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逛庙会》文/同乐惠</p><p class="ql-block">京城文化笑欢歌,风味小吃暖心窝。</p><p class="ql-block">庙集喧声华互动,地坛庙会庆祥和。</p><p class="ql-block">你来我往擦肩过,人山人海如穿梭。</p><p class="ql-block">新春纳福鹊登梅,蛇舞华门褔愈多。</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是最重视旧历年,春节的活动繁多。逛庙会,已成春节期间最大的民俗活动。有人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文化馆丰富群众活动的重任,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人提议恢复春节期间的逛庙会的活动。并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既保留传统庙会的形式和内容,又增加改革开放的文化内涵。东城选定地坛作为庙会的新场地。我们就把它定做为:地坛文化庙会。</p> <p class="ql-block"> 地坛又称方泽坛,也称拜台,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这样宏伟宽敞的祭地坛,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新修建的,建设规模居北京市牌楼之最,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是地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仿清祭地表演是地坛庙会独有的传统节目,其场面宏大,再现了清代皇帝祭地,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景象。地坛庙会推陈出新,首次向社会征集了“草根皇帝”参与仿清祭地表演。正月初一和初五两天,从近百名普通市民中遴选出来的两名“草根皇帝”将首次登上方泽坛的表演台,带领200余名“文武百官”表演祭地礼仪。京味叫卖艺术团、北京老天桥艺术团艺术家们也将到地坛庙会登台,为游客们奉献上久违了的叫卖剧、弦歌与绝活。</p> <p class="ql-block"> 庙会的祭拜风俗,源于立社,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周代,所谓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百姓立社,称为民社或里社。社,就是土地神,负责风调雨顺,人们每年要社祭。由于社祭时来的人很多,周代社的周围就已经出现市场。《考工记》中说:“匠人建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大概是最早的“庙会”。《周礼·春官》中称:“若乐八变,则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说明那时庙会已经有了音乐表演,应相当于后来的“社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记载:“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市”,同样指的是“庙会”。</p> <p class="ql-block"> 北京地坛庙会以“贺新春、庆佳节、众民乐”为主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将百戏名曲、民间花会、天桥绝活、祭地礼仪、茶艺书画等不同文化系列汇于一场,将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为一体,把各地美食名吃、杂艺百货集于一会,兼顾男女老少、志情雅俗不同欣赏品位和文化需求,注重闹与静、里与外、观赏与参与等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调配,为中外广大游客营造了一个“欢乐、喜庆、祥和”并具有浓郁民族、民俗、民间特色和风味的节日娱乐场所,尤其体现了老北京民俗风情,也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展现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角色。到地坛逛庙会已成为人们过年的一项风俗,并在国内外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2025年,第三十七届地坛庙会主题为“大过中国年 喜迎四海春”,将于1月29日(正月初一)开幕,持续至2月4日(正月初七)。此次东城地坛庙会将组织驻京办小吃全国年礼“大集”,汇聚不同的“家乡味道”。</p> <p class="ql-block"> 小吃的火爆场面在京城诸家庙会中“吃在地坛”的说法由来已久,每年地坛庙会都汇集南北各地众多的风味小吃,尤以北京特色风味小吃最为有名。地坛庙会请来了正宗“中华老字号”小吃的代表:东来顺饭庄、白魁老号、护国寺小吃店、馄饨侯和茶汤李。除此之外,庙会还为游客准备了一二百种各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 最年味儿的小玩意甭管你是地道的北京土著,还是初来乍到的外地游人,在北京过年时不去庙会挤挤逛逛玩乐一番,就好似在三十年夜里熬稀粥——不像个过年的样子。北京的大小庙会成百上千,且在传统文化愈演愈烈的大有“下山猛虎”之势。趁着过年,一定要去体验一把。</p> <p class="ql-block"> “京城庙会闹新春,喜气洋洋暖众心。”新春时节的北京庙会,热闹非凡。那喜气就像暖阳一样,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我记得有一家人在庙会上,小孩子骑在父亲的肩膀上,手里拿着风车,开心地笑着,那笑容里满是对庙会的喜爱,这种喜悦感染着周围的人。</p> <p class="ql-block"> “庙集喧嚣声震霄,民俗画卷眼前飘。”北京庙会的喧嚣声啊,仿佛能震动云霄。这就像一幅巨大的民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里面有各种传统的手艺展示,还有特色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曾看到一位老师傅在制作糖画,那精湛的技艺,就如同画家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糖画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周围围满了惊叹的人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