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对联的三个层次和悬贴之法

王勇(瀑声诗联)玉蕊禅英/情中皇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载:某地诗联组织,组织人员上街清查民间所悬“不符合规则之对联”!褒贬不一。</p><p class="ql-block">窃以为“多此一举”。精愈求精,精神可嘉,但若以此微薄之力以澄天下,管得太宽,不如不管。得不偿失,逗人讨厌。</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小众浅层:表心达意,技术低级。此类多见不识字或低文化家庭,以吉庆应时为标,人人贴我家亦贴,买也行,讨也行,自己书写也行,不论鸡脚狗瓜,贴红纸,沾吉庆。悬联最大特点,两边等字。虽然说不上什么“斯文”,却是普天之下最“纯粹”的感情。上联是“听毛主席话”,下联是“跟共产党走”,横批“人民公社好”。此联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笔者外祖母家的对联,雇农人家,住土改分到的一间在板房,时事切身,冷暖自明,情深意厚,一悬多年不变。后来遇见的颇多,“身体健康,六畜兴旺”、“繁荣昌盛,国泰民安”、门窗牛栏猪圈都贴“福”等等。最简单,也最大众,最欢乐。</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学者耕层:象牙塔式,技术高级。优点是“讲求规则,不厌求精”,要么出精品,要么成“绝对”。一方面流于形式,高不可攀,攀也无错,物极必反,固步自封,冷门寡面。要流于八卦,成为不可企及的“亮点”。能挂这等对联的人不多,也不定有多少人看。作为“学术研究”本身是好事,缺点是“因咽废食,曲高和寡”,所以莫求“天下皆春”,坦存现实难于整齐划一,不可妄执!</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大众广层:这个层面最广大,最众多,最主流,既满足了“文化的表达”,又满足了“精神的追求”。例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字数相等,平仄相合,颇有技术含量的“工对”,也上得了台盘!也还有更多的“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风调雨顺春长在,四季平安国运昌”、“”“平安如意人多福,大地和顺家添财”、“一年好景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等“宽对”、“基本对”。按说,“快餐文学”都有其生存的条件,何况大众的“雅俗共赏”!能表达心中所愿,格律要求略有所谓“暇疵”也不能就此“天大得不可开交”,惊怪到犯了“莫逆大罪”。承认现实,善加引导,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精神追求也在提高,存在差异之美,允许文化的多样性和欣赏层面的多元化,才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关于对联的“贴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遵从传统,从外面正对大门,右边贴上联(仄声字尾),左边贴下联(平声字尾),横批“右往左念”。中规中矩,法度正统,当继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现代观念,从外正对大门,左边上联、右边下联,横批从左往右念。此观念者众多,现代思想,也提倡移风易俗,遵从“对联的传统习俗之美,进化一下悬贴方式”,也不影响对联的赏读。贴好了过后,半懂不懂的孩子提出异议,老头子一勺“大过年的,别找不自在,老子高兴!”得了,贴的目的不外如此,“一切形式都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也才有“不以辞害义”之说,关乎者小,没必要大加折腾,事有从权,顺乎流变。新春逾过,明年重来!</p><p class="ql-block"> 第三种,顺乎天然,愿怎么贴就怎么贴。没必要纠正老农妇在猪圈门上贴“福”字,没必要纠她门窗两边贴了“花花”,器物之上都贴了“喜”字。她图的是新年春喜,满堂大红,高高兴兴,有必要讨论“先夹菜再扒饭还是先扒饭再夹菜”吗?譬之走路,顺便顺势,不是操场,不必先左后右“一二一!”</p><p class="ql-block">此中,宜提倡的是,“以横批左右读法兼容上下联贴法”法。有的“横批”左右倒读都通顺,只是意思大不相同,此时,就由“你认可的左右读法来定上下联位置”!或者说叫“以上下联位置来反证横批的念法是往哪边念!”例如右边“满意餐餐美”,左边“开门阵阵香”,横批从右往左“友朋小吃”,很不错的馆子,可去尝尝。倘以贴左边上联为“满意餐餐美”,右边下联为“开门阵阵香”,横批从左往右念是“吃小朋友”,定然会惊叫一声“老天!”</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有些事(此专指对联贴法)没必要泥古,也有极个别的对联“上平下仄”。诗韵曲词,还有个“倡今知古的双轨制”、两制,景区时下新的题字刻辞,有横式竖式,也有左式右式,只要不写“错别字”,当可存存。202501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