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明清古镇保护开发

醉爱山歌🍃

<p class="ql-block">一段美好的记忆是一种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素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之说</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九弄十三街纸号、茶行、布店、药铺、书局、银楼.......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商业建筑.......</p><p class="ql-block">河口明清古镇你我共同的家园</p><p class="ql-block">敬请关注《江西省铅山县河口明清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方案设计》,并期待您在文章底部留言处写下您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河口明清古镇保护开发建言献策。</p> <p class="ql-block">针对各方对规划方案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补充修改:</p><p class="ql-block">1.设计原则遵循“修旧如旧、保护为先”,尽可能保留老石板路、老店面,不建议大拆大建征询各部门意见2需考虑消防供水管网、消防喷淋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计。</p><p class="ql-block">2022.12.8细化管网设计,现状排水管道要进行清理疏通,改造管线可考虑从建筑背后绕行,避免破坏古街路面。照明电箱、网络汇集节点的位置及形态选择,要现场踏勘,尽量隐蔽。1.方案设计重点主要在建筑方案设计,按照上位修规思路和定位,对每栋建筑物进行建筑方案设计。2.注重码头研究和设计,体现河口航运文化。码头样式按照原来的样式修。3.胜利路骑楼立柱应该是木柱外用砖包成方形。4.建议恢复福建会馆、山陕会馆、南昌会馆、徽州会馆、抚州会馆,再加上现有建昌会馆,一共6大会馆。</p><p class="ql-block">2022.12.20征询顾问组意见5.浮桥栏杆和灯柱需考虑行洪,方便维护和拆装6.天后宫戏台的设置,需深入研究福建会馆的平面格局、形制。7.老街商铺连贯太长,局部节点要留出空间,供游客休息,可用场景展示古镇有代表性历史文化8.赣剧艺术秀场改为蒋士铨大剧院,外立面重新调整。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考虑业态和本土文化联系,如:河红茶、连四纸、辛弃疾等。一二堡街以修缮为主,可拆除一些阻碍交通且没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让空间“透”出来。3.三堡街以新建为主,更多考虑商业业态,引入各种品牌店。</p><p class="ql-block">2023.1.17征询县领导意见4.蒋士铨大剧院需满足会议需求,设计800人左右。5.补充市政设计,如给排水、电气、弱电、地下室等:补充专项设计,如消防、旅游设施、交通!6.惠济渠两岸留出通道,可考虑个别建筑改造时墙体后移。7进深较大的建筑,可考虑分前后两个区间,前面保留商业,后部设计院子可独立使用。1.建议在《河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基础上,分建筑类型分册编制方案。2.补充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尽量保存原有街面铺装。3.增加会馆的修复和复建。</p><p class="ql-block">2023.2.8征询专家组意见4.增加码头的修复和复建」美篇5.慎重规划布置三堡街新建建筑,建议适当缩小体量,考虑当地建筑风格。6.对金利合”等文保建筑,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原则编制修缮方案。7.优化惠济渠两岸游线和界面设计。</p> <p class="ql-block">区域位置河口明清古镇位于河口镇东北部,规划范围东至一堡街的东头,西起三堡街的西头,北到信江河南岸,南部以人民路、药王庙弄、五云第弄为界,面积约为39公顷。铅山河口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控制地带规划建设共分为三期,本次规划设计范围为铅山河口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控制地带的一期,占地面积约27公顷,集中于已征收的片区,在一、二、三堡街以及复兴北路、惠济渠两侧,南至复兴北路与惠济渠交汇处,北至信江沿岸,东至九狮大桥南端,西至人民路与龙门大道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河口在明代以前称为沙湾,根据明万历年费元禄在《甲秀原文集》的记载"”余祖始迁时,河口仅二三家,今阅世七十余年而百而千,当成邑成都矣”。明万历十年(1582),建镇定今名。其时,河口镇镇区面积6平方干米,进入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大发展时期,成为"技艺杂沓、舟车四出、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的“八省码头”、中俄“万里茶道”第一镇、江西四大名镇之一。