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底对年的期盼其实一直在,会早早启动除尘模式,因为上班族不早安排便意味着要过邋遢年;会早早添置新衣,也会执拗地想着放到新年前后再拿出来……许是还不愿长大吧,虽已近半百,但对年依然保持着热爱!</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非遗年,除夕当天放假,前一日就请上事假,因为要回老家,连续几年都在城区过,甚是想念老家过年的氛围感。下午三点多到家,呼吸着熟悉的空气、脚踏着肥沃的土地,总能使内心更加平和淡然。回到故乡,如同春晚现场王菲的那首《世界赠予我的》所给予的,是历经沧桑之后的依然热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除夕当天,阳光灿烂</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除夕当天是需要早早起床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勤劳的父母总是很忙碌,家里大的卫生,比如天花板的蜘蛛网,还有平日里不怎么涉及的卫生死角会在腊八当天完成,但一些细节的小卫生则需要于那一年的最后一天着手,所谓辞旧迎新便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如今,为了回老家过年,母亲和父亲则提前一些日子回来,一切都围绕过年展开。拜太公的吉时是午后两点半,各家根据自家的行事安排,有的在祠堂拜太公前有的则是在之后上山祭祀祖先,祠堂祭祀结束在全家人坐下吃团圆饭前会在家里祭拜祖先,是请祖先们回到家中享用美食的召唤吧。如此这般,除夕当天烟花爆竹声不断,年的气氛瞬间拉满。</p> <p class="ql-block"> 家人围坐一起观看联欢晚会是传统节目,母亲从早晨起床那一刻起就无法歇息片刻,晚会开始的点已经是需要进卧室半躺着才能观看了,自然是能看几个节目便看几个。餐厅则开设一桌守岁的牌局,邻居老友一边闲谈一边守岁。剩下的就是专业看春晚的,但从不执念,是那种看到比平日里再坚持一段的粉,到了实在吃不消也就进入各自的梦乡,但除夕夜的梦是总会被搅扰的,祠堂2:30开大门,这之前各家都得先开自家的大门,如此,烟花爆竹此起彼伏,不同的宗姓祠堂开门的吉时还并不相同,于是除夕夜也是不眠夜!</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按照习俗不接客也不做客,小时候,这一天是全家人真真正正在一起玩的一天,早餐很讲究,跟平日里旨在吃饱好上山下地干农活的款不同,初一的早餐仪式感满满,先吃一碗炒米,可甜可咸,任自己口味挑选;再吃一碗长寿面,寓意长寿安康。那面的灵魂在自己这里从来都是那浇头,色香味俱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很爱,以后也会一直爱!</p><p class="ql-block"> 如今,假期匮乏,每一天都不忍只做简单的一件事,于是,登高望远——滴水岩走起。乙巳蛇年第一登,太阳公公火辣辣,待自己反应过来,老脸已晒伤,海拔高、紫外线强,主要是抵抗力不足,容易被紫外线杀伤已满周年,也算是周年华丽丽的纪念了吧,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家里有个小牌迷,走到哪儿打到哪儿,小小手掌,抓牌不落后、放牌不凌乱、出牌不拖延,关键你一定瞅不见他的牌,今日做客两场,比起前几日在家的限定副数,今日的数量自由让结局有了更多可能性,当然不排除输局,晚饭前小牌迷宣告:明天不打牌了,休息一天,因为风头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妹妹家的上午场,小姨家的下午场除了同样满桌的菜肴,给予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舅舅家城区过年,但看见那老屋,脚步便不由自主往之。姐姐虽已忘记是横坐在哪一道门槛,但外公的五爪栗仍记忆犹新,外公不允许他的孙辈外甥辈坐在门槛上,因为会阻碍正常通行。外公已走30年有余、外婆都已离开20年,但他们的样子依然清晰。老屋前后合个影,那些承载了两位老人点点滴滴的角落仍静静地、安详地伫立在那儿,仿佛俩老一直都在无声无息地关注着我们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