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初一上坟》

严亮奇·浙中律师

<p class="ql-block">  儿时三四岁,大年初一的天空还被厚重的夜色笼罩,父亲便不由分说地将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拽起。</p><p class="ql-block"> 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如利刃般划过脸颊,年幼的我满心抗拒,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在新年伊始奔赴那冰冷的坟茔。</p><p class="ql-block"> 那时,未知的上坟之行,只是让我满心讨厌。</p> <p class="ql-block">  十多岁时,我对这一传统有了些许模糊的认知,知道上坟是为了纪念祖宗,但那时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沉情感。</p> <p class="ql-block">  直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丰富的生活阅历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再次踏上上坟之路,我才恍然发觉,这里承载的远不止对祖宗的纪念,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后来,当我亲手将父亲的骨灰安放在老家紫江塘北边的小山坡上,一切彻底改变。</p><p class="ql-block"> 曾经,我只是机械地跟随长辈的脚步完成仪式;</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成了肩负家族传承与思念的主角。每年初一,我都怀着虔诚又复杂的心情走向那片坟地,脚下的土地浸透着儿时的回忆。路过歪脖子树,我仿佛能看见当年调皮的自己在树上攀爬;走过田野,似乎还能听见与小伙伴们嬉笑打闹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大年初一,我又一次站在父亲的坟前。恍惚间,父亲那熟悉的身影浮现眼前,他曾牵着我的小手,陪我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如今阴阳相隔,唯有在这方坟茔前,我才能倾诉无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泪水模糊了双眼,我轻声告诉父亲,我要“六十而立”——此“立”非彼立,是立心、立身、立情趣。</p><p class="ql-block">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热情且响亮地向父亲宣告:“六十而立,我要再次出发!”</p> <p class="ql-block">  此刻的乡愁,不再抽象。它具象为父亲的音容笑貌,具象为故乡的一草一木,具象为每次上坟时涌上心头的眷恋与不舍。</p><p class="ql-block"> 它是根的召唤,是灵魂的归依。在这看似简单的上坟仪式中,我与祖先对话,与故乡相拥,家族的记忆如拼图般逐渐拼凑完整。</p> <p class="ql-block">  这缕乡愁,伴随着袅袅青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它让我在纷繁尘世中始终铭记来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