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幽兰 赢满风骚》——2025乙巳蛇年《春晚•幽兰》•随笔

陈茂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一舞幽兰 赢满风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5乙巳蛇年《春晚•幽兰》随笔。</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文:陈茂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金龙腾飞灵蛇归,生生不息又一春。《春晚》始于1983年,至今已走过第42个年头了。2025年《春晚》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本届《春晚》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展现了非遗元素,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高度融合是又一大亮点,短短一分钟的开场视觉秀,就展示了十六种非遗节目:如打铁花、庆阳剪纸、手工植物染等技艺,让传统文化变得活灵活现。传统节目相声、小品、魔术等曲艺节目,因缺少创新和新意而略显乏味。然而,近几年来,继《忆江南》《碇步桥》《锦鲤》等舞蹈,引领《春晚》舞台热度不断,可谓是亿万观众所期待的节目。今年《春晚》赢满风骚的舞蹈《幽兰》,又“炸爆“了观众的眼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自古以来,中国人不仅养兰赏兰,还将素雅、幽香、高洁的兰花视作君子德行和操守的象征。舞蹈《幽兰》改编自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兰叙》,曾获第十四届“荷花奖”古典舞奖,展现出山中幽兰逆向而生、无惧风雨的气质,隐喻民族精神和傲然于世之生命力量。“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舞蹈正是对这诗句的最好诠释。舞台布景简约而不失雅致,几株兰花的投影,几缕轻纱的飘动,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朦胧柔美的耶稣光从林间倾下,仿佛月光洒在幽兰之上,更添几分神秘与幽静,凸显出中国兰生长之幽静的意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幽兰》再一次由上海歌舞团朱洁静与浙江歌舞剧院孙靖雯领舞,21位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在校学生共同演绎的原创舞蹈《幽兰》登台亮相。23位舞者们以东方婀娜多姿之美,肢体语言柔若如仙,时而舒展,时而弯曲,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柔软的手臂,恰似兰花细长的叶片,仿佛在大自然的风中拂动;兰花般的纤纤指尖完美地将箭梢,苞房,花萼,花蕊,兰瓣演绎得惟妙惟肖,好似兰花绽开;蹈舞的步伐轻盈而灵动,如同兰花的根须在泥土中悄然生长,充满了极强的生命力。每一次转身、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旋体,都展现出兰花的优雅与坚韧。柔美灵动的舞姿塑造了幽谷兰花形象,演绎了兰花自强不息、努力绽放的精神品质。朱洁静和舞者们的肢体表达刚柔并济,每一个舞姿的转瞬,都充满东方的神韵与力量。朱洁静领舞的舞蹈,不仅仅是对兰花形态的模仿,更是对兰花精神的诠释。舞者通过扬素手,展蛮腰,秀黛眉,眼波娇,步逍遥,姿绰约,意缭绕,韵曼妙等舞蹈艺术语言,来展现兰花的高洁、坚韧与孤傲,让观众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洗礼!她们用身体的艺术语言,将兰花的清幽淡雅、高洁孤傲,表现得淋漓尽致。《幽兰》将赢满乙已蛇年舞蹈之风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视频•图片源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舞幽兰 赢满风骚》•</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摄影•撰文•编辑•制作:作者简介:陈茂金,四川省中江县人,研究生学历,上校军衔,正团职,从戎25年,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指挥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北京大学工商总裁课程班等。1982年入伍,先后在原昆明军区工程兵某部,原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边防守备某部、原陆军第十三集团军防空旅、四川省军区某部服役。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旅组织科干事,宣传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某部政治委员;曾在雪域高原康巴藏区任职;先后两次参加中越边境防御作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记者协会·会员、中国航拍协会·会员、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国际影艺联盟·成员;《中华摄影》杂志社·特约记者,中国摄影通讯社·特约记者,《四川画报》•特邀摄影师,《世苏中国》•副总编•首席摄影师,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分别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解放军报》、《中国外交·传媒》、《印度尼西亚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中国乡土文学》、《香港文汇报》、《世苏中国》、《四川航空》等媒体发表。一位“追光影行摄无疆,随步履丈量人生”的业余爱好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