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拜年

闲云老崔(崔幸之)

<p class="ql-block">    文字原创/闲云老崔(崔幸之)</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9743653</p><p class="ql-block"> 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乙巳蛇年的脚步,在南方风和日丽的轻抚下,悄然迈进了家家户户。</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团圆的饭香还在屋内氤氲,一家人围坐,笑语晏晏,共享这温馨时刻。而与此同时,指尖便已在手机屏幕上跳跃,开启了微信拜年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  指尖轻点,那些平日里藏在通讯录深处的名字,此刻都带着温度,携着祝福纷至沓来。一句句精心编辑的问候,或是俏皮的动画表情,跨越山水,瞬间抵达。隔着屏幕,仿佛能瞧见远方亲友们的笑颜,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有久未谋面的同窗,分享着工作中的小成就,字里行间是成长的坚毅;有远方的长辈,语音里满是关切与疼爱,叮嘱着生活琐碎,岁月的温柔从未缺席。</p> <p class="ql-block">  初一初二,阳光慷慨地洒满大地,为新春的每一天都镀上了一层金辉。走出家门,街巷间洋溢着新春的活力与热闹。邻里相见,拱手作揖,一句简单的“新年好”,质朴却饱含深情,那是面对面传递的热忱,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礼仪与温情。孩子们穿着新衣,兜里揣满了糖果,嬉笑着在街巷间奔跑。他们用最纯真的方式拜年,脆生生的嗓音喊着“叔叔阿姨”,收获的不仅是满手的红包,更是长辈们满满的疼爱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  微风轻拂,似乎都夹带着年的味道,轻轻撩动着行人的发丝。路过那些张灯结彩的小院,梅枝探出院墙,点点红梅与春联的鲜红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生动的新春画卷。院内,老人坐在藤椅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见有客人来访拜年,忙不迭地起身相迎,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花。他们递上热气腾腾的茶水,那份暖意,不仅暖了手,更暖了心。</p> <p class="ql-block">  漫步街头,虽然多数店铺已歇业,但门口却都留下了对往来行人的新春祝语。红色的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暖阳低语,共同诉说着这盛世新年的喜悦。远处广场上,舞龙舞狮的队伍正热闹非凡,锣鼓声震耳欲聋,人们簇拥而观,喝彩声此起彼伏。每一次跳跃、每一回翻转,都凝聚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也展现了民间艺术在年节里的独特魅力与狂欢。</p> <p class="ql-block">  在这南方的晴日之下,拜年不仅仅是一种言语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碰撞。它从指尖流淌至心间,从家门延伸至街巷,成为一股温暖的力量,在人与人之间蔓延。这份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韵脚,踏着时代的步伐,让春节拜年的情谊在岁岁年年里愈发醇厚。它如同这永不落幕的暖阳,岁岁常新,永远温暖着人们的心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