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惊世发现世界一次性出土元青花高档瓷最多者元代釉里红佳品最多者元代名窑精品宝库。</p> <p class="ql-block">六大特征。一次性出土最多藏量全国第一,元代青花瓷、釉里红瓷存世量少。据统计,元代青花中高档瓷目前全世界收藏不足300件,居世界第一大收藏地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收藏39件;第二大收藏地是伊朗阿德比尔清真寺(现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33件,世界第三大收藏地是中国高安市博物馆收藏20件,且属国内外一次性出土元青花瓷、釉里红瓷最多者。元代釉里红瓷,与青花瓷同时出现,但在当时其比青花瓷烧造准度更大,流传于世产品更少。据全国国有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开展“数据库建设”统计,三级以上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藏量为42件,而高安市博物馆存4件,且品质优良堪称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重见天日。1980年11月29日,这是中国陶瓷考古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高安城南的江西第二电机厂传出消息,民工在开挖大礼堂地基时发现一椭圆型窖穴,内藏有大量古瓷。接报后县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窖穴藏有文物245件(含残件),其中瓷器240件,铜器4件,铁器1件,获得一批价值连城国宝。这之中有元代青花、釉里红、青白釉、卵白釉等瓷器68件,龙泉青瓷168件,钓瓷3件,磁州窑系孔雀蓝梅瓶1件。这批窖藏瓷器,均为中国四大名窑精品,尤其是19件青花和4件釉里红瓷器,典雅端庄,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高46.5cm,罐高38.7cm,腹径32.6cm,口径14.6cm,底径18.5cm2。文物特征盖部:呈盔状,直壁,莲苞钮,内带子口。罐身: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广底浅圈足,涩胎见旋纹、积釉斑。肩部两侧各贴塑模印铺首一只,铺首口中穿铜环各一。纹饰:盖钮尖为中心青花绘向心式弧线,盖面饰变体覆莲纹,花瓣内绘杂宝纹,盖沿绘卷草纹一道,外壁饰回纹一周。口沿绘回纹一周,颈部绘缠枝菊纹一周,罐身纹饰分为四段,中间两段为主体纹饰依次为云龙纹、缠枝牡丹纹一周,首尾两段为辅助纹饰,罐身首段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花瓣内填绘杂宝纹,末段绘变体仰莲纹一周,花瓣内绘变形花头和垂珠纹。</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文物特征尺寸:通高47.1cm1。造型:小口宽唇平折,马蹄形颈,丰肩,圆鼓腹下收,浅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配覆杯形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纹饰:瓶身绘有云龙纹,绘画风格精美,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文字:盖内子口呈锥管状,内壁素胎,一侧墨书楷体“数”字。瓶底由于年代久远等因素墨书字体无存。出土情况高安出土了六个带盖的梅瓶,每个瓶子底下有一个字,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是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牡丹如意云肩纹梅瓶。文物尺寸通高48厘米,瓶高42厘米,腹径23.9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4厘米。文物特征梅瓶采用五段抖接成型,小口,唇口平折,短颈,丰肩,圆鼓腹下收,矮圈足稍外扬,修胎规整,有跳刀痕,底足中部有一支钉点,配覆杯型盖。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子母口套合结构,子口呈锥管状。内壁素胎,一侧墨书楷体“礼”字,瓶底由于年代久远,土壤侵蚀等诸多因素墨书字体无存。</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牡丹如意云肩纹梅并瓶。</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p> <p class="ql-block">卵白釉战金行龙纹玉壶春并瓶。造型与工艺瓶形为玉壶春瓶的经典造型,撇口、细颈、溜肩、鼓腹下垂,下置圈足,足部略向外撇。器身之上有数道弦纹,底足露胎处可见胎质细腻,上覆火石红。通体施枢府釉,釉质呈失透状,白中泛青。