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古茶林

穷游天下老白

<p class="ql-block">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遗产构成: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和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 遗产地居住有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5个民族。</p><p class="ql-block"> 公元10世纪以前,景迈山已大规模种植茶园,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布朗族和傣族先民迁徙至此,开始培育茶树.2012年9月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5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9月1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茶文化见证: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拥有近2000年茶叶种植历史,有古茶树320余万株,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 独特种植技术:布朗族、傣族等民族探索出的“林下茶”种植技术,体现了山地环境下世居民族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传统村落价值:9个传统村寨依神山建村、围寨心建房,按向心布局、以神树呵护,干栏式民居建筑体现了传统信仰对村落建造布局的影响力,保存了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上高大的树种类;</p><p class="ql-block">• 古茶树:作为景迈山的标志性树种,古茶树是景迈山重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里的古茶树树龄长,有的甚至超过千年,树干粗壮,树高可达数米。</p><p class="ql-block">• 榕树:如芒景上寨的“公主榕”,以及勐本村的“千手观音树”“牵手树”“夫妻树”等。榕树通常枝干粗壮,树冠庞大,有的榕树还会有气生根,从树枝上垂落到地面,扎入土中,形成独特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茱萸树:茱萸树在景迈山也较为高大壮观,是景迈山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树形挺拔,枝叶繁茂,为景迈山增添了别样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云南黄花梨:属于珍稀植物,其木材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景迈山的森林中,云南黄花梨能长到较高的高度,与古茶树等共生共荣。</p><p class="ql-block">• 紫檀:同样是珍稀树种,紫檀木材珍贵,质地坚硬,颜色深沉。在景迈山适宜的生态环境下,紫檀树可以生长得较为高大,是景迈山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