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弟弟的往事值得一生回忆和品味,对于我们兄弟俩来说,由于生活的十分艰苦和家庭的非常贫穷,我们的童年布满荆棘,历经坎坷,受尽磨难,童年最刻骨铭心的是贫穷和苦难、饥饿和寒冷,因为父亲常年患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我们兄弟姐妹年龄很小,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平均年龄不到十二岁的五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和贫穷的折磨,在我们兄弟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p><p class="ql-block">在我和弟弟的童年时期,饥饿像幽林一样紧紧纠缠着这个贫困潦倒的家。记得那是一个青黄不接缺粮断炊的春天,家里连续断粮好几天,一天早晨,母亲、哥哥和姐姐都下地干活了,由于我和弟弟年龄小不会干活,母亲让我俩待在家里守家,母亲嘱咐我大铁锅里放着一个高粱面窝窝头,这是一家人全天的口粮,如果我俩饿得实在受不了,可以取出来吃一点。由于农活非常繁忙,已经到下午时分,母亲他们还没有回来,弟弟饿得哇哇大哭起来,凭我怎么哄都止不住哭声,无奈之余,我在窝窝头的边缘掐了一小块递给弟弟,弟弟拿上馍馍后高兴的咯咯咯笑出了声,刚才还流着泪的小脸蛋乐开了花,一边吃着高粱面馍馍一边开心地玩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后来慢慢长大了一些,我我弟弟俩的主要任务是漫山遍野掐苜蓿。春日的清晨,当天刚蒙蒙亮时,母亲费劲地将我和弟弟从甜蜜的梦乡中叫醒,我俩穿上布丁压不定的破衣服,嘴里啃着玉米面菜饼饼,胳膊上挎着菜篮子,翻过一道道高高的山梁,来到一片开阔的山坡地 开始掐苜蓿。人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和我们一起掐苜蓿的有男孩也有女孩,年龄都很小,大部分五六岁,大一些的也超不过十岁。我们一边认真掐苜蓿,一边叽叽喳喳说这说那,完全把劳累和饥饿抛在脑后。不知不觉在快吃早饭的时候,篮子里装满了鲜嫩的苜蓿,然后像打了胜仗似的兴高采烈地回家了。</p><p class="ql-block">农历四月份,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漫山遍野洁白如雪的槐花盛开了,小山村里到处槐花盛开的芬芳味。我和弟弟俩提上篮子,来到山沟间那片繁茂的槐树林里采摘槐花。由于槐树浑身长满了刺,加之歌儿又高,我俩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合力采摘,我和大一些的孩子用绳子将槐树枝拉下来,弟弟和小孩子们小心翼翼采摘。由于槐花是一串串生长的,采摘时就像摘葡萄一样,直接摘下来就可以了,所以采摘槐花很容易,没有多大功夫洁白如雪的槐花装满了篮子,我俩有说有笑自豪满足地回家了,剩下的事就交给母亲和姐姐来做。这些洁白如雪散发着芬芳味的槐花,一部分做成槐花菜用来充饥,一部分用来喂猪和鸡。</p> <p class="ql-block">在饥饿的煎熬和艰苦的历练中,我和弟弟一天天成长,眼看着别人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唯独我家还没有摆脱缺梁挨饿的现状。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弟弟上小学二年级那年,春天像往年一样而至,在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春日里,我们靠野菜和糠麸维持生活好长时间了,饥饿的煎熬和困难的折磨,把意志坚强的母亲击垮了,母亲再也无心供我俩上学了,她把我和弟弟叫到炕沿前,语重心长地说明了当下家中的困境,并希望我俩辍学回家帮助干农活。对念书十分热爱的我和弟弟,虽然有着十分的不情愿,但鉴于目前家里的特殊情况和母亲那无可奈何痛哭非常的表情,我俩勉强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同意辍学回家干农活。</p><p class="ql-block">我俩在家干了半月有余农活,在外打工的大哥回来了,大哥对我俩辍学之事感到很吃惊。大哥是高中文化,在小村里算是读书识字多的人,加之他在外打了一段时间工,经历和见识比较广,对上学念书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大哥极力支持我和弟弟继续读书,并从家庭的发展、我俩的前途、将来的出路方面,说明了上学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在极其贫困的生活条件下,全家人凝心聚力、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将我和弟弟又一次送进了学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随着苦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家的境况终于好起来了,虽然生活不那么宽裕,但忍饥挨饿的年代一去不返了。在那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今秋九月,大哥从十几里外的魏峰村花一百九十元钱买了一头老黄牛,这头老黄牛到我家可是享福了,因为我家一直贫穷,没有大牲口拉犁,一直靠二人抬杠耕田,老黄牛来了可以替我们干力气活,终于可以结束二人抬杠的历史。我们一家人把老黄牛当作年迈的老人对待,放牛成为我和弟弟俩的抢手活,弟弟牵着老黄牛在前面慢悠悠地走,我跟在在老黄牛的后面看,当老黄牛在草地上认真啃食青草时,我俩爬上田埂给老黄牛割青草,夜幕降临时,老黄牛的肚子吃的圆鼓鼓的,我们兄弟俩每人背着一捆鲜嫩的青草牵着老黄牛回家了。</p><p class="ql-block">那年我考上了离家十五里的魏峰中学 两年后弟弟也考上了魏峰中学,由于该校教学条件非常差,学校没有学生住校的宿舍,我们俩每天天不亮出发,夜幕降临后才能回家,由于家离学校路途比较远,我们不得不想办法住宿。我和弟弟分头在魏峰村挨家挨户打探,看谁家有废弃不用的破房子能让给我们住宿。经过几天来四处打听,终于有一户好心人家腾出一间多年不用的破房子供我们住宿,在千恩万谢谢过房主人的大恩大德后,我们把这间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开始了我俩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住校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间房子虽然很破烂但很宽敞,还有一个很大的土炕,我们俩铺上破破烂烂的褥子,盖上破破烂烂的被子,睡在土炕上感觉既宽敞又舒服。