枢府釉又称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其釉色润泽失透,属石灰碱釉,釉色白中带青犹如鹅蛋,故名之。纹饰与装饰瓶身以戗金行龙纹装饰,龙纹威武生动,展现了元代瓷器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文物尺寸通高36.8cm1。文物特征盖部:呈覆荷叶状,钮作卷曲莲杆状把柄,置有子口1。罐身:广口、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胫部略外扬,浅圈足,足部有一支钉点呈内凹状。纹饰:构图疏朗,别出心裁。盖面四向分别绘有鳜鱼、青鱼、鲶鱼及螃蟹一只,穿戏叶脉之中。罐身仅有三段纹饰,腹部为主体纹饰,绘两条云龙纹;肩部、胫部为辅助纹饰肩部绘缠枝牡丹一周,胫部绘仰莲纹一周,莲瓣内填绘花头及垂珠纹。</p> <p class="ql-block">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p> <p class="ql-block">青花一束莲纹高足杯。文物特征尺寸:高9.4厘米,口径11.7厘米。造型:拉坯成型,杯身上部呈钵状,与把柄两段斗接。敛口,弧腹,足部台状,实心把柄,底部挖足内凹,足端平切,近底处呈台状,内底呈二层台形。纹饰:杯心内刻划一圈凹弦纹,中饰以一束莲纹,外壁口沿下刻弦纹三道,每组三条平行短斜线将弦纹分成九段,下腹部以高足为圆心,刻向心式二方连续莲瓣纹一周,杯把刻划弦纹两道。文物价值高安青花一束莲纹高足杯是元代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体现了元代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对于研究元代青花瓷器的生产工艺、艺术风格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菊一束莲纹高足杯。纹饰特点:高足杯上绘有缠枝菊和缠枝莲的纹饰,这些纹饰不仅美观,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缠枝菊纹饰象征着吉祥和富贵,而缠枝莲则寓意着纯洁和高雅。诗文装饰:特别的是,有些高足杯上还有诗文装饰,如“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这些诗句不仅增添了杯子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豪迈气概和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青花“岁寒三友”菊纹高足杯。元代。通高10厘米。文物特征釉质肥润泛灰色,青花料色呈灰黑,积料处多见铁锈斑,足端素胎,微泛黄。“岁寒三友”图无弯月衬托,绘画独特,松针平齐向上,竹叶婆娑下垂,梅枝横斜丰腴,通景式构图生机盎然,变化多姿,极具节奏韵律美。</p> <p class="ql-block">青花菊纹高足杯。通高10cm1。特征采用抖接成型,上部为碗形,口沿外撇,深腹稍外弧,杯心平坦,下承喇叭状、竹节型高柄足,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杯外壁在向下两组弦纹之间,绘二方连续折枝菊纹一周,内壁近口沿卷草纹一周,内底绘折枝盘菊纹一朵,外绘双弦纹。白釉光润偏灰,青料呈色灰黑积料处见铁锈斑,足端无釉,微泛黄。文化内涵菊花纹饰表达了古代文人雅士洁身自傲的内心世界以及在绘画艺术中重在写意的美学观点。</p> <p class="ql-block">青花菊纹诗文高足杯。通高10厘米。文物特征造型:高足杯上部为碗形,口沿外撇,深腹稍外弧,杯心平坦,下承喇叭状、竹节型高柄足,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纹饰杯外壁绘有二方连续折枝菊纹一周,内壁近口沿处饰卷草纹一圈,内底绘折枝盘菊纹一朵,外绘双弦纹。诗文:杯底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的诗句,书法字体秀美,笔触酣畅,一气呵成,气韵生动,颇具名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青花“岁寒三友月”一束莲纹高足杯。外观特征釉色与胎质:高足杯的釉色白中偏灰,光润细腻,青花料色灰黑,积料处可见褐色铁锈斑。足端为素胎,微泛黄色。纹饰图案:此杯以一束莲和松竹梅为装饰题材,松竹梅间一轮弯月浩然当空,呈现出月夜静思的诗意。文化价值该高足杯是已知最早的以“岁寒三友——月弯弯”为绘画装饰题材的瓷器,体现了深厚的儒家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青花菊纹高足杯。通高10cm。特征采用抖接成型,上部为碗形,口沿外撇,深腹稍外弧,杯心平坦,下承喇叭状、竹节型高柄足,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杯外壁在向下两组弦纹之间,绘二方连续折枝菊纹一周,内壁近口沿卷草纹一周,内底绘折枝盘菊纹一朵,外绘双弦纹。白釉光润偏灰,青料呈色灰黑,积料处见铁锈斑,足端无釉,微泛黄。</p> <p class="ql-block">青花菊纹折枝牡丹高足杯。