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广袤的北方农村大地,大年初三的晨曦如一位羞涩的少女,轻轻掀开夜幕的纱幔,带着几分矜持与柔情。那第一缕阳光,犹如天边的使者,透过稀疏的树梢,洒落在依旧沉浸在节日欢愉中的村庄,万物皆沐浴在这宁静而祥和的光辉之中。</p><p class="ql-block">随着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冬日的薄雾缠绵悱恻,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如梦似幻、温馨而又神秘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三,当除夕夜的守岁灯火渐渐熄灭,初一祭祀的神圣与拜年的欢声笑语缓缓落幕,初二走亲访友的步履匆匆稍作停歇,村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悠长的喘息之机。他们仿佛轻轻按下了生活的暂停键,让一切喧嚣归于宁静,沉醉于迟来的晨梦,养精蓄锐,以待来日的勃勃生机。这初三的晨光里,他们悠然自得,享受着一份难得的闲适与安宁,成为冬日乡村中一抹温馨而恬静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份宁静并非全然无扰,它时而会被一阵阵鞭炮声轻轻撕开,那是老家初三早晨特有的韵律。村民们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在初二黄昏之时,他们便已将水饺细心包好,每一枚都承载着对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亿往昔岁月,处处一盆如洗,那时候水饺的馅料多为素馅,也有羊肉馅,但所谓的羊肉馅实则不过是萝卜的海洋里点缀着几星羊肉的浪花,即便如此,那份滋味却足以让人心生欢喜。</p> <p class="ql-block">不论馅料如何,能在初三的清晨品尝到一碗热腾腾的水饺,已是莫大的幸福。在那个物质尚不丰盈的年代,想吃到纯肉馅的牛羊肉水饺,简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p> <p class="ql-block">与初一凌晨的喧嚣相比,初三这天在下水饺的同时,已不再有鞭炮齐鸣的热闹场景。取而代之的是零星响起的鞭炮声,这通常是门市开张、商家举行开门仪式的象征。这样的零星声响,非但没有打破初三的宁静氛围,反而更添了几分祥和与安宁,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节日韵味。</p> <p class="ql-block">早餐的余香依旧萦绕在村头的每一个角落,村民们便满怀崇敬与期待,投身于一项古老而神秘的仪式——烧门神纸,以此作为辞旧迎新的神圣序章,为新的一年祈求吉祥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他们轻轻摘下门楣上苍翠欲滴的松柏枝与威严庄重的门神画像,那画像上的门神依旧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忠诚地守护着这个家,但村民们知道,是时候让他们休息了,是与旧岁的守护者进行告别的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随后,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火焰便被点燃,它们犹如冬日里的一颗炽热之心、跃动着、欢腾着,将周遭的寒冷与寂静驱散。火光映照着村民们充满期待的脸庞,也照亮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抹神圣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火焰在空气中轻盈地舞动,尽情地吞噬着那些曾经默默守护家门的神圣之物,松柏枝在火焰中发出噼啪的声响,仿佛是门神在诉说着往昔的守护与付出。同时,也将旧岁的疲惫与尘埃化为一缕缕青烟,让它们随风而逝,消散在辽阔的天际,带走了旧岁的忧愁与烦恼,为新的一年留下了纯净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围坐在火堆旁,他们的脸庞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与温暖,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香火,这一古老而又神圣的方式,让人们与神灵、先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无论是扫墓时的虔诚上香,还是堂前的肃穆祭祀,香火都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静静地伫立在人们与神灵、先人之间,成为彼此沟通的主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那袅袅升起的香烟,宛如一条细长的丝带,轻轻地舞动在空中,将人们的思念与祈愿,传递给遥远的天际。每一缕香烟都承载着无尽的深情与哀思,它们在空中缓缓盘旋,仿佛在与神灵、先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这与迷信无关,更是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这一刻,时间仿佛被赋予了某种魔力,它静静地流淌,将这份深情与希望,永远镌刻在每一个村民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行的勇气及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北方农村,正月初三还被视为谷子的生日。村民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祈年,并禁食米饭,以此表达对谷物的敬畏与感激之情。老李头一大早就在院子里摆好了香案,放上供品,虔诚地祭拜着。他的心中默念着对丰收的渴望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中午时分,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食和蔬菜,唯独没有米饭。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热腾腾的饭菜和温馨的时光,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初三这天,村里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习俗——老鼠娶亲。晚上,村民们会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到老鼠的婚礼。他们会在屋角撒些盐和米,寓意与老鼠分钱,希望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赵大妈满怀温情地履行着这一传统习俗,她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灵巧的手轻轻抓起一把细盐和几粒晶莹剔透的大米,小心翼翼地撒在屋子的各个角落。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随着盐和米轻轻落下,赵大妈嘴里轻声细语地念叨着对新年的诚挚祝愿,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那一刻,整个屋子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笼罩,宁静而祥和。</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三还是北方农村的小年朝和羊日。村民们会遵循古老的习俗,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以此祈求新年的平安与顺利。而羊日则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村民们会在这一天避免杀羊,希望新的一年里羊儿膘肥体壮,给养羊的人家带来好收成。</p> <p class="ql-block">在某些地方,正月初三还被称为“赤狗日”,认为这一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因此,村民们一般不会外出拜年,而是选择在家里休息或走亲访友。</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三的北方农村,是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习俗与传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片土地和人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这份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吧!让心灵在这片宁静与祥和中得到净化与升华,让生命在这片广袤与深邃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杨一涛,男,山东郓城人,眼科学博士,农工党党员,菏泽市人大代表,主任医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眼科访问学者,中国第二批援汤加医疗队优秀队员,业余作家,曾在不同媒体等发表诗歌、散文多篇。本篇为本人原创作品,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