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南岛自驾旅游(第十集)

太阳雨

大小洞天旅游区 <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月十日,午后一点多钟,我们结束了南山文化旅游区的游览,随即驱车前往大小洞天风景区,开启一段新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南山大小洞天与南山佛教文化苑同处于南山脚下,它原名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享有“琼崖第一山水名胜”的美誉。它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镇,总面积达22.5平方公里。大小洞天旅游区始创于公元1187年,历经800多年风雨,是中国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以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道教人文资源为特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南海福门处,游人如织,人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场面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2007年,大小洞天旅游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1年7月,大小洞天旅游区获得“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授牌。</p> <p class="ql-block">大小洞天景区是一个著名的道教文化旅游景区,这里阳光、椰树、海风相伴,让人尽享悠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椰树上,海风轻轻拂过,惬意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沉醉于这悠闲的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蓝色的小型游船浮桥码头横卧在大海之中,格外醒目,仿佛是大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的海边处,我们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景色。在一处海滩边,一片宁静被打破,一个高高的烟囱冒出火焰,这独特的景象与周围的自然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工业与自然的一场对话,也为我们的旅途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被一幅美丽的海景所吸引。一座三角形状的大玻璃建筑屹立在眼前,它像是大海与陆地之间的守护者。背后的蓝色泳池与大海相连,椰子树环绕四周,这里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让我们忍不住停下脚步,沉浸在这片宁静与美丽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海边沙滩上,一座白色尖顶建筑静静伫立。它像是从这片沙滩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我们走近它,感受着海风的吹拂,仿佛能听到它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海滩边的一座人造建筑结构延伸至海面,那白色的三角形状像是在向大海伸出欢迎的手臂。我们沿着它漫步,海浪轻轻拍打着建筑的边缘,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乐章,这里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与大海亲密接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站在现代风格的玻璃金字塔内,我向远方望去,身后是游泳池和椰林环绕的独特建筑物。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让人流连忘返。我仿佛能感受到设计师想要传达的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这里,人与自然的界限变得模糊,只剩下无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热带风情的地方。蓝色泳池平静无波,反射着天空的颜色,周围的椰子树随风摇曳。远处的大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海滩上的白色石头刻着“三亚”两个字。无论是游泳还是晒太阳,这里都是度假的理想之地。我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阳光、沙滩和大海带来的快乐,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椰子树环绕的地方,有一座雕塑作品。三角形状的设计与远处的灯塔相映成趣,它像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我们围绕着它走了一圈,感受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这片土地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海滩上的白色建筑隐藏在椰子树之中,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散步。远处的一艘船停靠在岸边,仿佛在等待着下一段旅程的开始。我们也在这个宁静的地方漫步,感受着大海的气息,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我们抵达了一片迷人的海滨,沙滩宛如金色丝带,横亘于大海与陆地间。人们漫步休憩,享受宁静。远处海面上停靠着的船只,恰似孤独旅者,暂栖浩渺大海。海风轻拂,带来咸意,似在低语大海故事,我们也放慢脚步,沉醉于海滨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南海龙王别院门口,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那建筑仿佛是从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与周围的景色完美融合。每一处的雕梁画栋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我们背着背包,缓缓走进大门,仿佛即将踏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惊喜的世界。在这里,每一步都像是在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充满了未知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小洞天有着独特的魅力,游人可以从洞口弯腰进入,洞口中有天然形成的石凳。