通高:10cm。特征造型:上部为碗形,口沿外撇,深腹稍外弧,杯心平坦,下承喇叭状、竹节型高柄足,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工艺:杯身与足部采用湿胎抖接工艺,有别于明代釉接。‘纹饰:杯外壁在向下两组弦纹之间,绘二方连续折枝菊纹一周,内壁口沿处回纹一周,内心绘折枝牡丹纹,外绘双弦纹。</p> <p class="ql-block">青花菊纹高足杯。</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菊纹杯。缠枝菊纹杯的绘画风格流畅,纹饰装饰在元青花中常见,属元代青花瓷中期的成熟产品。杯心内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诗中充满着把酒论英雄的豪迈气概,该诗笔势雄浑,逸笔草草,堪称书法杰作,表明元青花不仅是游牧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汉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高安博物馆青花蕉叶纹是 (仿品)。原青花蕉叶纹觚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元代瓷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瓷器高16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厘米,仿照了周代的青铜礼器造型,属于观赏用的陈设品。</p> <p class="ql-block">元代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于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得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2807亿元,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之最,而这件“天价”元青花罐缺盖。高安出土的2件荷叶盖罐与之器型相同,但纹饰不同,且都有罐盖,一件是4条精美游鱼纹盖,件是荷叶盖,堪称元青花珍品,其价值更是难以估量。</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条纹荷叶盖罐。元龙泉窑青釉条纹荷叶盖罐,高20.4厘米,口径25.8厘米,底径11厘米。直口,溜肩,鼓腹,圈足。圈足较深,另装盘底状,荷叶式盖,饰莲杆状纽。全器满刻竖条纹,条纹中间胖,两头瘦。施青绿釉,釉质明润,胎骨坚厚,盖与罐合口处及足端露胎,呈火石红色。此器造型古朴别致,装饰清新独特,工艺制作精巧,醒目而微闪青白色的竖条纹,间之以青绿如湖水般的釉汁效果,给人一种朴实无华而美妙无比的艺术美感,经专家确认属国家一级文物,具有较高的文物科研价值。</p> <p class="ql-block">釉里红芦雁纹匜。尺寸:高4.9厘米,口径14.4厘米,底径9厘米3。</p><p class="ql-block">出土时间:1980年出土高安市江西第二电机厂元代窖藏。文物特征造型:印坯成型,器身呈钵状,敞式芒口,有一槽形短流,流下贴有一卷云形系,平底略往上凸,涩胎。胎釉:胎色白中闪黄,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纹饰:匜内胎心上刻划一羽大雁衔芦苇,匜内壁刻划水波纹一周。窑工在着色时以刻划纹为基准,上面平涂釉里红,留白处素面没留有任何刻划纹饰。</p> <p class="ql-block">釉里红菊纹高足转杯。造型特征整体造型:通高12.6厘米,口径10.6厘米,足高6厘米,足径5厘米。杯身呈撇口、斜壁、深腹状,高足呈喇叭形,竹节状。底部结构:杯底心有一圆锥状“公榫”,嵌入足端的“母榫”中,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活榫,使杯可左右转动。装饰工艺釉色:施青白釉,釉色泛青,温润光泽。纹饰:口沿内绘红色带状一道,下覆模印回纹一周,杯内壁依次模印有折枝梅和缠枝菊纹;杯心涂洒红斑数块;外壁贴捏塑蟠螭龙一条。</p> <p class="ql-block">釉里红堆塑螃纹高足转杯。釉里红堆塑螭纹高足转杯是元代瓷器中的珍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著称。这种杯子在元代景德镇窑中烧制,其设计巧妙,底部有一个圆锥状的“公榫”,可以嵌入足端的“母榫”中,使得杯体可以左右转动。釉里红堆塑螭纹高足转杯的胎质细腻,施以青白釉,釉色温润光泽。杯身印坯成型,杯身与把柄分为两段制作,采用湿胎泥接技术,使得杯与杯把皆可自由转动。在装饰上,杯身采用了釉里红涂绘、模印花纹、贴捏塑相结合的手法,口沿内绘有红色带状,杯内壁模印有折枝梅和缠枝菊纹,杯心涂洒红斑数块,外壁贴捏塑蟠螭龙一条。</p> <p class="ql-block">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是元代釉里红瓷器中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著称。