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2日。九点水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上一次去九点水美术馆看展已经是多年前。此次再去观展,人是物非,美术馆已经乔迁新址了。现在美术馆的新址在位于桂林路宜山路口西南侧的一片绿地之中,于2023年打造完成的一个被称为“树屋馆”的全新空间。整体建筑由四座独立的悬浮体串联而成,通过结构和空间的变化使建筑与周围自然紧密交织在一起。展厅位于悬空建筑物的下面空间。</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九点水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此行是为了前去观看《姚一林水彩作品展》。绕着这幢建筑物走了一圈,建筑物下面已被利用的空间似仅美术馆展厅,其余一些空间仍闲置着。从人行道旁走过可以透过展厅的大玻璃见到室内悬挂在墙上的画。</p><p class="ql-block"> 从展板知,姚一林乃是一位水彩画领域的青年艺术家,此展应是其美术生涯中的一次个展。门口画展海报展板处和展厅进口各有两个祝贺画展开幕的花篮。进入展厅粗粗一看,展出的作品有四十四幅。新的美术馆展厅比旧址的展厅小了很多,幸好此次展出的大多数作品幅面都不大,否则可能都无法集中在这个展厅中展出。</p><p class="ql-block"> 虽然美术馆就坐落在人来人往的人行道旁,进去后除门口一位工作人员外,展厅内并无观众。</p> <p class="ql-block"> 展厅中看到《生活的艺术》和《在路上》两幅作品似曾相识。猛然想起去年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展出的《2024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中见到过这两幅作品。当时还在这幅题名为《生活的艺术》前驻足看了好一会儿,想要理解画家取名的含义,未解。此次再见这幅作品仍一头雾水。可见自己悟性之低。作品《在路上》用单色调描绘了一节老式烧煤火车头拉着一列满载着煤的列车隆隆驶来,车头烟囱冒出滚滚浓烟。这种烧煤的机车头因其污染环境估计早已被淘汰了。但作品不仅表现出很强的画面感,也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因画面中的滚滚浓烟,更衬托出列车呼啸而来的强烈动感。</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 《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作品《小雏菊》描绘的是在深色背景下的白色雏菊,给人的印象宛如一幅漂亮的装饰画。</p> <p class="ql-block"> 《小雏菊》</p> <p class="ql-block"> 《禾木之秋》是画展中唯一有被描绘对象具体名称的作品。禾木乡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那里集中生活居住着保持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 禾木以其美丽的自然和原始的山野风光著称,其原始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独特的小木屋、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使禾木成为摄影爱好者和美术爱好者必打卡之地。《禾木之秋》绘制的正是在云雾缭绕下山地草原上图瓦人的小木屋,画家用淋漓的水墨表现出秋季林木的斑斓色彩。</p> <p class="ql-block"> 《禾木之秋》</p> <p class="ql-block"> 本展中有不少小幅面的作品,题材多样,其中作品《清晨那缕光》还被制作成本次展的海报,放在展厅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 《日出》</p> <p class="ql-block"> 《清晨那缕光》</p> <p class="ql-block"> 《那条小路》</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冬日暖阳》</p> <p class="ql-block"> 《雪屋》</p> <p class="ql-block"> 《秋收》</p> <p class="ql-block"> 《回家之路》</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港口》</p> <p class="ql-block"> 《江南一隅》</p> <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p> <p class="ql-block"> 《港湾》和《站台》两幅作品幅面稍大,分别描绘的停泊在港湾的渔船和列车站台。因两幅画面中均没有出现人物,让人产生寂静清冷的感觉。在冷色系为主的《港湾》中,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寂静的港湾印象;而用暖色调绘制的站台,给人的感觉这是在冬日暖阳下的站台,但也因站台上空无一人,略显清冷。</p> <p class="ql-block"> 《港湾》</p> <p class="ql-block"> 《站台》</p> <p class="ql-block"> 《大国建设》是幅面比较大的作品,好像也是美术馆向观众推荐的一幅作品,悬挂在展厅入口处。这幅作品是本次展中唯一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表现视角独特。</p> <p class="ql-block"> 《大国建设》</p> <p class="ql-block"> 如画家所说:“我只想画的更好,更富有趣味。水彩画的万千技法,无论源自何方,只要它是深刻且独特的,都深深吸引着我。我坚信,那些引人揣摩、反复品味的作品,必然蕴含着无尽的启示,滋养我之所缺。”展出作品中有几幅以动物为主题,不仅非常有趣味,而且颇吸引人眼球。一幅名为《斗牛》作品画家描绘了两头冲向画面并排奔跑的牛,且仅画了出牛头和身躯,综观画面缺乏斗牛的动态气势和场景氛围,感觉表现力稍显不足。其余几幅小动物的作品都甚好,如躲在物体后面露出小脑袋,伸出一只小爪子的小猫《帕帕》,以及《布偶猫》、《兔》、《孤狼》,把小动物的神态描绘的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特别是《布偶猫》甚得吾心。《布偶猫》和《兔》的眼神与《孤狼》的眼神迥然不同,布偶猫看着前方的眼神中充满探究的好奇,而蹲着的兔子眼神满是呆萌可爱,那只孤狼的眼神中则充满了冷酷和杀气。展出的几幅静物画也相当好,可惜观展中拍摄的这些小动物和静物照片上反光太严重,实在不尽人意,深感遗憾。</p><p class="ql-block"> 通常水彩作品在展览中都安置在玻璃镜框内,拍摄时很难避开照明灯光在玻璃上的反光,由此也给文中选用带来不小的麻烦,但也只能这样了。</p><p class="ql-block"> 2025.1.23 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