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中的奇葩__游神

八旬老朽 陇上人

<p class="ql-block">  游神,这一传统贺岁习俗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华民俗文化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又被称为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等。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之日,人们前往神庙,将行身神像恭迎入神轿,抬出庙宇巡游乡里,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这仿佛是神明降临人间,巡视乡里,庇佑一方平安。巡游途中,锣鼓喧天,唢呐齐鸣,神偶、舞狮、舞龙等艺阵表演相伴,热闹非凡。它不仅是民众祈求神灵庇佑的重要仪式,更是维系宗族共同体情感的纽带,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盛大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福建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游神活动中的神仙人物众多,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神祇画卷。田都元帅雷海青,被福州人尊称为元帅;陈靖姑,福州本地人,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被尊称为天仙圣母、临水夫人等,福州人亲切地称之为娘妈;华光大帝王善,福州人通常称之为马元帅;金伯通,被福州人尊称为新洲将军、凤洋将军或金将军;赵公明,福州人称之为财神或振灵公,与显灵公张元伯、应灵公钟仕贵、宣灵公刘元达、杨灵公史文业并称为五灵大帝;王审知,被视为“开闽之王”,福建人称之为闽王;白马三郎,福州人称之为白马王;齐天大圣,在福州许多村庄被尊为主神;济公,本名李修缘;东岳大帝,福州人称之为泰山公;福州八家将,包括甘、柳、谢、范四大将军和春、夏、秋、冬四大帝君,还有金龙太子、张世子、保长公、八仙、孩儿弟、华光大世子、土地公、灶公灶婆、金吾尊王、赵公明的几位世子等,少数村庄还会崇拜四海龙王、妈祖等神灵。这些神仙人物共同构成了福建游神活动中独特的神祇体系。</p> <p class="ql-block">福建游神活动的来历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民间文化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游神,又称迎神赛会、庙会等,是福建及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它通常在农历的正月、五月、八月和十月举行,以庆祝或纪念某位神明的诞辰或祭祀日。游神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起源于中国南部的福建省,特别是闽南地区。这一庆典在特定日期举行,以示庆祝和祭祀。游神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信仰多神教,相信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切都有神灵主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历史上频繁遭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当地人民特别崇拜能够保佑平安、驱除灾祸的神灵。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他们会在神明的诞辰或重要节日举行游神活动,以示敬仰和感谢。游神习俗的具体起源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与古代闽越部族的信仰、古代战争以及福建地区的宗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信仰和习俗逐渐演变成如今盛大的游神庆典,成为闽文化圈中独特的传统习俗,广泛分布在受闽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如中国的台湾省、广东省的潮汕、雷州等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