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沈荡古镇 浙江海盐行(四)

点石

<p class="ql-block">1月21日是我们三天的浙江海盐之旅收官的日子,趁下午回沪。,我们前往沈荡古镇游览之际</p> <p class="ql-block">沈荡古镇隶属海盐县北部,东和望海街道、武原街道接壤,南与于城镇相连,西南、西与百步镇为邻,北毗南湖区余新镇、凤桥镇,行政区域面积66.0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沈荡镇户籍人口为34158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代时期,沈荡属永泰乡、开济乡。1983年10月,公社改乡,复为沈荡镇和沈荡乡、齐家乡。</p> <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沈荡乡并入沈荡镇。1999年11月,齐家乡并入沈荡镇。截至2020年6月,沈荡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沈荡社区永庆西路118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沈荡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8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21元。</p> <p class="ql-block">这爿门楣上写着,沈荡1887匾额的街口门店,其建筑应该就是百余年前的那个老建筑。它也应该是这古镇的见证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的寻觅了一番,果然发现在墙角处有一块铭牌,上书海盐县历史建筑字样,我的判断果然没错。</p> <p class="ql-block">在前面叙述到的沈荡古镇,从唐朝开始兴起之后,在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一些相应相关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明初时期,沈荡属永宁乡五都、开济乡三都。</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九年(1581年),属一都西区、三都区、五都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末时期,属沈荡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立沈荡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沈荡镇和丰泉乡、塘东北乡、塘东南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属沈荡镇和圣安乡、廉义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圣安乡改名齐家乡,属沈荡镇,镇南、镇北、齐家、廉义4个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3月,廉义乡并入齐家乡,镇南、镇北乡及鸳鸯乡北十三都合并为沈荡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沈荡镇并入沈荡乡;同年10月,沈荡乡与齐家乡及圆通乡第三高级社合建为沈荡大公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1年5月,分设成立沈荡公社、齐家公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3年10月,公社改乡,复为沈荡镇和沈荡乡、齐家乡。</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许多设施包括房屋,桥梁等等,都已经明显的是翻修一新的当代产物,从年代看,最多也就是近十来年的所为。</p> <p class="ql-block">但是从这座建筑门框上的列宁像来推断,应该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留下的痕迹吧</p> <p class="ql-block">圣堂古镇前的那条河流依然透射出明显的江南水乡风格。</p> <p class="ql-block">水箱纯美的景色仿佛是一股清流,渲染了水乡的美景,也感染了水乡来客的心。我们一起前来这里游览的老人中,有三位孙子辈因放假而同往。他们对我妻子坐轮椅车的情况耳濡目染,各位老人们的关注关心后也自动的加入了关怀残疾人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于是,乎水乡古镇的道路上便出现了三位孩童们争相为残疾人推轮椅车的靓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推车的过程中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争先恐后,那么的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从他们小心翼翼的神态上可以看出,他们三个人齐心协力,尽最大努力让轮椅车在这乡村的石板路上开的稳当一些,再稳当一些。</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坐在轮椅车上的阿婆,苏轼,他们还通过和阿婆的对话,通过他们自己的互相嬉闹,让整个游览古镇的氛围显得更轻松,更活泼,更富有气。</p> <p class="ql-block">这些举动怎么不让这位坐在轮椅车上的阿婆感到无比的高兴呢!这些充满童心的同时,又富有爱心的孩子们,用他们的行为感动了阿婆。</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桥梁都是有台阶的轮椅车,是没法过的,孩子们便搀扶着阿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跨越着过石桥</p> <p class="ql-block">由于阿婆的腿脚僵硬,跨出的每一步都非常的费力,孩子们为了阿婆的安全起见,几乎用了最大的气力抱住了阿婆的胳膊,确保了阿婆稳步的一步一步迈上桥梁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在2025年1月21日发生在沈荡古镇的感人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必须为这些天真浪漫的充满爱心的,非常惹人疼爱的孩子们点赞,必须向这三位助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孩子们表示最最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沈荡古镇虽然地域面积并不辽阔,我们在此的游览时间也十分有限,但是沈荡古镇给我们夫妇俩所留下的印象却是极为深刻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当天的微信朋友圈留下了两首游览沈荡古镇的词。</p><p class="ql-block">其一是</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闲游沈荡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晴昼访幽镇,暖霭漫河干。沈荡佳境,古韵萦巷意绵绵。纵览诸般名镇,此际独寻殊致,逸兴引蹁跹。旧迹嵌街路,岁月镂檐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探酒肆,访茶舍,兴无边。遥思往岁,恍见商贾竞喧阗。东畔望海衢接,南隅于城陌毗,四境脉相连。沉醉忘归返,妙趣满心田 。</p> <p class="ql-block">其二是</p><p class="ql-block">满庭芳·沈荡寻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贲水之滨,粉垣黛瓦,古桥卧影波宁 。闲游幽巷,烟火袅袅檐盈。遥溯千秋过往,“九老”韵、漫浸闾庭 。倚栏望,涟漪轻漾,画舸逐波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怡情。逢胜境,心倾旧迹,意醉清宁 。叹底蕴深长,史迹昭铭 。往昔繁华过眼,都付与、翰墨词情 。同游处,流光似驻,沉醉忘归程 。</p> <p class="ql-block">虽然沈荡古镇的游览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整个游览过程中所留给我们的那份感动,那股回味,那段经历确实刻骨铭心的。我们将在未来的人生路上继续延续我们曾经的感动,曾经的快乐和所有的朋友一起分享我们夕阳人生的幸福快乐和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