上学读书的住宿问题解决了,紧接着遇到的问题是做饭。为了解决做饭的火炉,我们从大山深处挖来粘性很强的红泥巴,自己动手捏了一个土火炉,这个土火炉捏得像模像样,炉火燃得比较旺盛,生活做饭很利朗,之后又从亲戚家借来了古老的风匣,当做做饭的鼓风机。每天放学回来,弟弟生活烧水,我和面擀面,在风匣的“呱嗒呱嗒”声中,时间不长便能吃上开水煮面条。就这样 我和弟弟相依为命,伴随着风匣的呱嗒呱嗒声和朗朗的读书声,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业。</p><p class="ql-block">我上高二后,弟弟也初中毕业了,由于生活太困难,弟弟主动放弃学业,好让全家供我读高中,小小年龄的弟弟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我就读的高中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叶堡乡,这三十多里路,全是崎岖不平、弯弯曲曲的山路,由于当时没有同班车,每周六我步行三十里路回到家,礼拜天肩挑背扛一个礼拜的吃喝用度,在步行三十里路返回学校。弟弟看着我这样来回长途跋涉,腿子快跑断了,脚上打水泡了,累在我的身上,痛在弟弟心里,于是弟弟主动提出帮助我将半学期的吃喝用度一次性送到学校。</p> <p class="ql-block">记得那个深秋的一天中午,我们哥俩挑着半学期的吃喝用度去学校,沿着弯弯的山路盘旋而上,顺着长长的山梁快速前行,瑟瑟的秋风吹在脸上非常冰冷,铅色的乌云布满天空,山林里光秃秃的枝丫在秋风中呼呼作响,长长的山路,沉重的担子,伤感的心情,使我俩默默无闻低头前进。在肩负重担的情况下,我们兄弟俩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着着遥远的三十里崎岖山路,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行进一路泪水,当到达学校时已经是下午四时许,累到了的我俩稍作休息后开始动手做饭,在刺鼻的煤油味中开水煮面条出锅了 抓紧时间吃过饭后,弟弟立即动身起程,又要步行三十里路回家。我将弟弟送出学校,送出叶堡镇,送上回家的山路,弟弟孤孤单单的身影在长长的山路上蠕动,我静静地久久地注视着弟弟渐渐消失在漫长山路上的背影,不由自主心里一阵酸楚,两行伤心的泪水滚落下来。“这么艰苦的求学路何时才是个尽头啊!”我一边擦拭着满眼的泪水,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p><p class="ql-block">我当兵参军的那一年,弟弟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养家糊口的重任,虽然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使弟弟喘不过气来,但他像成熟的大人一样,经常来信鼓励我要坚强要努力,争取在部队谋个出路。从弟弟坚强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和艰辛的付出中,我得到了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重任,在训练中摸爬滚打,汗流浃背,从不叫累;在工作中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从不喊苦;在学习中刻苦攻读,孜孜以求,从不停歇,终于如愿以偿跨进了军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由于生活所迫和谋生需要,2006年弟弟不得不背井离乡,搬迁到遥远的宁夏盐池县生活。次年部队批准我休假15天,我迫不及待赶往盐池县看望弟弟。在银川火车站下车后,我立即坐上发往盐池的班车,班车风驰电挚行驶在公路上,一路上黄沙遍地荒无人烟,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凉透了,不由得嘀咕起来:亲爱的弟弟,你究竟在什么地方,该不会搬到着荒芜人烟的大漠里来吧。班车快到达盐池县城时,漫无边际的沙漠渐渐隐了,翠绿的树木和葱嫩的庄家渐渐出现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破。当班车驶进盐池县车站时,弟弟已在车站门口等待多时了,几年不见弟弟的头发掉了一大半,人也比原来瘦了许多,目睹眼前的弟弟这般模样,久违的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p><p class="ql-block">弟弟刚搬到盐池县时,主要以打工为主,兼中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每年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后来承包温室大棚种菜,经济收入逐年提升,去年还买了小汽车,看着弟弟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p> <p class="ql-block">本是同根生,真情用不忘。每当回想与弟弟一起成长的艰辛道路,每当咀嚼那刻骨铭心的苦涩生活,我的心情还是那么沉重,我的心里还是那么难过。蓦然回首,已经走过了人生的阳春和炎夏,已经步入人生的今秋季节,父母双亲也早早离世,兄弟姐妹成了我最亲的人,虽然现在天各一方远隔千里,但万水千山相隔的事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同出一宗的血缘关系永远剪不断,情浓于水的兄弟感情永远割舍不下,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的是同一个父母的血,我们曾经在同一个锅里吃过饭,我们曾经在同一个温馨而贫穷的家里同甘共苦。今天,在遥远的青藏高原上,我真诚地祝福我的弟弟越过越好,祝福我们兄弟姐妹情深意长。</p><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11日于西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声明: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走近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