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1月13日,早饭后出发,下午二点半到吉安入住美丽豪酒店后休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1月14日,早九点从吉安出发,六个半小时到广东清远千年瑶寨,入住蓝韵民宿观出日落大床房,有榻榻米。之后游古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清远千年瑶寨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之一,被誉为“世界瑶族第一寨”。瑶寨依山而建,海拔800多米,房屋错落有致,青石板路纵横交错,自然风光秀丽,同时保留着独特的瑶族风俗、语言和服饰,民族文化色彩浓郁。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盘王庙、瑶王屋、古石棺墓等,让游客可以尽情探索深厚悠久的瑶族历史文化。瑶族同胞能歌善舞,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瑶族婚俗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瑶寨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魅力。此外,清远千年瑶寨还是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在瑶寨内,游客还可以品尝到瑶家腊肉、竹筒饭等特色美食,感受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得金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相传在很久以前,南岗排有个采药师在采药期间吃了一种人间少有的水果,能够听懂动物的语言,后来他救了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老人家为了答谢他,准备第二天杀鹅请他吃。晚上,采药师听见两只鹅说屋后大石板下的水沟里,有四块金砖,他将石头搬开,果然在下面找到了四块金砖,所以这块叫得金石。摸一下可以带来财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盘古王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盘古王庙建在古寨"龙头"的位置,以祈祷祖先保佑全寨瑶民平平安安,丁财兴旺。相传古庙建于宋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香火兴旺。古庙里供奉盘古王和盘古王婆,盘古王手托月亮意为开天,盘王古婆手捧碗意为辟地,也就是世世代代相传瑶经中所叙盘古王开天辟地,造人造地造五谷。瑶族把盘古王和盘古王婆视为普度众生、泽惠世人的"天神"。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香、烧纸、鸣炮许愿、还愿。每年七月七的"开唱节"瑶家唱《盘古王歌》赞颂盘古王的恩德,到农历十月十六"盘王节"要举办盛大的"耍歌堂"来纪念盘古王,以此让瑶族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盘古王的功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瑶族礼法取名瑶族通过宗教礼法取名,取名仪式要请先生公烧香上祖宗神位,念瑶经,然后面朝神位,摔"诰"(一种用羊角或牛角做成的占卜神器)取名。排瑶的名字一般是由姓、房系、名、性别(男称"贵"/女称"妹")联成。如南岗排的"唐火生十贵","唐"是姓,"火生"是房系,"十"是房系子孙排行第十或是摔了十次"诰"才出现的数字,"贵"是性别,未婚男性。有了正式的名字后,由先生公注册入族谱。随着年龄长大成人名字会变换几次,如结婚生子后的男子去掉"贵"字改称"釜",女子去掉"妹"字改称"尔(音妮)",有孙子后男的改称"公",女的改称"婆"。有"耍歌堂"时每个人都要检法名,如"法福"、"法财"、"法旺"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瑶族祖先盘古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相传在上古时期,部落首领评王与高王争天下,评王自知无能抵挡,便张榜招贤,承诺谁能斩高王者,就封邑赏金,愿将美丽的三公主许配其为妻。评王身边的龙犬盘瓠揭了榜就诏出征,渡海到敌国,假装来投奔高王,神勇的盘瓠很快取得高王的宠信。一天,盘瓠趁高王酒醉,咬断其首,回国献给评王。评王大喜,又担心人犬不能婚配,有意毁约,但三公主劝父王信守诺言。盘瓠被三公主的真情感动,有心降临人间,于是向评王说:请大王将大殿上的金钟取下,罩在我身上四十九天,我自变成人形。得到评王允许。盘瓠罩在金钟内的第四十八天,三公主怕盘瓠在金钟内已闷死,便揭开金钟,不料钟内的盘瓠还有头部没有变成人形。评王不负前言,让女儿与盘瓠完婚,并封其"盘王"。后来盘王与三公主相亲相爱,生下六男六女,评王各赐一姓,成为瑶民最早的十二姓,盘瓠虽已为王,但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教子劳动狩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这故事在我国岭南瑶族民间广为流传,瑶民将盘瓠尊奉为祖先。后来在华夏大地上广为流传,"盘瓠"音转为"盘古",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石棺墓葬,是南岗排特有的葬礼。