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往事

小丫

<p class="ql-block">1999年暑期,海峡两岸第一届美术教育交流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这是台湾岛和海南岛的教师代表在一起的合影。前排右起第四位着黑色衣裙者是这次活动倡导者之一,她是台湾南投师范大学的校长(?)教授(?)记不清了,毕竟26年啦!</p> <p class="ql-block">我们海南的代表的合影共10人,柯老师拍的照片,所以里面没有他。</p> <p class="ql-block">会议是在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原师范学校)举办的,有些工作人员都曾经是我的学弟。会议期间他们安排了一场维吾尔族婚礼邀请与会人员参加,最开心的是台湾同胞,真是大开了眼界!</p><p class="ql-block">记得新娘美得如同阿联酋皇妃!新郎帅得如同王子!可惜光顾跳新疆舞了,没有跟他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会后我联系到我的闺蜜朱盛多,她是我在新疆时铁路工程局五团学校的同事,是上海支青,后来我调离了新疆在夫的家乡教育局工作,几经碾转我又调到了海南。而盛多在我调走后,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考上了新疆师范大学,毕业后没几年,时值上海支青返城高峰,她联系到了上海高桥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了进去,成为该校的骨干教师后又担任了教导主任 。而盛多的丈夫,一直在新疆打拼,成立了公司,自此夫妻俩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每年的暑期盛多就从上海飞乌鲁木齐避暑。这次真是巧合,我俩相遇了。听说我还有几位同事同行,巴天德(盛多的夫君)当即就给我们提供了一辆小巴士,还委派了自己的侄儿和朋友开车。盛多作为东道主则全程陪同。</p> <p class="ql-block">当日,两位司机熟门熟路的先拉我们到离乌鲁木齐最近的南山牧场,途中他俩又买了土豆、西红柿和皮牙子,说是等会儿到南山牧场炖羊肉。为了方便消费,柯兴发老师建议每人交200元给我,沿途的费用由我掌管。于是我就成了这队人的总管了。</p><p class="ql-block">到了南山牧场,俩司机去找当地牧民买羊,租帐篷(要在那里过夜)。我记得一只羊100元,租一顶帐篷也是100元,后来我们几个美术老师聚会回忆此事时,郭国民老师说是各180元。管他多少钱呢,反正是便宜到家了!2018年,我又一次回新疆参加师范毕业40周年庆典,同学们组织去南山牧场一日游,既不过夜也不买羊,所有食物都自备,光租金就上千元!扯远了哈,言归正传。</p> <p class="ql-block">我们租好了帐篷,热情的牧民把取暖用的铁皮炉子添上煤,烟筒冒出的袅袅余烟,映衬着绿草如茵的牧场,显得格外有情调。在帐篷外留影的除了我跟盛多还有郭国民老师,其他的老师被南山的美景迷住了,漫山遍野的去寻找各自喜欢的地方流连忘返去了!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炖羊肉的大锅。</p> <p class="ql-block">帐篷里面四周挂着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壁毯,地下铺的是隔潮保暖的花毡子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话说俩司机跑到牧民的羊圈挑了一只羊叫牧民宰了,羊皮归牧民。牧民在我们租的帐篷外支起了一口大锅,先把最好的肉串成串做烤羊肉,把骨头和内脏放进锅里炖,俩司机到山泉水旁把在沿途买的土豆、西红柿和皮牙子(洋葱)洗了放进大锅里一起炖,不一会儿香味就飘了出来。我们每人盛了一大碗羊肉汤,回到帐篷里,就着羊肉串美美的吃了起来,那味道,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下图:右边的是司机小王,左边的是巴天德的侄儿子巴金。</p> <p class="ql-block">遇见牧民的马,壮着胆子上去拍照。其实这马很温顺,没必要自己吓自己。</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离开南山到天池观光,当年的天池没有“画蛇添足”,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的旖旎,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然后直奔南疆吐鲁番。沿着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细细游览,所到之处无不尽显特色——全是用土坯垒砌成的神话传说中的神秘建筑。</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还走马观花了高昌故城、克孜尔千佛洞,当年我们的相机都是用胶卷的,不敢“大肆挥霍”克孜尔千佛洞也不允许拍照,所以有的景区都没有留下印记。</p><p class="ql-block">苏公塔,一座无需木材支撑却异常坚固的土黄色宫殿。它造型奇特、结构奇葩是清代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花费7000两白银和建造而成。塔身呈圆状逐渐收窄,外形用砖垒的图案古朴典雅,展现了工匠们的精湛工艺和高超技艺。