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再览红军血战地。

樊怀琛

<p class="ql-block">  离开福建培田古村落转道西北方向奔江西省石城县而去。石城是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石城都是江西进入闽西粤东必经之地,206国道直通南北,石(城)宁(化)公路在境内汇合,素有“闽粤通衢”之称。 </p><p class="ql-block"> 石城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历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转站。客家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廖成普为石城题词"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 </p><p class="ql-block">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过石城阻击战、红军攻克红石寨、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数万人参军参战,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后经上级批准的烈士达4209名。</p><p class="ql-block"> 现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主要有:红军长征前夕李腊石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中央临时军事委员会驻地)、红军攻克当年中央苏区最大的白色据点--红石寨旧址(屏山)、红四军军部旧址(横江秋溪红家垄)、毛泽东和朱德观下旧居、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中共太雷县中心县委旧址(横江)、石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李腊石,原名“迎恩石”,是古代迎接朝廷圣旨的地方。古时曾有一李姓知县常在该处狩猎,后将该山改名为“李猎石”,因在石城白话中,“猎”与“腊”音相近,后人也称之为“李腊石”。  </p><p class="ql-block"> 李腊石山海拔398.9米。该山从北端看为一块完整的巨石,山体四周围悬崖绝壁。山体南端为连绵丘陵,与西华山风景区相连。沿山体南侧另有一条通往山顶的步行栈道,为沿山壁开凿,现已失修,但仍保留栈道痕迹。  </p><p class="ql-block"> 1934年9月26日拂晓,石城阻击战正式打响,至10月7日结束,历时12天。石城阻击战是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北线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不但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杀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迟滞了南犯敌军的进攻步伐,红军阻击敌人进犯石城的实际时间,比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原定计划多了7天,为保障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的安全集结与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若没有石城阻击战,敌北路军便可长驱直入中央机关所在地,其后果是不堪设想。  </p><p class="ql-block">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阻击战战役,发扬革命传统,弘扬苏区精神,兴建了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纪念园由山门口广场、红色记忆广场、胜利广场、石刻广场、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石城阻击战纪念馆、纪念碑、观景平台、主题雕塑、红军故事园、红军战壕遗址等部分组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