以下是关于高安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的一些详细信息历史背景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名贵瓷器品种,以矿物质中金属铜元素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制,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尺寸与造型高安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的尺寸通常为罐高25.4cm,口径13.2cm,底径15.2cm2。造型上,罐体通常为多段抖接成型,无盖,唇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渐收至底部,广底矮圈足,涩胎见旋纹。纹饰与装饰罐身纹饰丰富多样,颈部饰弦纹三道,肩部绘变体莲纹一周及双线菱形纹一周。腹部主体纹饰是在四个对称的菱花开光内饰鹤穿菊纹、孔雀栖牡丹图案,四开光之间则饰对称三角灵芝云纹,腹下部和圈足处则各绘双线弦纹二道。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的纹饰图案极具民间剪纸艺术效果,线绘细腻,代表了元代釉里红瓷烧造水平。</p> <p class="ql-block">钓窑天蓝釉敛口碗。是一件珍贵的元代瓷器,具有以下特征:尺寸:高9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7.1厘米。造型:圆唇、直口、斜壁,圈足外撇。釉色:施天蓝色釉,釉质乳浊肥厚,色泽翠丽,釉面有小气孔和牛毛细裂纹,釉不及底。胎质胎骨厚重,露胎处呈土黄色,断面呈香灰色,属典型的元钧中晚期产品。</p> <p class="ql-block">孔雀蓝釉梅瓶。年代:元代。尺寸:高36.7厘米,口径8.6厘米,颈高2.8厘米,最大腹径21.6厘米,底径13.8厘米。特征胎体:缸胎,胎质粗松较厚,呈土黄色胎骨。釉色:施孔雀蓝铅釉,釉面不均匀,口沿描以红色,多半脱落,近底足处无釉,釉足不平。造型:小口,短颈,肩宽平,上腹丰满,下腹斜收,近底足部稍向外撇。制作工艺孔雀蓝铅釉是由钴蓝铅釉发展而来以铜为着色元素,以硝酸钾为助熔剂。采用在素胎上直接挂釉低温烧制的方法,釉面易开片剥落。</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贴花双鱼纹大盘。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代瓷器。根据搜索结果,这件瓷器是元代龙泉窑的典型作品之一,其釉色青翠,纹饰精美,造型独特,是研究元代龙泉窑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龙泉窑青釉贴花双鱼纹大盘的纹饰以双鱼为主,双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吉祥、富足和美好。这种纹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并在南宋龙泉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扬1。大盘的造型雄浑器型较大,体现了元代龙泉窑瓷器造型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印牡丹花刻菊瓣纹折沿大盘。尺寸:口径45.5厘米,底径26厘米,高9.5厘米。造型:敞口折沿,弧腹,圈足。器型硕大,造型规整,胎体厚重,体现了元代龙泉窑大器的典型特征。装饰:盘内刻有精细的牡丹花纹,菊瓣纹则装饰在盘的外壁,纹饰清晰,线条流畅展现了高超的刻花技艺。青釉色泽温润,釉面开片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贴花龙纹折沿大盘。尺寸高7.4厘米,口径34.6厘米,折沿宽3厘米,底径13厘米。造型工艺:采用盘模印坯成型,敞口,盘沿平折呈凹状,浅腹弧壁,卧足,足墙内收,器底施釉,涩胎一圈呈赭红色胎厚质坚,垫圈支烧。装饰特点绘画装饰:盘底刻划两道弦纹一周内心贴塑一模印独龙戏珠,龙呈四爪内壁上刻划海浪纹一圈,外壁刻画二方连续莲瓣纹一周。釉色:通体施粉青釉,呈深灰色,釉面光亮欠莹润度。艺术价值该器主体纹饰突出,用刀娴熟,采用了贴塑、刻划等工艺,尤其是独龙戏珠苍劲有力霸气十足,应为元代规范的官府用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纹敛口大碗。</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莲荷纹敛口高足杯。</p> <p class="ql-block">卵白釉印花五爪云龙纹高足杯。</p> <p class="ql-block">卵白釉印花荔枝纹高足杯。</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印花菱口碗。</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蔗段洗。