如今苏公塔依然耸立在吐鲁番城郊,叫人去感受西域古建筑的神秘,带你穿越回古代的奇妙感,去感受历史的星河灿烂,和浩瀚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苏公塔近距离观赏。</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地处吐鲁番盆地,是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吐鲁番盆地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夏季炎热,气温极高,素有"火洲"之称。夏季白天温常常超过40摄氏度,甚至有时能达到50摄氏度左右。强烈的日照和高温使得蒸发量大,但四周的高山提供了丰富的冰雪融水,形成了独特的绿洲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的坎儿井</p><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p> <p class="ql-block">葡萄沟,是火焰山最大的一个峡谷,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我们去时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只见葡萄架子上到处都是一挂一挂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一样的葡萄。</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葡萄沟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葡萄种植产地。葡萄多了吃不完就晒成干。其实所谓“晒”就是把采摘下来的葡萄放进四面透风的“晾房”里挂着,吐鲁番干旱无雨,且气温高,等于是个巨大的复烤场地。不出半个月葡萄干就可以出售了。</p> <p class="ql-block">葡萄沟民居可以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吐鲁番我们还到当地的挂毯 厂参观,并跟织毯女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市里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浓郁的民族风情令我们流连忘返。短短的几天,我们从北疆的乌鲁木齐到南疆的吐鲁番,游览了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此一行不仅开了同事们的眼界,连我这在新疆工作过18年的“新疆人”也收益不小啊!</p><p class="ql-block">在吐鲁番,我们挥手跟盛多和俩司机告别后,乘火车到柳园,准备到敦煌采风,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注:大部分照片都是我翻拍的,手机像素不高,主要是我水平有限,所以很模糊!在此深表歉意!</p> <p class="ql-block">美篇发表后,才女盛多的反馈;</p><p class="ql-block">之一:桂芬:真好!我已经看了有十遍了,往事历历在目,岁月已经走过了26年,那年我们还年轻,桂芬多帅气而芬芳!</p><p class="ql-block"> 在南山我第一次吃清炖羊肉,没有腥膻味,只有鲜美细嫩的香味,终生难忘,现在依然不吃羊肉,所以南山是唯一的,怎么能忘!</p><p class="ql-block"> 老老巴还买了一叠馕饼让我带上,我又买了一叠甜饼带上,沒想到买对了,你的那些小徒儿喜欢吃甜饼,是因为他们年轻,还是海南人喜欢吃甜食?</p><p class="ql-block"> 吐鲁番坎儿井我也是第一次去,若不是你的坚持,我都不想去,怕热,怕坐车,但是去了特别值,看着无边无际的葡萄,感觉自己也变成葡萄了,美丽的维尔族女人,摘葡萄,卖葡萄,全是行家里手!</p><p class="ql-block">最震撼的是地下长河:坎儿井。</p><p class="ql-block"> 太珍贵,太美好了!谢谢你,桂芬,我已经收藏起来!</p><p class="ql-block"> 别遗憾,曾经年轻过,美丽过,足矣!</p><p class="ql-block">桂芬真能啊,会做美篇,而且被入选“精品",推而广之,点赞👍👍👍👍👍👍</p><p class="ql-block"> 之二:99年也是巧了,老老巴的兰州老乡郭浩,开着他的"易维柯"中型面包车到乌鲁木齐来做生意,他是做台湾纺织品的代理商。所以老老巴就借用郭浩的车,驾驶员小王也是借用的,巴金是老老巴的侄儿,两个司机替换,保险哈!他们也高兴和我们一起旅游!机会难得!</p><p class="ql-block">还有,99年,我第一次从你那儿得到刘琦政委的消息,在你的带领下一起去第五军干所看望二老。真是太好了!在《五彩的戈壁石》里才有了《迟到的礼赞》一文。如今,刘老快百岁了,真是好人长寿啊!</p><p class="ql-block">之三:最要赞美的当然是台湾南投大学的这位女校长,26年前她选择新疆乌鲁木齐,高人,选择异域风情,太睿智了!不知这位女校长身体是否健康!(元月31号)</p><p class="ql-block">之四:桂芬:感谢你的勤奋和认真,太棒啦!我又看了十遍,眼睛看花了,心也花了:心花怒放哟!珍贵的友情,种植在大美的新疆,硕果累累在生命的长青树上!(2月1号)</p> <p class="ql-block">盛多把《1999年的往事》又转发到她的群里,下面是她的朋友的反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