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采桑子</p><p class="ql-block">重阳</p><p class="ql-block">人生易老天难老,</p><p class="ql-block">岁岁重阳。</p><p class="ql-block">今又重阳,</p><p class="ql-block">战地黄花分外香。</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秋风劲,</p><p class="ql-block">不似春光。</p><p class="ql-block">胜似春光,</p><p class="ql-block">廖廓江天万里霜。</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作于一九二九年农</p><p class="ql-block">历九月初九"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 ,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的一个天然湖泊,湖面面积为58公顷,公园面积103.4公顷,平均水深约为2米,最深处可达4.5米。大明湖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也是泉城济南的重要风景名胜、开放窗口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大明湖的湖水水色澄碧,景色优美秀丽,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自2017年1月1日起,济南大明湖风景区向社会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的历史悠久,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六朝时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又名“历水陂”。宋代又有“西湖”之称,曾巩诗云:“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是消暑游憩之地。至金代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初成今日之貌。</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一带有历代建筑,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其中包括历下亭、北极阁、汇波楼、铁公祠、小沧浪等。这些建筑与湖光山色巧妙结合,展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水平和观赏游览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的水源来自城内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芙蓉等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湖水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湖中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7。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的得月亭,旧称八角楼,是一座 红柱重檐的八角亭 。它位于大明湖的南部,靠近小沧浪亭,与湖山一览楼同年建于1929年2。得月亭不仅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而且在春天玉兰、海棠花开时节,景色尤为绚丽。</p><p class="ql-block">得月亭的名字来源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境,这个亭子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还能在正月十五的月夜中收获洁白的月光。</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还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如碑刻石碣、纪念祠堂等,其中不乏杜甫、曾巩、苏轼等历史名人的诗句和碑记,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铁公祠,位于大明湖边,是一处为纪念忠义不屈的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的祠堂。</p><p class="ql-block">建文初,任山东参政,镇守济南。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为夺取帝位,以“靖难”为借口,举兵南下,建文二年(1400年)六月八日,兵临济南城下。铁铉督众,矢志固守。朱棣攻济南三个月不克,亲至城下劝降。铉率众诈降,暗在城门上置千斤闸,燕王进城时铁闸突然坠落,几乎将他砸死。朱棣大怒,以重兵围城,并用大炮轰击,城将破,铁铉急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又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分置垛口,燕军不便开炮,城得以保全。铉又募壮士,出奇兵,大破燕军,燕军遂于九月四日解围去,南伐不敢取道济南。铉又与大将军盛庸合兵收复德州诸郡县,建文帝擢铁铉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提升为兵部尚书,赞理军事。</p><p class="ql-block">1402年,朱棣即皇帝位后,设伏兵计擒铁铉,槛送南京。铉见朱棣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使其面北一顾,终不可得。遂受磔刑而死,年三十七岁。南明弘光帝谥之曰“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p> <p class="ql-block">“柳岸春深”是指大明湖沿岸绿柳婆娑,春意浓郁的景象,是近年新评“明湖十六景”之一。这一景观描绘了大明湖畔柳树在春天里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柳树作为济南的市树,与市花荷花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济南独特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柳岸春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清代诗人王文骧曾赋诗赞美济南的美景:“济南山水天下无,楼阁人家尽画图。烟雨半城秋半顷,垂柳多处是明湖。”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济南在烟雨朦胧中的美景,尤其是湖畔的垂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柳岸春深”也是大明湖八景之一,与其他七景共同构成了大明湖的独特风光。这些景点包括《佛山倒影》、《丹坊曜曰》、《汇波晚照》、《沧浪荷韵》、《画船烟波》、《历亭秋风》、《柳岸春深》和《明湖秋月》,每一景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月下亭,在大明湖北岸,北极阁西侧。