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东马,到了沙巴州,只去了三打根。知道三打根还是在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日本的电影《望乡》在中国首映,这部电影名称直译是《山打根八号妓馆》。</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影片反映了从1907年开始,日本有大量社会下层女性碑贩卖到南洋,从事“妓女”行业“。阿崎婆”正是被卖到了山打根。于是开始对三打根有了初步的印象。</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山打根(Sandakan),也译为仙那港,是东马巴州第二大城市。</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山打根是东马第一良港,可泊万吨轮。山打根市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木材出口港和渔港,</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19世纪下半叶</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沙巴和砂拉越曾是文莱帝国的一部分。1841年,英人詹姆士·布鲁克成立了砂拉越王国,开始对沙拉越的英国殖民时代。1946年,放弃布鲁克王朝,将主权交还大英帝国,成为英属殖民地。长达100年的时间里,山打根一直都是英属北婆罗洲的首府,有着“小香港”的美称。</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山打根人口有40.35万人,其中华人32.04万人,马来人10.70万人。华人当中又从事各种行业,如福建人又以从事商业及建筑业,客家人多餐饮、务农,兴化人多从事渔业、轮胎等零件业,海南人多经营咖啡店,潮州人多经营杂货业。</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1963年,砂拉越和沙巴获得了自治地位,其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政府掌管。</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1957年在马来西亚联邦成立,由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组成。1963年9月16日,这些地区合并组成马来西亚,尽管新加坡于1965年退出。但砂拉越和沙巴依然留在马来西亚。</b></h1> <h1> <b>沙巴州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被热带雨林覆盖着。东马受印尼和文莱影响多一些,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都带着伊斯兰的影子。东马相对西马来说,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程度不高。</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东马的马来西亚人合印尼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三打根有一个水上清真寺,成为三打根的地标。</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东马旅行,由于历史不长,是以华人、马来人、印尼人、土著人组成的移民国家,所以看得上的人文、历史景观很少。但自然景观却是非常丰富,碧海沙滩、红树林、红毛猿、长鼻猴、萤火虫</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下榻的森林度假村。风景优美,清晨,各种鸟儿竞相鸣叫。</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孕育着丰富婆罗洲生态的京那巴当岸河是沙巴最长的河流,全长560公里。有着婆罗洲最大的湿地平原,更是东南亚最大的野生动物聚居栖息地。游客有机会在这里看见长鼻猴、红毛猩猩、犀鸟等婆罗洲野生动物。有运气的话,还能看见侏儒象渡河或嬉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三打根最迷人的是清澈的海水,近岸沙滩处是白色,随着海水变深,颜色也从浅绿色变成绿色,再一点点变成蓝色、深蓝色。在明媚的阳光直射下,影子清晰的倒映在海底,如果不是水草飘动,甚至看不出海水的存在。</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三打根的海岸上看不到波涛汹涌的大浪,也没有怪石嶙峋的岩石,有的只是如湖水般平静而透明的海面,还有细如粉末般的白沙。这也许是三打根的独有海滩。</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三打根的海边看到了许多许多依海而建、色彩鲜艳的高脚水上屋。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数是无国籍的菲利宾人、华人和巴瑶族人,早期的时候,并不被马来西亚认可,属于无国籍的居民。这些相对简陋的的水上建筑,更像是水上贫民窟,</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许多依海而建的高脚水上屋,形成一片片村落,水上屋的1-3区为东马原住民,4-8区为华人区。这也是如今山打根一处传统的人文景观。导游只停车5分钟,给我们拍几张照片。</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还居住着有“海上吉普赛人” 著称的巴瑶族。这个古老的部落,世代生活在大海上,大海赋予他们的生存技能,有着自由自在和无忧无虑的性格,也许这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海洋游牧民族。</b></h1> <h1><b> </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红树林”其实是一片葱绿。只有砍破树皮后。才渗出红色的树液,就成为纯天然的红色染料。“红树林”的名称也就因此诞生了。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也有红树林分布。</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红树林,是一个跨界植物。它名为树林却生活在海面,它也是海岸的绿色屏障,抵御台风海浪,净化空气、吸污排浊,</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保护着农田和渔船的安全。</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到山打根,最期待的内容是观赏长鼻猴和人猿。著名的西必洛人猿庇护中心,离山打根市区25公里,占地面积43平方公里。1964年成立,处于风景宜人的热带雨林深处。在这里可以寻找婆罗洲五霸:红毛猩猩、长鼻猴、侏儒象、湾鳄、马来犀鸟,至于看到还是看不到那是要看你的运气。</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红毛猩猩是猩猩科中唯一分布在亚洲的属种,红毛猩猩与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被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 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6.4%。</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游客可在一座平台观看来自野性不足的红毛猩猩,它们属于半驯养的,所以较野生猩猩温驯、聪慧,和游客友善相处,它们已经不太愿意返回荒野中。在庇护中心内游客不准直接触摸红毛猩猩。不过在登记中心的外面有几只成熟的“猩猩模特”供游客有价拍照。</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长鼻猴是一种只分布在加里曼丹岛的灵长类动物,鼻子长得很大,有着长长的尾巴。雄性长鼻猴要比雌性大许多。观猴要掌握时间,若过了猴子饭点,长鼻猴就会到阴影处避暑,不易见到。长鼻猴也有领地意识,每一群各占领地,不容其他猴群轻易侵犯。</b></h1> <h1><b> </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长鼻猴分布地域仅在加里曼丹岛,近年来人类的非法捕杀及沿海红树林等森林的大量采伐利用,已经严重毁坏了所剩不多的长鼻猴栖息地。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保护区,但长鼻猴种群数量稀少,已濒临灭绝,已经被列为国际濒危保护物种,犹如我国大熊猫。</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三打根的夕阳存于山水之间的,在日落时刻却用独特的色彩,呈现出了如梦境般的幽静和浪漫,也是山打根一景。</b></h1><h1><br></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当夜幕降临,乘坐游船,在安静的河面上缓缓前行,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大片大片的萤火虫在红树林中闪烁,仿佛星星点缀在漆黑的夜空。我在上海长大,小时候还偶然看到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后来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导关照,看萤火虫时不要打开手机或相机闪光灯,更不要捕捉萤火虫。最好不要涂抹驱蚊水和香味浓重的香水。</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目睹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万籁俱寂的夜空下,星星般的萤火虫扑闪扑闪,点缀河岸,萤火虫的数量也非常多,这些微小的生物在漆黑的夜里创造了一个闪烁的童话世界。小精灵在你身边环绕飞舞,宁静而震撼。</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个萤火虫自投罗网,飞到我手心,旅伴毫不犹豫拍下来</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西马代表着马来西亚的历史人文和繁华都市,东马则一定是这个国家的“原始”一面。三打根外围是绵绵不绝的热带雨林,京那巴当岸河也经此流向大海。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野生动物聚居栖息地,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