1949年5月4日,河口解放,成立中共河口市委、市人民政府,隶华东局东北区管辖;是年6月,复为县辖镇。1958年10月,成立河口镇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复为镇,辖解放、民主、和平、联合、复兴、团结、胜利、城南8个社区和民和、清湖、韩家3个村。2001年12月,福惠乡、河口茶场整建制并入河口镇。</p> <p class="ql-block">河口在明代以前称为沙湾,根据明万历年费元禄在《甲秀原文集》的记载"余祖始迁时,河口仅二三家,今阅世七十余年而百而千,当成邑成都矣”。明万历十年(1582),建镇定今名。其时,河口镇镇区面积6平方干米,进入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大发展时期,成为“技艺杂沓、舟车四出、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的“八省码头”、中俄“万里茶道”第一镇、江西四大名镇之一。1949年5月4日,河口解放,成立中共河口市委、市人民政府,隶华东局东北区管辖:是年6月,复为县辖镇。1958年10月,成立河口镇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复为镇,辖解放、民主、和平、联合、复兴、团结、胜利、城南8个社区和民和、清湖、韩家3个村。2001年12月,福惠乡、河口茶场整建制并入河口镇。</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货聚八闽川川广,语杂两浙淮阳河口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古镇商业的繁荣,信江与铅山河流汇合、江宽水深,在河口镇形成天然良港,适合大商船运行,水路直通鄱阳湖,成为“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准阳”的八省码头。河口古镇,在当时除了是商贾云集的“通衢”之地之外,她还是万里茶道第一镇。在铅山,茶、纸、铜号称“铅山三宝”,其中茶更是铅山三宝中影响最大最广的支柱产业。</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商”对河运的依赖,多码头河口古镇是中国由于河运交通而商业发达的典型城镇,与县衙所在的城镇的形制不同,没有城墙及护城河,而是有众多的码头及商埠。信江沿岸有十余座码头,除“官埠头”是官船的停泊处,其余都是各商帮的码头,大多以码头相通或相近的街巷命名。现正常使用的码头有5处,建成年代多为清代,规划在原址用原材料进行修复,并保持其原有功能。弦家码头</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会馆在明清商业鼎盛时期,有会馆十八家。其中最大的八大商帮所建的会馆号称八大会馆。分别是山陕会馆、徽州会馆全福会馆、浙江会馆、昭武会馆、旌德会馆、南昌会馆和建昌会馆。同治《铅山县志》所提到的清代河口镇商业会馆一览表会馆名称座落地点建立者创建年代备注全福会馆河口一堡福建闳省士商乾降24年道光24年毁于火,重建浙江会馆河口三堡乾隆38年重修旌德会馆河口三堡國色士商嘉庆7年成丰间被毁,同治重建外省永春会馆河口三堡嘉庆9年重建山陕会馆河口一堡山陕客商道光3年重修徽州会馆河口三堡新安士商中州会馆河口三堡同治年间建昌会馆河口三堡合郡士商乾隆14年嘉庆12年重修南昌会馆河口三堡合郡士商嘉庆2年鼎新重建赣州会馆河口一堡合郡士商嘉庆15年道光24年被火,重建内吉安会馆河口一堡同邑诸人道光25年重建临江会馆河口三堡合郡士商道光26年贵溪会馆河口三堡咸丰11年兵疑,被毁瑞州会馆河口三堡同治年间</p> <p class="ql-block">会馆建筑历史遗存当年的会馆,现在或改为居民院,或改作小学校,或改建戏院,或坍塌,目前保存下来较完好的有2处,建昌会馆、吉安会馆,另外山陕会馆破损严重、全福会馆(福建会馆)仅存一堵墙面、洪都会馆(南昌会馆)原址被用作小学,基本无存,仅剩下后墙。</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会馆●会馆的主要功能有集会、议事、宴饮。有的会馆还在河口办有学校,如洪都会馆、福建会馆、建昌会馆、旌德会馆等都办了学校,培养本乡子弟。●会馆的结构大同小异,一般由照壁、大门、戏台、院内场地及两廊走马楼、享堂、后寝和两侧生活居屋组成,面积约为2000至4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商铺前街后河型:以一堡、二堡、三堡街为代表的前街后河型商业建筑。建筑多沿街开店,中进为作坊,后面是仓库。由于沿街为商业店面,用地紧张,每家每户通常面贲小进深大,前临街为了做生意,后临河为了交通运输方便,商行的主要功能是代客订货、挑选货物、包装、暂存和转运货物,有接待和商务交易的功能。●骑楼型:在沿胜利北路两侧主要为砖木结构,建筑多为商住式,下店上住,采取骑楼样式。国营商店:在沿复兴北路两侧,为解放初期建的混凝土结构的现代注义建筑,十分有历史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作坊●传统的造纸坊、油坊、酿醋坊,因为产业的淘汰基本不存。现存的少量作坊如糕点坊、竹制品等传统工坊多用住宅改建或临时搭建。