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过腊月近一整月零零碎碎的忙活,过年的各项准备基本就绪。</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子动手熬了腊八粥、压了宽粉条和细粉条、发面炸油饼蒸馒头、和面炸撒子,老母亲手拉上小型购物车,步行去附近的老百姓市场买了卤水豆腐、新鲜牛奶、核桃瓜子、果脯糕点和应季水果,还有年轻人们爱喝的果汁、雪碧等,整整一车车。亲朋不辞辛苦从老家驱车和各地邮寄,还给送来了白酒、笨鸡和牛羊肉等年礼。我给写好了对联和福字,还画了一对儿门神,也装裱好了。</p> <p class="ql-block"> 除夕这一天,我和妻子两个人早早起来,把自家的春联贴好就开车来父母亲家里,准备午饭(团早年)和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 相比年夜饭,这除夕中午的饭菜就稍逊一筹了。主要是炖羊骨头和豆腐粉汤油炸糕。</p> <p class="ql-block"> 炖羊骨头对我来讲很是简单。先把羊骨头解冻,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血水,把浸泡后的骨头放入高压锅中,加入冷水,大火煮开后撇去血沫和其他杂质,加入三五片生姜,再稍微撒一些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骨头变得软烂出锅就可以吃了。</p> <p class="ql-block"> 豆腐粉汤油炸糕,本地人俗称“汤糕”,这是我们除夕这一天中午饭的重头戏,工序稍显复杂,对我来讲也是小菜一碟。</p> <p class="ql-block"> 汤糕的汤,地道的做法是用作红烧猪肉煮肉用过的汤,我们则是自己改良,不用肉汤而是用村里自己榨的胡麻油炝锅、兑水熬制而成,豆腐是县城亲戚给带过来的,粉条是自制的纯山药粉条。</p> <p class="ql-block"> 兑汤前,有一道准备工作,就是把豆腐打成长方体形状的条条,事先在大锅中燉好,盛在盆中待用。豆腐兑汤讲究燉到。所谓燉是在大锅内温水放入豆腐和调味品后大火滚起来,文火“燉”一段时间。燉好的豆腐既不会断裂,也不会粘连。这也是当地兑汤的豆腐不叫“炖”而叫“燉”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汤熬得差不多的时候,把燉好的豆腐加进去,放入盐、花椒、姜、料酒,然后放入炝好的辣椒,用汤勺在汤面上来回抹开辣椒,或拣辣油浓的地方撇汤浇到辣油少的地方,滚一会儿加入粉条,到粉条恰到好处时加少许葱花就可以出锅。有的还根据喜好加焯好的菠菜调色、加切成末的香菜调味、加细细的软软的海带丝补充营养。这样兑好的汤端上来,满碗被红油汤覆盖,甚为亮丽。</p> <p class="ql-block"> 黄米面的油炸糕分为蒸糕和炸糕两个环节。放好笼屉和屉布,先把黄米面加入适量温水,用手快速的搓成均匀湿润的颗粒状洒在屉布上,盖上锅盖,看到有热气冒出,揭开锅盖,再均匀撒上一薄层搓好的黄米面,然后盖上锅盖,看到有热气冒出,继续在上面撒一层,如此反复,直到把所有的面都撒完蒸熟。</p> <p class="ql-block"> 蒸熟后的黄米面成金黄色,从笼屉里兜起满是糕面的笼屉布,用手拍上少许冷水,防止粘连。在案板上涂抹少许胡麻油,抖出蒸熟的黄米面,把黄米面趁热不烫手反复揉搓在一起,准备少半碗胡麻油,中途觉得烫手可把手放在油碗里蘸点油继续揉搓,直到揉光滑。</p> <p class="ql-block"> 手上涂抹油,把糕面团分成若干小剂子,每个小剂子用手搓圆并压扁,再用手捏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片。放上之前准备好的红糖馅或煮好的豆沙馅,两边对折成半圆状捏紧或揉成扁圆形即可,一个有馅的油糕团就包好了。</p> <p class="ql-block"> 把家里的油烟机打开,再戴上口罩减少油烟的吸入。锅内倒入半锅的胡麻油加热,油温升至九成热,顺着锅边放入糕团,一次不要放太多,防止相互粘连,一边放入糕团一边用筷子轻轻搅拌翻转,炸至糕团表面金黄色有均匀的小泡、控油捞出即可。</p> <p class="ql-block"> 托克托油炸糕的糕面源于沿黄河灌区的红土地,尤以大北窑瓦碱地的紫葡萄黍子黄米最为知名,据说早已传到亚运会、奥运会了。黄米的精选自不说了,光淘黄米、压糕面、蒸糕、炸糕的学问就足以成就一部中篇了。老父亲曾经工作过的托克托县文化馆有一位同事叫张有良,整理演出的二人台《压糕面》全程实录了这一精彩流程。