据史书记载,“小洞天”最早是由宋朝吉阳军知军周康发现的,后来明朝崖州太守毛奎将其建成如今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小洞天呈牛角形,深28米。洞上巨石如丘,独处鳌山之麓,鲸海之滨,前瞰大海,后环曲巷,石上可容数十人尽览海山之大观。</p> <p class="ql-block">南宋淳佑丁未年(公元1247年),郡守毛奎以道家文化的眼光和理念,将其开发为道家风景胜地,留有《大小洞天记》等石刻文字,大小洞天景区的名字也由此得来。毛奎亲笔题写“海山奇观”。巨石前后还有毛奎及众多历代文人的石刻,“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就出自毛奎《小洞天诗》。</p> <p class="ql-block">南山石刻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令人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南山不老松石刻,那遒劲有力的笔画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海山奇观”四个大字彰显着这里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阳光、大海、礁石、椰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后,我们便赶往东方市,入住富丽瑞华酒店,为下一段旅程养精蓄锐。</p> 儋州海花岛 <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月11日,用过海南之行最丰盛的早餐后,继续环海南岛自驾旅游,下一站是儋州市。</p><p class="ql-block">刚踏入海花岛,那座海边的现代化玻璃结构博物馆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独特的外观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岛屿的传奇故事。博物馆与周围的海景完美融合,成为游客们必到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中国海南海花岛是一座人工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花型岛,其位于中国海南西北部儋州市滨海新区,因其平面形态为盛开在海中的三朵花,故取名“海花岛”。</p><p class="ql-block">海花岛于2015年开工建设,是由中国恒大集团斥资打造的一个综合性旅游文化项目。</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海花岛珍奇特色植物园,入口处那组彩色花朵雕塑让人眼前一亮。沿着小径前行,各种珍稀植物尽收眼底。这里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还有精心修剪的灌木丛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远观海花岛的建筑群,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每一栋楼都像是从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海风轻拂,带来阵阵咸湿的气息,让人陶醉在这片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来到海花岛的海边,一片沙滩上许多高大的绿色椰子树,其中一棵特别倾斜地生长着,仿佛在向游客招手。远处的桥连接着一个小岛,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悦耳的声音。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岛上的草地上,一座白色的金属雕塑格外醒目,上面写着“中国海南海花岛”几个大字。这几个字不仅是对这座岛屿的标识,更是对这片土地的礼赞。站在这座雕塑前,我感受到了海花岛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重庆荣昌的传统工艺名小吃移民本乡</p><p class="ql-block">在环海南岛自驾途中,竟也能邂逅来自重庆荣昌的传统工艺名小吃。这些小吃如同远方游子,在海南找到了新的归宿。它们带着荣昌独特的风味与传统工艺,在海南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那熟悉的制作手法,独特的口感,仿佛将人们从海南的阳光海岸瞬间带到了重庆荣昌的古老街巷,让自驾游客在味蕾上体验了一场跨越地域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海花岛艺术馆位于海边,这座现代圆形玻璃大楼周围绿树成荫。走进馆内,一件件精美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艺术馆不仅展示了海南本土的文化艺术,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游览的最后,我们来到了海花岛观光塔。这座造型独特的高层建筑顶部设计成波浪形状,仿佛在向大海致敬。站在观光塔上,整个海花岛的美景尽收眼底。随着游览结束,时间已近中午,我们随即驱车赶往下一个景区,心中却依然留恋着这片美丽的土地。</p>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 <p class="ql-block">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开启一段充满人文气息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坐落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这里承载着苏东坡的足迹与精神,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在书院中,有幸欣赏到书法大家书写的苏东坡诗词的橱窗展示,那一笔一划间仿佛能感受到东坡先生的才情与风骨。</p> <p class="ql-block">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绍圣四年(1097年)4月被贬为琼州别驾,安置于昌化军(今儋州市中和镇)。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临池亭,靠近水池,宁静清幽,象征智慧灵性源泉。亭为休憩观景之地,闲适雅致,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亭处水池边,绿树环绕,水波荡漾,远离尘嚣,静心修学。水池如镜,寓意清明自省,鼓励人们反思自我,提升精神境界。临池亭为东坡书院优美休憩之所,更是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提升修养的圣地,寓意在宁静智慧环境中,人们可静心学习思考,实现自我提升超越。在环海南岛自驾游途中,临池亭宛如明珠,吸引游客驻足,感受古朴宁静。</p> <p class="ql-block">临池亭隐于东坡书院,独具匠心的设计,灰瓦绿檐配素白墙身,游廊环绕四周,院内景致如天然水墨画卷。亭边荷池满布,亭池相依,生机盎然。遥想当年,苏东坡常临此亭,观檐雨、品茗赏雨,与知己共度闲暇,此亭不仅是雅集、品茶赏雨之处,更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象征着他在水边挥毫时的灵感与心境,既美化书院,又纪念致敬苏东坡的文学成就。