</p> <p class="ql-block">价值特色研究■钟灵毓秀,人才辈出铅山历史上也人文荟萃,有干古之辩一"鹅湖之会”,这是一次被载入中国哲学史的辩论,被认为“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千首词圣辛弃疾,晚年定居并终老于此,留下了两百多阙绝美的问章;干古名臣一费宏,主持兴修了12华里长的“惠济渠”和数百米长的“新成坝”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千篇华章一蒋士铨,以诗曲成就被誉为“江右名士”“中国词曲界之最豪者”。</p> <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存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四纸又叫“连史纸”,为江西省铅山县特产,是中国手工竹纸的杰出代表。其质地洁白莹辉、细腻绵密、匀净柔韧、防中耐热、久不变色,素有“寿纸干年”的称誉。是古书印刷、修补、裱、复制不可缺少之纸品,有传统竹纸工艺的“活化石”之称。铅山河红茶2009年该技艺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红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红茶,为红茶鼻祖,上品河红茶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据《铅山县志》记载,早在明宣德、正德年间,铅山有小种河红、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行销市场。铅山河口柳木蒸笼柳木蒸笼以柳杉(又名水杉)为原材料,以杉木和毛竹为辅助材料,通过用传统手工艺技能先制作而成。畲族山歌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明、独特的色彩,内容丰富,与畲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石塘桥灯石塘桥秋灯工艺独特,制作精巧,式样繁多的灯艺品,一直为干古名镇铅山石塘镇人民所喜闻乐见。桥灯盛会是石塘镇民间艺术的奇葩,起始于西晋,鼎盛于明清。与桥秋灯盛会想随的灯会、灯展自明代以来,历代相沿,蔚然成风。桥龙灯共分为5组灯,分别是桥秋灯、龙灯、生肖灯、花灯、财神爷灯五组灯。胆水浸铜法胆水浸铜法,是水法治金的起源。它是将铁放在胆矾(硫酸洞)溶液(俗称胆水)里使胆研中的铜离子被金属铁所置换而成为单质铜沉积下来的一种产铜方法。胆水炼铜法早在宋代《宋史·食货志》中就有记载,并于2013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铅山陈醋铅山陈醋采用小麦和麦麸作原料,将麦子煮熟,麸子炒熟,趁热搅拌均匀,掺上醋曲,埋在屋内地下,用麻袋盖严,发酵7天左右,当闻到醇香味时,将其滩开,待晾凉以后,装在缸、罐内,然后加上适量的水,放在阳光下晒。晒过21天左右,醋科变成红紫色,把上面的一层黑皮揭去,把醋料装在滤罐里,罐底垫上谷叶或其他草叶起过滤作用,在醋料中加清水,滤出呈紫红色的液体即为醋。铅山石雕铅山石雕具有一干余年历史。其石雕艺术从宋代开始,由于青溪石的开采而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铅山河口古镇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一、二、三堡街及复兴北路、惠济渠两侧,南至复兴北路与惠济渠交汇处,北至信江南岸,东至九狮大桥南端,西至飞虹路与龙门大道交汇处。共计25公顷。[设计策略]对片区内的保留建筑提出了分类整治措施,将保护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对重要节点进行策划性的概念方案设计,确定各活力空间和开放空间的具体功能。考虑建筑功能更迭问题,对典型建筑提出概念改造设计方案。</p> <p class="ql-block">《铅山河口古镇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定位]活着的干年古镇市民生活+文化展示着重展现当地居民市井生活和风俗文化[功能定位]一堡街:“官追流光,流水人家”惠济渠:“据混惠济,逗生风情”</p> <p class="ql-block">《铅山河口古镇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建筑设计]一堡二堡:保护传统商贸氛围,原汁原味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三堡:通过织补部分建筑恢复传统格局,通过新旧建筑风格的穿插,营造手工氛围浓厚与现代生活接轨的时尚文艺氛围。惠济渠:打通惠济渠沿线完善的慢行路径,明确古桥两侧的东西联系,结合滨水两侧的民居建筑,展现水乡古镇的风情。复兴北路:以上世纪80年代的混凝土骑楼建筑为主,对于建筑防火要求较低,作为铅山美食、打造复古怀旧体验街胜利北路:以砖木骑楼建筑为主,恢复骑楼街道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铅山县河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9~2035)》[核心保护范围]分为两个片区,总面积为15.27公顷。核心保护范围:北至龙门大道,南至建昌会馆正门,西至金氏民居,东至建昌会馆以西约18米,面积为0.69公顷。核心保护范围:北至龙门大道,南至中华旅社,西至琴溪别墅,东至一堡街入口,面积为14.58公顷。[规划目标]1、对街区各个重要历史文化点进行整理和分析,制定保护措施,如划定保护范围、控制建筑高度。