</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仿品)“至正十一年”原件现藏于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缠枝牡丹莲纹大碗(仿品)原件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瑞兽牡丹纹盘(仿品)原件现藏于法国里摩日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开光花鸟水禽纹六棱形瓶(仿品)原件现藏于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地白花凤凰穿花纹菱口盘(仿品)原件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孔雀牡丹纹罐(仿品)原件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缠枝牡丹瑞兽纹双耳罐(仿品)原件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开光花鸟草虫纹八方葫芦瓶(仿品)原件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仿品)原件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尊物馆</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凤凰瑞兽穿花纹四系扁方壶(仿品)原件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皈依瓶。时代:元代是一种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常见于中国古代的陵墓中。这种瓶子不仅造型独特,而且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丧葬文化。青白釉皈依瓶的形制通常包括盘口、细长颈、椭圆腹,瓶的上半部有堆塑装饰,内容多为神仙人物瑞兽祥禽,还有日月云气浮在四周,其顶部有笠行盖,盖上立有小鸟。这种瓶在南宋时期特别流行,其颈部常有龙虎纹装饰,颈下部堆塑十二个神像,往往成对出现。</p> <p class="ql-block">佛教灵骨釉陶塔。时代:宋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根据搜索结果,佛教灵骨釉陶塔在宋代被广泛使用,其造型独特,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和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瑞州故城出土文物。瑞州故城位于江西省高安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瑞州故城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铭文谷物罐。是唐代墓葬的陪葬品。其颈部堆塑有十二生肖,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它不仅是汉代实用粮仓的真实写照,也是古人生死观的直接反映。这件文物不仅展示了唐代陶瓷工艺的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宗教信仰。作为高安市博物馆的馆藏之一,十二生肖铭文谷物罐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大唐高僧义玄悟法地大愚寺出土文物。位于高安城区瑞州公园,原址在朝阳门外,名真如寺,因大愚禅师在此住持,后又称大愚寺。据《古尊宿语录》载:临济义玄,在黄壁山学法,三年未成。后经高安大愚禅师指点迷津,方悟佛法大意。末山了然得法于大悬座下,守芝禅师在此度众弘法、五祖戒和尚圆寂此地。宋代文人苏轼、苏辙兄弟都曾到大愚寺与禅师品茶吟诗。南宋太府寺丞吕祖俭被贬移居高安,死后葬在大愚寺后,墓称“吕公堆”。</p> <p class="ql-block">青釉喇叭口双耳铺首含瓶。时代:西汉</p> <p class="ql-block">贵族葬具郭家山战国木梓墓。郭家山,位于原高安师范学校东北隅,在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小山岗上,分布有战国至唐宋各时代墓葬上百座。1985年元月发掘的M24为战国时期墓葬,葬具为一棺二梓。 室底由两根垫木支承。 室东边纵向用木板隔成边箱置放器物。棺棕均用大型优质本材(楠木)制成。层层套装接榫牢固,构筑精巧。棺内出土头发、金属织物、黛席、雕花垫板(岑床)等遗物。内棺盖木控图板和 边出有青铜剑、戈、带钩等,无不显示其身份高贵,边箱出土有精致的漆器、铜器,陶器组合鼎、教纺、豆、盘、杯等器物极具楚式风格赣西正是吴楚分野地,先属吴后属楚的历史也在此得到印证。</p> <p class="ql-block">江南大墓地(七星堆)。