亭子立在水池中央,建于1937年,形为六角尖顶,白柱青瓦,饰以彩绘,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池中蓄锦鱼,植王莲,池周自然石驳岸,顽石卧波。东侧紧靠北极阁处为假山,巨石陡立峭拔,嶙峋峥嵘。近植翠竹,飒飒有韵。</p> <p class="ql-block">济南战役国民党守军临时指挥部旧址位于济南市大明湖风景名胜区内,具体位置在北极阁的西侧,月下亭的北侧。这个旧址曾是济南战役期间国民党守军的临时指挥部,特别是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的指挥中心。旧址为一个半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内部设有办公室、作战地图和指挥官介绍等。该旧址于2003年对外开放,成为历史遗迹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济南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为解放济南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大明湖风景名胜区东北岸的南丰祠院内南侧濒临湖岸处,有一厅,唤作“雨荷厅”,红柱雕窗,青瓦飞檐,四周环廊,东西北三面环水,内植荷莲,厅前有一画舫,曰:“天憩舟”。上挂对联:高人喜桐树,君子爱莲花。横批:琴韵荷香。</p> <p class="ql-block">南丰祠,原名曾公祠,在济南大明湖东北岸,北临汇波楼,为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而建。</p><p class="ql-block">曾巩(1019~1083),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年)任齐州知州。在职期间,他推行新法,惩治恶霸,减轻徭役,改革教育,使齐州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升平景象,极受齐州人民爱戴。曾巩走后,百姓仍不忘记,择址建祠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超然楼,山东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另三座为烟台蓬莱阁、聊城光岳楼、济宁太白楼),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畔,历代因于战火及灾涝等原因,原楼久已荡涤无存。2008年8月超然楼重建开工,2010年4月正式开放投用。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基上,顶覆铜瓦,楼高51.7米,上下共分七层,号称“江北第一楼”。</p><p class="ql-block">拱卫左右的裙楼博艺堂、贺胜斋,与高耸挺拔的超然楼共同构成一组总建筑面积7473平方米的宋元风格建筑群。</p><p class="ql-block">超然楼内陈列有李泂代表作《过采江诗》石碑拓片,李泂在黄庭坚《松风阁帖》的题跋等珍贵展品,也有《济南八景》《万马奔腾》《龙吐九鲤》等木雕、根雕作品,还有大量匾额楹联、名家书画作品、雕刻奇石等。</p><p class="ql-block">超然楼是“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远”景观的核心建筑。202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位于济南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是历下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它面积7000余平方米,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百花洲重点打造了泉水人家博物馆、非遗文化展示馆、“曲山艺海”博物馆等一系列民俗展示院落,以及泉水书房、泉水人家民宿等配套资源,承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省级非遗项目剪纸、面塑、鲁绣等展演活动与市民互动。百花洲因纪念曾巩修建百花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让水泉位于济南百花洲。传言在很久以前,夏家、王家曾共用一眼无名泉,后来王家扩院,夏家主动将泉让与王家,成为一时美谈。谦让,是国人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清乾隆帝闻之,特作联褒赞:一分清,二分白,五福同寿皆延厘;百余泉,千余水,四季平安共让廉。“让水泉”即缘于此。</p> <p class="ql-block">厚德泉,位于济南市百花洲东南岸 ,原名无名泉,于2009年被命名为“厚德泉”。泉池呈井形,池口为石砌,井壁为砖砌,直径0.45米,深0.7米1。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长年不竭,积水成井。</p><p class="ql-block">“厚德”二字取自《周易》之《象传》,其中乾卦和坤卦的象辞分别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厚德载物”是大地的品质,宽厚和顺、承载万物,正如《道德经》所阐述的“水”之德行“善利万物而不争”。</p><p class="ql-block">厚德泉原位于后宰门街97号,后宰门原为明德王府北门,原名“厚载门”,取“厚德载物”之意1。将此无名泉命名为“厚德”,刚好与原街名中的“厚载”二字契合。2011年,随着百花洲建设工程的实施,厚德泉由民居院内的“无名井”变成了景区街边的“有名泉”,游客从百花洲畔走过便能一睹其真容。</p> <p class="ql-block">济南府学文庙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路214号,10</p><p class="ql-block">济南府学文庙南接芙蓉街,北临大明湖。</p><p class="ql-block">济南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1068-1077年)年间。元末倾塌。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到了清代,也多次对文庙进行修整,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济南府学文庙被小学、工厂等占用,许多建筑被毁。</p><p class="ql-block">1992年,济南府学文庙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济南府学文庙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棂星门为文庙标志性建筑,四柱三间冲天式雕花石坊,柱中雕刻祥云,柱顶雕刻风、雨、雷、电四大天将,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据《后汉书》记载,棂星原作"灵星",即"天田星",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此门因形如窗棂,故曰"棂星门"。宋景定年间(公元1260~1264年)户移入各地孔庙使用,象征封建社会尊孔如尊天。"棂星门"清高宗弘历题。现建筑参照曲阜孔庙重新恢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