2、改善街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对街区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3、在对街区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展示,促进街区乃至河口古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铅山县一堡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核心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北以信江为界,西以金家弄(胜利北路)为界,南以五云第弄、严家弄为界,东以龙门大道现状广场为界,总面积8.69公顷;核心保护范围:一堡街西起金家街(胜利北路),南以油篓弄、关帝庙弄及典当边弄等为界,东至一堡街东口与龙门大道交叉口处广场,北以信江为界,总面积2.8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北以信江为界,西以胜利北路(金家弄),南以五云第弄、严家弄为界,总占地面积5.81公顷</p> <p class="ql-block">《铅山县二堡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核心保护范围]保护范围:规划范围西以复兴北路(郑家街),南以药王庙弄、十字弄为界,东以胜利北路(金家弄)为界,北以信江为界,总面积14.91公顷;核心保护范围二堡街西起复兴北路(郑家街),「南至药王庙弄、街背弄以南,东界金家街(胜利北路),北以信江为界,总面积9.7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围北以信江为界,西以郑家街(复兴北路)为界,南以药王庙弄、十字弄为界,除核心保护区外总占地面积5.16公顷。</p> <p class="ql-block">调查研究(1)调查准备—获取基础资料实地调查前,先与铅山县人民政府的协调机构联系,取得了河口镇地形图、河口镇航空影像图、上位规划、相关规划、基础资料。地形图:铅山河口古镇1:500地形图地形图航空影像图:河口老街卫星影像图航空影像图上位规划指导文件上位规划:基础资料已收集资料《铅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江西省铅山..e县河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9~2035)》《铅山县一堡街、二堡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铅山河口古镇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订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06年)《上饶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19年)《铅山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美篇基础资料:历史文献、访谈记录、历史照片等@醉</p> <p class="ql-block">调查研究(2)初步调查—现场踏锄现场踏勘包括对河口古镇范围内街巷格局、建筑现状、商业业态、基础设施、水系等进行实地调查。现场踏勘:对街区总体格局、历史街巷、历史水系、古井古树等进行实地调查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特色构筑物等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对土地利用的功能进行实地调查</p> <p class="ql-block">调查研究(3)深入调查有针对地对古镇重点问题和内容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上位规划中建设内容及具体位置,对本次设计范围内现状建筑进行精细勘测</p> <p class="ql-block">深化一:设计范围项目位于铅山县河口镇,集中于已征收的片区,在一、二、三堡街以及复兴北路、惠济渠两侧,南至复兴北路与惠济渠交汇处,北至信江沿岸,东至九狮大桥南端,西至人民路与龙门大道交汇处。总用地面积约26.9万平方米(折合约26.9公顷</p> <p class="ql-block">深化一:设计范围结合上位规划《江西省铅山县河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9~2035)》中划定的核心保护范围线和建控范围线,本项目大部分位于建控范围内,其中,位于核心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103826.18m</p> <p class="ql-block">深化二:功能分布滨江繁盛休闲娱乐带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区明清古街中心轴现代文化商贸区老街特色商贸体验区一轴:明清古街中心轴惠济古朴典雅生活区一带:滨江繁盛休闲娱乐带四片区:老街特色商贸体验区惠济古朴典雅生活区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区现代文化商贸区</p> <p class="ql-block">深化三:规划定位1.0观光经济产品特征:景物+观光注重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着重展现该街区的历史风貌,以物理空间和物质形态为主的观光型的模式:产品缺陷: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体验</p><p class="ql-block">2.0休闲经济产品特征:景区+休闲完善街区的文化休闲功能,以娱乐休闲活动促进街区活化,的是以游娱购为主的休闲型模式:产品缺陷:缺少文化内核</p><p class="ql-block">3.0体验经济产品特征:研学+体验在休闲娱乐的功能上加上各种体验业态,结合研学、亲子等项目,形成体验型目的地:产品缺陷:以旅游为主导文化挖掘深度不足美篇</p> <p class="ql-block">3.04.0具有文旅属性的历史街区4.0复合型经济产品特征:文化+休闲+产业将文化具象旅游化,以文化为起点,融入旅游要素,形成以文化体验为主导的复合型旅游模式。