整个大殿冲毁。从此开始,佛像就一直露天供奉,直到如今。</p> <p class="ql-block">从长谷寺出来,步行约500米就到高德院了。山门——仁王门上书“大異山”三字,表明高德院就建在大異山上。</p> <p class="ql-block">购票进入高德院后,在手水舍前,举着印有镰仓大佛的门票,以木制水舍为背景,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与一般的寺院不同,高德院里没有供佛的大殿,而是在中间场地上矗立着一座露天阿弥陀佛青铜塑像,佛像前竖着一块石碑:“国宝-镰仓大佛”,是一居士于大正十季(1921)十月二十三日建立。</p> <p class="ql-block">与后世经过甚大补修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比较起来,镰仓大佛完全保留了造像当初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起角、平面的面相、低肉髻、头身比例上头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带点陀背的姿势等等,都显示出镰仓时代流行的“宋风”佛像特色。</p> <p class="ql-block">每天都有不少信众、游客前来朝拜大佛,大佛前的香炉终日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香火炉内香烟袅绕。</p> <p class="ql-block">露天供奉的佛像前依然有供桌,前面还有功德箱。</p> <p class="ql-block">供桌也是青铜制的。</p> <p class="ql-block">镰仓大佛的内部为空心构造,可以从佛像背后底部进入参观。看到内墙的格子图案表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其巨大的规模,</span>佛像是分层分段铸造的。为了将单独铸造的零件安全地连接在一起,采用了一种完全独特的方法将零件从底座连接到雕像的顶部。1960年,又对大佛进行了大修。强化大佛的颈部,以加强雕像的头部,并在雕像和底座之间插入不锈钢板,作为保护雕像免受地震的一种手段。</p> <p class="ql-block">佛像的背面,上面开了两扇窗,主要是为内部空间流通空气和提供光照。</p> <p class="ql-block">大佛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围绕大佛左右和后面是一圈三面围廊,给信众和游客提供一个休憩场所。</p> <p class="ql-block">佛像左侧围廊内,有一双引人注目的大草鞋,鞋体大概足有一米长,据说这是茨城县的孩童们编织献给大佛的供物。</p> <p class="ql-block">日本著名文学家正冈子归写下“火焚而不毁,雨淋而不朽,镰仓露天大佛,或许是永恒的佛”这样的俳句来赞美镰仓大佛。</p> <p class="ql-block">观仰大佛后离开时,在高德院门外看到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从这里向前,到长谷站乘江之电前往七里滨海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里滨海岸</b></p><p class="ql-block"> 镰仓的七里滨是日本海滩百选之一,位于镰仓市西南部,面向相模湾的一条约2.9 公里的海滩。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湛蓝的海水以及海面上飞翔的海鸥和干净的海边公路。前面就是江之岛,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远眺到云端之上朦胧的富士山。</p> <p class="ql-block">出了江之电七里滨站后左转,是一个江之电的平交道口,就像日本无数个电车道口一样,电车来时,红灯闪烁,警铃响起,横杆徐徐放下,车辆行人止步于杆外。待电车驶过后,警灯警铃停止,横杆抬起,道路恢复通行。</p> <p class="ql-block">向南沿着一条百米长的水沟直通海边,前面就是闻名的湘南海岸,那里有一块濒海展望台,在上面可以观赏相模湾沿海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要去往海岸边,还要穿越一条134号国道,路口有过马路的行人横道线和红绿信号灯。</p> <p class="ql-block">穿过了国道就登上了海岸的观光展望台,这里视野宽阔,漂亮的相模湾展现在了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阳光洒在海面上,将大海染成一片金黄色,成为剪影的观海的人与海景融为了一体。</p> <p class="ql-block">展望台通往海滩的石台阶下面一阵阵惊涛拍岸,一对小情侣悠然地坐在石阶上观赏海景。</p> <p class="ql-block">一位男士站在石阶下观海,边上一只鸽子昂首站立,陪伴在旁边。</p> <p class="ql-block">平台下的沙滩上有许多人在西斜的阳光下拍照合影,呈现出一副金色和蓝色组成的美丽画面。</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个位于七里滨海岸的展望台上,能够把湘南海滩、江之岛和云端的富士山一同摄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海水呈现出深邃的蓝色,濒海的沙滩和远处的富士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空中的云朵围绕着富士山,由于尚未入冬,山顶未积雪,所以看到的不是通常的白色富士山顶。