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萍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5397751</p><p class="ql-block">图片:感谢网络</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地道出生的甘肃兰州红古区的一份子,那是一个美丽和谐的地方。从小就被家乡的传统年味回味无穷。虽然远嫁他乡,但对家乡过年时的那一份都有的“热闹”年味总有一丝眷恋。记得以前每年哪有“庙会”家里的奶奶、七大姑八大姨就是扎堆约时间,然后穿上新衣服、皮鞋、画几笔淡妆就去村路口集合。一个个打扮的都像时髦老太太选美的感觉!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说起年味就不得不提我们甘肃各个地方的“庙会”那都是热闹的不行,今年兰州春节文化“庙会”已于1月30号拉序幕直到2月4日结束,在此期间热情豪迈的甘肃人民为全国人民表演多个属于兰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兰州太平鼓</span></p><p class="ql-block"> 今年兰州太平鼓于1月28日在兰州中山桥通过央视直播向全国展示,表演由兰州永宏太平鼓队近50位鼓手完成,时长超过十分钟。</p><p class="ql-block"> 鼓手们穿着黄色的队服,头戴额巾,右手提鼓,左手拿鼓鞭将其中“闪”、“展”、“腾”、“挪”、“跳”、“跃”、“转”的技巧动作表演的行云流水,每一次敲击那鼓声都会震慑心灵,仿佛会将人带入远古战场的肃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西固傩舞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相传 “傩舞”是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鬼戏。</span>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民安庆祝的娱神舞蹈。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在我国江西是“傩舞”的发源地和申报非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种类似“鬼戏”的舞蹈到周代时,傩舞纳入国家礼制。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p><p class="ql-block"> 而西固傩舞即西固军傩舞,是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其渊源与西汉重臣张骞出使西域及霍去病带领军队打仗有关。在当代人们的编排下以节目的形式展示。2003 年被发现,2006 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 年登上央视舞台。</p> <p class="ql-block"> “西固傩舞””主要内容涉及狩猎、征战、祭祀、除魔、降妖、高歌胜利、荣归等。近年来在兰州演出的西固军傩,从参加人物来说,有黄帝率领的诸天神、天将和虎、豹、熊、蛇、蛙等将领,另外还有部分被擒获的凶神蚩尤与众妖精怪,民间称此军傩为“黄帝战蚩尤” ,主要反映黄帝统领天地众神与蚩尤作战时“冲破四门”“旗开得胜”“乘胜追击”“降龙伏虎”“八卦阵法捆妖魔”“龙凤呈祥”“得胜荣归”等壮观战争场面。</p><p class="ql-block"> 它表达正义之战定有天神天将助阵,顺天意必胜,逆天意必亡的含义。是融中国古代宗教、战争民俗、图腾崇拜、舞蹈历史文化、古代民间雕刻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殷周四千多年前古代傩祭的再现,是研究中国古代傩文化的宝贵资料 ,其公演填补了甘肃省早已失传的傩文化及其历史空白,也宣示了甘肃境内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紧随太平鼓的激昂,是舞北狮的灵动与俏皮。威风凛凛的狮子在梅花桩上跳跃、翻腾,时而憨态可掬地嬉戏,时而勇猛无畏地登高采青。它们那灵动的身姿,仿佛赋予了生命一般,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也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狮子身上的每一片毛都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为人们传递着吉祥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秦腔开唱</span></p><p class="ql-block"> 秦腔的表演艺术家们在舞台上粉墨登场。那高亢激昂、韵味十足的唱腔瞬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中。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戏曲的魅力。他们用清脆的嗓音和细腻的情感,演绎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百态,让观众们沉浸在秦腔的艺术海洋里,如痴如醉。果然中国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觉醒一定的戏曲血脉,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多小年青虽然听不懂但是还是觉得有点听得津津有味,不得不感叹一句不愧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踩高跷</span></p><p class="ql-block"> 那高几丈的踩高跷的队伍也不甘示弱,表演者们踩着高跷,或扮成历史人物,或扮成神话角色,在人群中穿梭。他们步伐稳健,动作夸张,时而做出惊险的动作,时而与观众互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高跷上的他们,仿佛站在了生活的云端,俯瞰着这热闹的庙会,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中国人从血脉里就有那股子豪气干云宵的气魄!真心希望这种气魄能永久流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甘肃非遗–兰州牛肉拉面</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逛累了,不妨来路边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这碗面可是兰州的招牌,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拉面师傅们手法娴熟,将面团拉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放入滚烫的锅中煮熟,再浇上鲜香浓郁的牛肉汤,放上几片薄如纸的牛肉,撒上翠绿的葱花和香菜。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吃一口拉面,面条爽滑劲道,牛肉鲜嫩可口,汤汁醇厚香浓,瞬间让人充满能量,仿佛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2025年金城兰州欢迎你们来黄河母亲河岸边感受新春“庙会”,体验一下震撼心灵的太平大鼓的魅力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