从单一到复合,所谓复合型旅游并不排斥观光、休闲和体验,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不仅要有观光、休闲和体验,更要与产业和文化有机结合。承担历史记忆复兴、文化形象重塑、文化产业振兴等作用。美篇</p> <p class="ql-block">产品策划老,打造文化体验之旅字号:传统老字号商铺的复原商贸文化工坊:以非遗手工产品为主,展示制作过程,提供传统文化行生产品销售集市:设置特色商铺等主题景点,主题集市等活动专题馆:结合文保类、历史类建筑设置各类展馆人文文化民风民俗:参与民间节事、婚嫁习俗等活动生活风情体验古宅往事:通过古宅复原传统交流场所民间艺术:表演艺人、老师傅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凭栏品茗:老街茶馆、咖啡吧、酒吧休闲文化名店名吃:移植地方老字号于此,提供特色小吃休闲度假产品古法小食,形成特色餐小吃街餐馆餐厅:引入现代餐饮连锁品牌曲艺书场:修建老戏台,广场空间设露天茶台,看曲艺文化戏的同时可以品尝河红茶传统艺术再现节庆表演:露天广场定期举行小型艺术表演活动</p> <p class="ql-block">业态定位归:从旅到回,从游到留--休闲+修养新国风度假目的地—旅游观光+休闲生活&人文怡养人文肌理:古镇生态场景+人文旅居悠享+民俗烟火疗愈人文社交:亲情/友情/爱情之旅+人文度假社交旅养一体:文化体验+身心修养+文娱休闲</p> <p class="ql-block">业态布局繁盛的河口(中高端场景式餐饮、音乐餐吧旅宿)修养的河口(国潮时尚、潮牌零售、旅宿、文创空间、传统技艺)化餐饮烟火的河口(老字号食坊国风人文的河口(会馆工坊、民俗民艺、文创零小吃街)售、传统市集、旅游商店)风雅的河口(主题民宿、酒吧酒馆、咖啡、书吧)G美篇</p> <p class="ql-block">特色旅游打卡点■历史名人及地方文化展示一八大馆■非物质文化展示一八处工坊■夜经济一三大集市河红茶连四纸非遗市集酒吧夜市工坊工坊竹艺坊戏曲河红卷点工坊文化曾文化馆文化馆粉工坊滨河小吃集市酿酒工坊地方费宏名人馆文化馆艺术馆辛弃疾文化馆@醉</p> <p class="ql-block">[八大馆]结合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重点展现古镇文化、历史名人文化、航运文化。通过照片、图画、文献资料、实物模型多媒体影视等多种陈列方式,真实、广泛地展示铅山地方的文化、风俗、名人事迹,河口古镇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八处工坊]重点在促进传统工艺的活化与利用,通过作坊中传统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展示,吸引游客参与其中,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展值,不仅将非遗资源列为保护对像,还要努力将其打造为文化产业的品牌。</p><p class="ql-block">[三大集市]以景区为基础,以灯光为导引,贯穿美食、演艺、休闲、娱乐、购物、住宿等多业态共赢的综合性夜间消费市场。静态体验包括:夜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会馆建筑活化利用当年的会馆,现在或改为居民院,或改作小学校,或改建戏院,或坍塌,保存下来较完好的有3处,建昌会馆、吉安会馆、山陕会馆,另外全福会馆(福建会馆)仅存一堵墙面、洪都会馆(南昌会馆)原址被用作小学,基本无存,仅剩下后墙</p> <p class="ql-block">会馆建筑活化利用当年的会馆,现在或改为居民院,或改作小学校,或改建戏院,或坍塌,保存下来较完好的有3处,建昌会馆、吉安会馆、山陕会馆,另外全福会馆(福建会馆)仅存一堵墙面、洪都会馆(南昌会馆)原址被用作小学,基本无存,仅剩下后墙</p> <p class="ql-block">游览线路规划游线闭合,动线拉长,小景点沿主动线每5min路程布设一处》旅游线路那游客中心●游览节点高端酒店新弄■码头诗词街浮江望狮广坊●竹编厂连四纸河红茶展示馆健昌会饵金利合徘徊桥茶馆观音堂官埠民宿官埠码头吉生祥游客中心邮敏局特色美食街坐饮赏渠古镇文化广场凡溪桥公园。街最民宿东海第●枕水雅居北天后宫酿酒作坊一堡街。游客服务点惠济公园辛弃疾展览馆名人展示</p> <p class="ql-block">深化四:交通流线分析交通强调步行空间的适性、可停留。梳理街区动态和静态交通的关系,保证过往交通和进入效率,提升街区活力。在保证车辆基本通行能力基础上,适当加强停车管理。进入古镇的主要入口采用限时管控措施,古镇主要出入口周边停车场,结合人流车流流向及停车便利程度建议设立三处主要出入口;路口限时管控29出入口人民路出入卫路口限时管控主要车行道人行巷道。