</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江之岛,在阳光的照耀下,岛上郁郁葱葱的植被清晰可见,一片生机勃勃的翠绿,仿佛给江之岛披上了一件华丽的绿衣。</p> <p class="ql-block">蓝天如宝石般澄澈,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浮在空中富士山的周围,与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湘南海岸、绿色的江之岛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风吹过,带来丝丝咸咸的气息,轻轻拂动着发丝与衣角,让人感到无比惬意。我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七里滨海岸,再乘江之电前往下一站——镰仓高校前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镰仓高校前站</b></p><p class="ql-block"> 是江之电的一个无人车站,车站与七里滨隔海相望,在月台就可以眺望海上的风光。车站不远处的平交路口,是《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与赤木晴子打招呼这一经典画面的取景地。站在路口,在叮咚的铃声中,仿佛能感受到灌篮高手的热血青春记忆。如今过去N多年之后,这里已成为一个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走到此处大家都会情不自禁的拍照留念,仿佛在纪念各自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如今,曾经的寂静场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这里从早到晚都是人头攒动,人们在等电车的到来,用各种设备来拍摄与电车、道口横杆和大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连车辆的通行也受到了影响,地方上还安排了专人在此维持交通秩序。</p> <p class="ql-block">想要重现《灌篮高手》里的场景已是不可能了。</p> <p class="ql-block">在网红道口向西400多米也有稍小些的一个道口,这里的游客要少了许多,是否能再现剧中的意境呢?</p> <p class="ql-block">两位初中女生在道口自拍、互拍,正好作为场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准备好了吗?”</p> <p class="ql-block">“拍啦!”</p> <p class="ql-block">“这样可以吗?”</p> <p class="ql-block">大海、电车、道口,和青春少年一起,让《灌篮高手》的情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这时已近傍晚,夕阳悬在江之岛的上面,漂亮的晚霞映红了半个天空,一辆自行车在海岸边骑过,一幅温暖而祥和的画面展现在了面前。</p> <p class="ql-block">很快夕阳落下,波光粼粼的海面被晚霞映亮,披着霞光的江之岛若隐若现,凸出的岛上地标、60米高的瞭望灯塔透过晚霞高高矗立着,为这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深邃。</p> <p class="ql-block">相模湾湘南海岸的晚霞时光。</p> <p class="ql-block">随即再乘江之电去往江之岛站,想捕捉一丝最后的霞光。</p> <p class="ql-block">但夕阳下落得比预想的快,待我们从江之岛站出站后走到江之岛边上的片濑桥下时,漫天的晚霞只剩窄窄的一片覆盖在桥头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于是也结束了一天的镰仓游,前往小田急江之岛站乘电车回东京。这是“小田急片濑江之岛站”,极富特色。这个车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龙宫城,采用了正宗的神社和寺庙建筑技法,并结合了当地“五头龙与天女的传说”进行装饰,已成为江之岛观光的一个热门标志。</p> <p class="ql-block">一进站楼就看见两只大的水族箱,里面飘着许多水母,飘逸灵动,为车站增添了宁静与梦幻的氛围。水母优雅的游动和半透明的外观带来一种舒缓的视觉效果,仿佛将海洋的宁静带入了车站。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乘客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空间,使车站更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对面站台上站着一位下班了的电车职工也在候车。</p> <p class="ql-block">很快,一辆前往藤泽的小田急片濑江之岛线电车进站了,我们乘车到藤泽再转小田急线电车到东京。至此,镰仓的一日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4年11月下旬,在日本神奈川镰仓的一日游历,在此分享予各位,谢谢亲们的观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