老父亲在一篇介绍托克托风味美食的文章中也写到“淘黄米水温高低、浸泡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黄米软硬。压糕面以石碾碾压、二细箩筛过最好(糕面湿软,箩过细难以过箩),石碓臼捣次之,小钢磨加工最差。蒸糕讲究“三到”,粉(用水拌)到、搓(用手搓开粉下的糕面块使其成为均匀的粉末)到、踩(蒸熟后双拳把毛糕归拢挤压使成一体)到。”“炸糕要包馅,尤其婚丧嫁娶生时满月办事宴的汤糕,多包豇豆馅或红枣以图吉祥。火候要掌握好,以炸成炽愣愣油皮子为高。个头要小,有“小糕大馍馍”之说。”</p> <p class="ql-block"> 过新年吃油炸糕也很有讲究的。因为“糕”和“高”谐音,寓意“年糕年高,步步登高”,新年更比旧岁好,生活一定会步步高升、步步登高。</p> <p class="ql-block"> 除夕这一天下午到晚上,我们卷袖入厨一起动手,咄嗟立办准备年夜饭。不大的厨房里热闹非凡,锅碗瓢盆相互碰撞,演奏着欢快的新年乐章。捣蒜、炝辣椒、包饺子、煮饺子,大家伙各有分工,干的有条不紊。你看,有掌勺的,配菜的,摆盘的,不一会儿,满满登登、色香味俱佳的一桌子菜就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家的味道,朴实中透着长情,寻常中满是亲情。冷盘热炒、荤素搭配,虽无生猛海鲜、新摘园蔬,却有情意绵长的绿豆芽拌粉条,缓减乡愁的黄豆芽调黄瓜,还有清心净气的银耳腐竹萝卜丝。炖羊排元气满满、溜猪肉细腻回甘、熏鸡肉香气四溢,酱牛肉滋味绵长,热气腾腾的饺子当然是年夜饭的压轴戏,蘸上一碟老陈醋,菜香、馅香和醋香,团圆、吉祥和幸福溢满全家……</p> <p class="ql-block"> 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跨年,一年中就这么一个时间,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分享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追逐着新年的昭彰烟火和滚烫星月。除夕夜,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唯幸福在心中流淌。</p> <p class="ql-block"> 一家子围坐在一起,“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点钟声敲响的这一刻,乙巳新年正式启封,正月来了,正月初一到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们一起陪父母亲过新年。这一刻,彩灯温柔,熏染经年七彩画卷,烟花璀璨,点缀浩瀚星辰夜空,这一刻,灵蛇舞动,福从头起尾随如意,春风轻抚,连连好运祥瑞溢满,这一刻,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们一起陪父母亲过新年。没有华丽的辞藻,无需刻意的表达,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已将温情和爱意传递。年少时候,父母陪着我们过年,我们守在父母跟前,缠着他们给讲故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父母老了,我们陪着父母过年,我们还是守在父母跟前,给他们讲我们的故事,原来人生亦如此。“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我们一起陪父母亲过新年,是吉日良辰柔光万丈,亦是锦瑟年华温暖八方,这一刻当然要珍惜了。</p> <p class="ql-block"> 正月里来是新春。阳光洒在古老街巷,山河万里祥和致顺,人们走亲访友笑意盈盈,整个世界依旧沉浸在欢乐和喜庆中。我呢,莫乐于闲在家里,读书与码字,精进和勤修,亦觉清欢无限、法喜充满。</p> <p class="ql-block">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愿陪着父母亲度过每一个朝暮、每一个新年和每一个岁月,愿天下父母亲平安健康、喜乐无忧。</p> <p class="ql-block"> 愿得长如此!</p> <p class="ql-block"> 一稿写于正月初一夜。</p><p class="ql-block"> 二稿改于正月初二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