机动车停车©路口限时管控非机动车停车如④「合门限控路口限时管控</p> <p class="ql-block">深化五:建筑修缮修复原则[修缮利用类文化资源]·建昌会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利合药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怡丰商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吉安会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济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口镇金氏民居(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铅山县竹编工艺厂(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河口朱裕立钱庄(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要点:·保护建筑周边附属建、构筑物:·保护传统建筑中体现时代特征、历史信息的立面元素:·保护建筑立面形式、材料、色彩、质感:·保护传统建筑门窗、立面洞口开设位置及相关的砖雕门楼、窗楣、门楣等;·保护建筑屋面、屋脊形式、材料、色彩;保护体现时代特征地方做法工艺及具有其他特色的建筑结构体系;·保护建筑中体现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装饰装修构件;·保护工业建筑中体现工业特征的工业设施;·保护其他体现时代特征的标语、壁画等;·保护体现特殊工艺做法的部位:·尽量使用原有材料或就地取材进行修缮。</p> <p class="ql-block">深化五:建筑修缮修复原则[传统风貌建筑修复]一些近现代遗留的民居建筑,其坡屋面、砖墙、木结构等体现了传统风貌特色的要素,但同时存在店招滥用、建筑质量下降形成危房等一系列问题。在保护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善。改造策略:·按照传统工艺和材质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维修,维修后的建筑应外观符合传统风貌特征·保持原有体量,可对内部作必要的更新改造,适应现代生活及使用功能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深化五:建筑修缮修复原则[传统风貌建筑修复]一些近现代遗留的民居建筑,其坡屋面、砖墙、木结构等体现了传统风貌特色的要素,但同时存在店招滥用、建筑质量下降形成危房等一系列问题。在保护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善。改造策略:·按照传统工艺和材质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维修,维修后的建筑应外观符合传统风貌特征·保持原有体量,可对内部作必要的更新改造,适应现代生活及使用功能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深化六: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消防系统规划■室外设置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室外消火栓系统,消火栓间距≤80m■现状有一处小型消防站,以5分钟内到达火点为标准选址,另外增设两处小型消防站■巷道狭窄,不便于消防车通行,改为采用摩托消防车,基本满足扑灭初期火灾的消防救援需求</p> <p class="ql-block">深化六: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龙门大道综合管线布置图龙门大人行道车行道6000中管线布置原则(1)压力管让重力管。弱电管强电营雨水管雨水(2)分支管让主干管。(3)小管径管让大管径管。(4)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p> <p class="ql-block">深化六: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规划服务半径6米服务斗■本区公共厕所以200米为服务半径,共设置5座。■废物垃圾箱:一般设置在道路两旁及路口,应当美观、卫生、耐用。商业大街25~50米;交通干道50~80米,一般道路80~100米。规划区内生活垃圾实行机械化分类收集,送至规划区附近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压缩处理</p> <p class="ql-block">一堡街入口入口右侧对现存的近代建筑进行拆除,拆除后留白,结合周边空地设置小一堡街型入口广场。右侧木构建筑修缮后合并多间串联使用,设置小型游客服务游客服务点点,服务点内配套功能有服务大厅、医务室、公共厕所等。、</p> <p class="ql-block">一堡街一堡街立面风貌丰富,拥有不同层次,街巷立面主要以传统风貌建筑为主,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进行维修改善。点打造主题是地域文化展示区,沿街布置特色商铺、文创商铺、茶艺餐厅、滨江酒吧、街景客房。</p> <p class="ql-block">一堡街对于个别不协调的建筑采取降层、整修的修缮模式,对建筑立面外观、材质、开窗大小进行整治改造。