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 / 韩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正值2025年乙巳蛇年,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享受着天伦之乐,感受最美好、最惬意、最真实、最浓郁的欢乐时光,积聚所有的祝福,分享感动,分享亲情。这是所有人心中最向往的节日。如今,春节成非遗,更加彰显中国春节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源远流长之春节,其蕴含更多更美的新意。不同年俗、相同祝福,唤起心与心的共鸣、情与情的共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春节古称岁首、正旦等,蕴含辞旧迎新之意。《尚书·大传》有云:“正月一日为岁之朝,一月之朝,日之朝,故谓之三朝。”此节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祈福驱邪,庆贺丰收。春节成为非遗版,让我们内心深处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悠久历史的厚重,春节非遗,不仅是一份记忆,更是民族精神之根脉,每个人都要做文化的传承者,为这些文化瑰宝增添内在活力,回味春节的每一天,感受亲情,感受文化,感受力量,岁序更替,我们依然一路向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春节,她流淌着华夏儿女的情怀,她存续着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最真切的生活期盼,赓续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那些朴素的习俗,那些有趣的人文活动,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春节的伟大之处,跨越了地域的差异,超越所有的樊笼,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春节的力量,这就是春节的魅力。每到春节,无论是天寒地冻的北国,还是春暖花开的南疆,每个人都怀着同样的热忱和盼望,游子之心归故里,欢聚团圆享亲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无论家在偏远的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人们都会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地往家赶,寻找家的特别感觉和味道,开心吃着爸爸妈妈做的家常菜,拉家常呱,回味儿时的记忆,这就是血脉的力量,始终牵引着人们。春节的习俗特别多,就宿迁而言,从腊月到出正月,几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民俗,从衣食住行,从探亲访友,从出行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特别的讲究,穿新衣、拜大年、吃水饺、回娘家、祭财神、玩旱船、踩高跷、迎财神、吃面条、吃开年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构筑起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个文化主脉的核心就是家,亲情之线也从这里延伸出去,编织成中华民族那坚不可摧的文化根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银蛇曼舞迎春来,欢歌笑语庆蛇年。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精彩纷呈,我们可以在江苏南京看到名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秦淮灯会璀璨亮灯,升腾的年味、民俗味扑面而来。在安徽歙县瞻淇村,“游”过800年历史的鱼灯在当地“村晚”亮相,非遗瞻淇鱼灯通过直播让更多人看见她特别的美,在广东汕头潮阳区,融汇戏剧、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英歌再次舞动,气势澎湃,韵味十足……新春到来,各地迎新氛围仪式满满,“非遗”唱主角,年味更醇厚。春节给华夏大地注入一股暖流,吹来一股春风,来年更美好,快乐中国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盘点2025年蛇年春节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欣慰的看到“非遗味”最浓郁,春节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早在2006年,春节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春节申遗成功,各地举行各式非遗活动,就更有特殊意义。在充满仪式感的庆祝活动中,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美满的朴素情感,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年俗的传承也丰富了人们的春节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着中华文化精神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虽然我国的春节已成为非遗文化,放眼全球,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许多国家也以不同方式迎接春节。譬如,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新春庙会上,民众兴致勃勃地体验吹糖人、中国书法等互动活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舞狮、武术、民乐表演精彩纷呈,当地民众还有机会赶大集、逛庙会、品尝地道的中国美食,在德国汉堡豫园内,中德艺术团体携手中文学校,共同呈现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春节里扮演的重要角色……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把对美好的渴望作为共同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春运开启,每当我们看到车站、码头、机场那些攒动的人群,那些背着行囊行色匆匆的人流时,我们一定明白,心之所向,步履皆往。春节,这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整合能力,它代表着我们对文化的认同、自信,是民俗、民心、民意的汇聚。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它经过了几千年的磨难锤炼,根植于血脉中的认同从未改变。春节,就是这种认同的最好见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情感,每一个春节,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火永不熄灭,她永远闪耀着伟大的根脉和伟大的力量。中国的春节,世界的节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韩非,宿迁市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宿迁市双蔡学校法治副校长,宿迁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特聘讲师,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执业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p class="ql-block">音乐素材来自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