连南其他瑶排至今尚未发现有石棺墓葬。石棺葬是权力的象征只有瑶王才能享用石棺安葬。在南岗现存的石棺墓群中,发现有2座刻有碑文和楚人文化色彩图腾以及墓主"打道篆"(度戒)后安的法名的明代石棺墓,说明至少在明代南岗排已有石棺葬,道教就已传入连南排瑶地区。摆在此处的是末代瑶王备用的石棺和附件。新中国成立后,瑶王思想进步,自愿不用石棺安葬,故此石棺在山寨保存下来。因"文化大革命"期间此石棺被红卫兵砸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部分残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洪秀全传教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运动的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在发动金田起义前,辗传数地,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三月十八日与冯云山经阳山白虎圩(今阳山黎埠)到南岗排,在此屋居住数日,宣传拜上帝教,发动瑶民反清。根据有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屋内陈列了数幅图画和用具,恢复当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南岗排开展传教活动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瑶老议事厅是排瑶瑶老们公开议事的地方,"瑶老制"是具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社会组织,是排瑶人民一直尊崇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管理制度,也是中国的司法体系最早在民族地区运用的典范。"瑶老"是民主选举或自然形成的首领,一般由经验丰富、办事公道、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人担任,对村寨中的生产、祭祀、民事纠纷、判决刑事案件以及组织军事力量反对外来侵扰等事项,进行民主讨论并作出决定,通过民主探讨的形式,制定出共同行动准则,由"瑶老"成员共同执行,其中"瑶老"中的"天长公"是一村一寨之长,也是发生械斗时的军事领袖。"头目长"是"天长公"的助手,除协助缉捕盗贼、处理村寨内部纠纷外,还负责与"先生公"(巫师)共同安排农事活动,督促全村按照择定的"吉日"进行生产。"掌庙公"、"烧香公"和"先生公"都是负责司里宗教事务的;"放水公"负责管理农田水利灌溉和人畜饮水的安排;"户长公"负责催收赋税,"瑶老"们在组织生产、生活和维持地方秩序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瑶老议事厅"的职能就相当于现今的居委会与村委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瑶王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此屋建于明朝。因该屋的主人是南岗排的瑶王,故称为瑶王屋。瑶王是南岗排的最高首领,据史书记载,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号,在元朝至清道光十二年期间,其被称呼为天长公,清道光十二年以后,被称呼为瑶长,瑶民和汉族人则称其为瑶王,瑶王掌管山寨内各项事务,处理各种纠纷,维护社会秩序,负责对外交涉等,遇到战争(械斗)则是山寨最高的军事首领,全山寨人都听从瑶王的指挥。瑶王在瑶民中有崇高的威望,如遇有矛盾纠纷,大家都遵从瑶王的裁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牛图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瑶族人对牛有着特别崇拜的观念,牛承载着对祖先尽孝的情感,对丰产富足的渴盼,進求正义、团结的美好夙愿,千年瑶寨四处可见以牛头作为装饰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祥牛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瑶族人对牛有着特别的崇拜观念,从宗祖祭祀到农耕生产,在瑶家人的生活中,牛承载着人们祭祀祖先尽孝的情感,也隐含着人们对丰产富足生活的渴盼,还寄托着瑶家人希望团结、追求正义的美好夙愿,这些构成了瑶族"牛崇拜"独特的文化内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瑶家儿女,成为他们永远团结的精神纽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瑶族长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環语又叫『汪都』,鼓身呈喇叭形,瑶族长鼓用沙桐木制成,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瑶族长鼓流行于广东连南瑶族地区,用于民族舞蹈表演及伴奏的主要道具,是千百年来瑶寨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结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