点</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原为全福会馆(福建会馆),据记载,福建会馆原直接面江,照墙立于信一堡街江河边,现仅存一堵墙面。游客服务点墙面修旧如旧,清除冲洗表面污损,加固结构保证安全,前打通面向信江通道,恢复原有广场照壁。</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对内部破损倒塌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参照福建泉州天后宫形制,传统前一堡街院格局,复建天后官戏台。客服务点</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修缮后的天后宫作为赣剧演出馆,配套建设观演区、品茶区、办公区等。</p> <p class="ql-block">二堡街二堡街作为传统商业街,高墙旧屋中仍有许多老字号引旧址,涵盖药店、钱庄、布店、纸号、图书等各类行业。打造主题是老街商贸体验区,通过增补古镇缺失老字号遗存,丰富商贸业态,唤醒历史记忆与商贸活力,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以前商贾聚族而居的烟火气息。合理布置手工艺作坊体验店、主题展览区和休闲民宿。</p> <p class="ql-block">二堡街日间古镇的商业氛围浓厚,可以结合小型的开敞空间,定时举办沿街巡演来展示古镇曾经的商业繁荣场景。节庆时可悬挂灯笼、彩灯等,进一步打造夜间休闲娱乐氛围,助力夜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金利合金利合为省级文保建筑,修缮时严格按照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规定对周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拆除建筑左侧搭建建筑,增设连廊,供游客休憩使用。埠金利合与右侧两栋建筑组合利用,改造为中医药文化示范店。通过建筑山墙上门洞相连,形成串联游线。</p> <p class="ql-block">金利合组团分为前后两区:前部为展示片区,主要展示中药a炮制、中草药标本、中医研究成果等;中间利用天井作为中药晾晒场地;后部为药膳养生馆。石得对星</p> <p class="ql-block">徘徊桥茶馆修复西侧吊脚楼山墙的界面,保持古镇传统滨水建筑的特色。修缮后建筑作为茶馆使用,游人可在此停留休憩。宫埠目局</p> <p class="ql-block">徘徊桥书吧拆除右侧与老街风貌不符的现代建筑,不再复建,形成小型的开放空间,增加路径上的休息节点</p> <p class="ql-block">徘徊桥书吧</p> <p class="ql-block">吉生祥景观节点二堡街沿江的开放空间形成了二堡望江的视线通廊,沿一二三堡街北侧预留多条类似的望江的空间视廊。利用现状空地和拆除空间,留白增绿,通过织补景观绿化,塑造共享空间埠来形成游客休闲停留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堡街三堡街、半边街延续一二堡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以竹编工艺体验馆、辛弃疾展示馆、诗词文化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体验区。利用老县委用地进行集中的新建文化商业街区,对主街的配套功能做强力补充,达成从当下的现代生活与古镇老街的历史文脉之间的平滑过渡</p> <p class="ql-block">竹编工艺体验馆修缮改造本体建筑环境,拆除价值低且损毁的建筑,打造配套的开敬空间。中间围合的广场以连续的条石座椅形成绿地种植的区域,中心设置竹编景观构筑,成为区域的视觉中心。</p> <p class="ql-block">竹编厂修缮后作为竹编工艺体验馆,室内设置展陈、体验工坊、纪念品售卖等,外围配套餐饮服务</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延续观音堂现状功能并进行修缮、改善;保留观音堂西侧建筑并改造为茶室。三堡街等主要街巷通过铺装的区分划定建筑外摆区及步行区域,建筑间空地设计模块化种植区域,作为兼具观赏性及功能性的花圃与菜园,营造轻松交流的休闲空间</p> <p class="ql-block">建昌会馆建昌会馆为省级文保单位,修缮时严格按照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规定对周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拆除会馆内搭建建筑,恢复完整建筑格局,修缮后作为赣剧演出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堡街一文化商业区其重要目的是利用现状的空地条件,为古镇老街片区提供服务性功能的配套和补充,成为游客旅程的到达点,和参观游览的起始点。从风貌上来讲,达成从当下的现代生活与古镇老街的历史文脉之间的平滑过渡,给游客的沉浸式旅游体验提特能供引导空间。别</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作为游客与目的地联系的“第一印象区”,建筑运用现代的木结构造型,从外在形象上建立起独特的文化识别特征。以山脉为意象,构筑山形屋顶形态,层峦叠叠渲染出现代东方文化的诗情和韵律。特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