</p> <p class="ql-block">轩息亭,这座古亭宛如一位静默的老者,坐落在东坡文化旅游区之中。它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亭中歇息,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东坡先生留下的文化余韵。</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坐东北朝西南,院内建筑按三轴线布局,主体建筑依次为头门、载酒亭、载酒堂、正殿、东西两庑廊,东轴线有钦帅堂,西轴线为陈列馆。书院四周环绕着围墙,门前立有保护标志牌。这里不仅是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也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劝学园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劝学园。这里宛如一片蕴含着无尽智慧与教育意义的圣地。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位到访者的心田。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学子们在这里刻苦攻读,追求知识的光芒。劝学园中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激励着今人珍惜时光,努力求学。在这里,我也不禁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沉浸在知识的魅力之中,感受着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城东学舍,那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这里曾是学子们求知若渴的地方,是智慧与梦想的摇篮。漫步其间,仿佛能看到昔日学子们挑灯夜读的身影,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如今,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了环海南岛自驾游途中一处充满文化底蕴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建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儋州大地上。这里是苏东坡先生曾经讲学授业的地方,走进书院,仿佛能看到东坡先生挥毫泼墨的身影,听到他那充满智慧的教诲。书院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沉浸在东坡文化的魅力之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载酒亭是苏东坡昔日会客之处。亭顶覆盖着绿瓦,周围设有八角形栏杆,悬挂着“人鱼忘返”的匾额。亭边有莲花池和金鱼戏水池,据说苏东坡曾与州官张中在此垂钓,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东坡学堂的活动场地,周围种满了高大的椰子树。地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椅子,远处有一个人正在忙碌着。这里似乎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好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分享彼此的文化与故事。椰子树下的这片天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也更加珍惜文化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东坡学堂是此行不可错过的一站。这座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门口挂着的牌匾上写着“东坡学堂”四个大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与地位。走进学堂,仿佛能听到古代学子们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勤奋学习的身影。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也更加敬佩那些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的大门也十分引人注目。中式建筑风格的大门上方写着“东坡书院”,下方是一个拱形通道。穿过这道门,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文化的世界。在这里,我仿佛能看到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此交流思想,探讨学问。这扇大门不仅仅是一个入口,更是一道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东坡笠屐铜像,取材于《东坡笠屐图》,苏东坡头戴斗笠,脚穿木屐,那旷达乐观、入乡随俗、与民相亲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仅是赣州人民,更是所有敬仰他的人们心中的永恒印记。</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仿佛能看到苏东坡先生悠然自得的身影。他在此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与故事,那一份豁达与洒脱,至今仍让人心生敬仰。先生悦之,不仅是因为这里的山水之美,更在于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自题金山画像</p><p class="ql-block">宋·苏轼</p><p class="ql-block">心似已灰之木,</p><p class="ql-block">身如不系之舟。</p><p class="ql-block">问汝平生功业,</p><p class="ql-block">黄州惠州儋州</p> <p class="ql-block">《自题金山画像》这首六言绝句,苏轼以自嘲的口吻,抒写了自己平生漂泊不定,功业不过是连续遭贬。面对画像,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诗中既有对自己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情感交织,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多钟,我们结束了东坡书院的游览。随后驱车赶往海口新海港,为下一段旅程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购得船票后,傍晚六时许,我便在新海港轮渡登船启程。待抵达徐闻港时,夜已深沉,午夜的徐闻港带着几分静谧。出港后,车辆驶上沈海高速,一路疾驰,连夜奔袭六百多公里,终于回到惠州。环海南岛的自驾之旅就此落下帷幕,然而旅途中的美好回忆与收获却如同满载而归的行囊,沉甸甸地装在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