七星堆古墓群位于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该墓群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对该墓葬群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掘了战国、西汉、东汉六朝、唐、宋、元、明等时期的墓葬40余座,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p> <p class="ql-block">清泉市一徐国青铜器窖藏地。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江西高安县城西45里清泉(又有“村前市”一说)市山坡出土了一批刻有铭文的徐国青铜器,其中古钟及句罐大小9件,端3件(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等)。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徐国文化历史和青铜器古文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古文字学大家容庚和郭沫若先生先后作过鉴定、考证,并分别撰有专著和图录考释(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86年8月,在今太阳墟、灰埠两乡镇接交界的球仔岭春秋墓地出土了与徐国青铜鼎一致的春秋蟠纹蹄足青铜盖鼎,高安这又一发现是否在春秋时期与靖安一徐国最后栖息地有着隶属关系?也有待进一步发现和考证。</p> <p class="ql-block">郭家山·战国木椁。墓葬群以两汉的居多,形制有木椁、砖室、土坑等。其中,M24为战国时期墓葬葬具为两棺一椁,保存基本完好。棺椁结构:椁室长3.3米,宽2.5米高1.5米,其底由两根垫木支承。椁室东边纵向用木板隔成边箱置放器物。棺椁均用大型优质木材(椁柏棺梓)制成,层层套装,接榫方式多样,构筑精巧。棺椁装饰:棺椁内充满水液,并渗入不少污泥。内棺外壁饰褐色油漆,内壁朱漆鲜艳如新。棺内出土头发,金属织物篾席、雕花垫板(笒床)等遗物,垫板镂雕精美的菱形穿插几何图纹堪称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士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元青花瓷39件。</p> <p class="ql-block">伊朗阿德比尔清真寺元青花瓷33件</p> <p class="ql-block">中国高安市博物馆24件。完整无损24件元青花、釉里红完整无损(含20世纪80年代征集的1件),堪称世界第一。如大件9件,全有盖。全世界馆藏梅瓶不到20件,除高安6件有盖外,其余少有盖。大器颇多元肯花大器多,均为大罐、大瓶,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馆藏都少见。大器之多,显示元代 古统治者的豪放、大气之风范。级别最高元青花、釉里红24件(含征集的1件),均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整个窖藏出土瓷器245件(含残件),其中有42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8件定为国家二级文物。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积釉处显鸭蛋青色,能更好地衬托出青花青翠艳丽的“幽蓝神韵”构图采用饱满和疏朗两类。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通体有12层纹饰,美不胜收。纹饰题材有植物类、动物类。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器型大,纹饰丰富,上部有两个逼真的虎头兽耳,套上铜环,为世界仅有。釉里红高足转杯,转动自如,在全世界仅此一件。釉里红题是古人盛水“奉匪沃塑(净手)”的高档繁祀器,愿内纹饰为“雁衔芦”腾云天空,全世界也仅此一件。青花诗文高足杯,杯内青花双圈内书“人生百年长能醉,算来三万六干场”亦是世界珍品。</p> <p class="ql-block">全国文博系统藏元代釉里红(三级以上)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高安元青花出土窖藏遗址位于高安市城南锦江南岸,具体在原江西第二电机厂基建施工区域内,现为清华城住宅区。1980年,这里发现了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包括元青花、釉里红瓷、卵白釉瓷、龙泉窑青瓷、钧窑瓷器在内的239件瓷器,其中元青花瓷器有19件,釉里红瓷器有4件2。这些瓷器器型完整、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属罕见的元代极品,对于研究元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刘裕黑是高安元青花瓷的主持发掘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