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剑奇和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剑奇先生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萍乡市作协会员、安源区作协副主席、《安源作家》副主编,萍乡著名的手机拍客,《阿奇旅拍专栏》主编,高级政工师,甚至还是萍乡市文广新旅局礼聘的全市50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我是久闻剑奇大名之后,于2021年4月6日下午16时16分加他为微信好友的。我周围的朋友都称赞剑奇,我又在那年那月的石榴群里看见了剑奇既“剑”(一剑封喉)又奇(新颖独特)的言论之后,才选定他为终生好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加微信之后,我们即开始了频繁的互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8日,当石榴群纪念萍乡著名煤矿诗人唐恒逝世3周年时,剑奇在群里发出了他两篇纪念唐恒的旧作(载于《手机拍客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9日上午,萍水河在流泪,为一块唱歌的煤归于尘土而泣别。巍巍安源山敞开胸怀,拥抱了这个为之一生歌唱的煤矿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随即在群里为这段话留言:您写得很好!诗意盎然而沉痛依然!同时,我立即关注了剑奇的微信公众号《手机拍客记》。可惜剑奇这个优秀的公众号后来被平台屏蔽了所有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14日,我发出我的《一部人文专著与一泓今昔萍水——漫读杨启友氏的<萍词水语>》请他指教。几天后,他即发出他的《走进芦溪新华书店:聆听<萍词水语>心声,读懂家乡这条古老的河》请我阅读。我们两人就是这样,相互交流,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5日,我邀请剑奇和他的拍客团队来芦溪陶瓷博物馆采访,他应邀欣然前往。采访中,我游走在拍客团队的间隙,有时进入到拍客团队的镜头,我大声疾呼“这里是重点”,我小心引领“那边值得拍”。但剑奇沉着冷静,不被我误导,始终遵从内心的呼唤,跟随馆主思启先生的脚步,将那宋瓷、明瓷、清瓷一路拍下来,又请思启先生一一详细介绍古瓷来历、质地、价值,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让馆藏宝物随着他的镜头,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你欣赏,让你赞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他先后写出《神交巳久,相约山下——与文友同访刘思启陶瓷博物馆》《芦溪镇山下村:农民刘思启自办陶瓷博物馆的喜与愁》之后,他多次发信息询问我:芦溪县有关部门看过否?又建议争取市、县政协搞个提案,在政协平台上呼吁一下。还发了些国家有关民营博物馆优惠政策的文件给思启先生,要他根据这些优惠政策去找当地文化部门。从这可以看出,剑奇做事是认真的,待朋友是真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日,我邀请剑奇和他的拍客团队去南坑乾村采访。这是剑奇与聂朋先生的第一次见面,也是阳光明媚拍客团队与南坑文联的第一次合作。通过这次合作,聂朋主席和南坑文联充分认识了剑奇和他的拍客团队之战斗力与超强能量。由此,开始了南坑文联与拍客团队一直延续至今的亲密合作,拍客团队几乎走遍了南坑的山山水水,为宣传南坑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7日,南坑文联正式邀请王剑奇先生率领的萍乡“阳光明媚拍客”团队采访七宝村。他们战斗力爆表,成果颇丰。五天之内,拍客团队在“手机拍客记”、“今日头条”、“美篇”等媒体发出《萍乡南坑金钩湾:古祠堂里建纪念馆,乡村旅游又添新景点》、《龙水滩的传说》、《南坑乡村户外一日游》、《阿奇境界:三百年古祠重展新姿》、巜秋游七宝双狮洞》、《走进南坑镇七宝村,畅游乡村旅游景点,憧憬开发利用宏图》、《七宝,还是七宝——请听南坑知名人士聂朋如是说……》、《南坑走马观花行记》等八篇报道,既有影像图片,又有文字介绍,还有声音讲述,真正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报道了七宝之宝藏与风光,令人欣喜、艳羡与赞叹。我发微信向剑奇表示感谢和祝贺,他回信息平静地表示:“这是应该的”。由此,可以看出剑奇是做好事不图名、不居功自傲的中国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3日,黄道吉日,我和剑奇携手采访南坑名胜老鹰谷。中午时分,剑奇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竟然当着整个拍客团队的面,隆重宣布我为拍客群顾问,且当即授予群徽、群帽并合影留念。天哪!这无异于向衣食无着者赠予百万英镑哦!我虽然见过些场面,但从未被如此“突然袭击”过。我想,剑奇一定是喝醉了!一定!喝醉了的先生你是不能跟他讲道理的,于是我只好微笑地腼腆,微笑地接受,微笑地感谢。怀着这样的思想,我握紧了剑奇的手,决心做一个不会拍摄的好拍客。从那以后,我光荣地成为了萍城著名的阳光明媚拍客团队的一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5日,剑奇的阳光明媚拍客团队联合南坑文联和妙泉村,在我的家乡妙泉,为我的《芦水萍风》举行发布会。在会上,剑奇不遗余力地称赞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巽之先生思想感情丰富,见解别具匠心,文章内涵深刻,笔底下有感情、有温度、有力度,有情怀。回想过去的切肤之痛,他能平心静气,娓娓而谈,不甘平庸,忍辱负重,回望自己的苦乐年华,他能从容淡定,不甘示弱,奋力前行,于细微之处,悟出生活的滋味和真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友的称赞,我除了感到惭愧之外,更觉得剑奇的待友之道是:真心地鼓励朋友,真诚地对待朋友,真实地帮助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6日,瑞雪飞舞,中国安源阳光明媚拍客群年终总结会在萍乡市安源区遵义路世纪客栈东“大掌柜家乡菜(安源店)”二楼海棠厅举行,剑奇热情地邀请我参加了这次总结会。剑奇在会上作了全面而详细的总结,从基本概况(创作、队伍建设、创作平台三方面)、主要收获(七个方面),到存在问题(经费、采访、培训三方面)一一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下一年的工作打算。听罢他的总结,我简直大吃一惊!一个以“拍”会友的普通微信群,竟然召开年终总结会且作出如此要言不烦、有的放矢之工作总结,我想,这在中国可能是第一例!我深深地被震憾了!由此,可看出剑奇做事之认真,行事之严谨,办事能力之强大。他是一个绝对值得信赖的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我如果继续将我与剑奇的交往互动罗列下去,那么,文章将会像中国的长城那样,万里长城万里长了。因此,下面,我只有像老师讲课一样“说重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底,拜新冠疫苗所赐,我羁患了肺部重症。7月初,在上海肺科医院手朮治疗后回乡休养。剑奇此时正在珠海儿子家,听说我遭此不幸,连忙打来电话慰问,并委托阳光明媚拍客团队来看望我。2022年7月19日,群友刘洪、陈浔和魏红霞三人代表拍客团队来家慰问我。三位好友除各自表示自己的意思和团队的意思外,还带来了剑奇个人的慰问金和慰问口信。患难见真情,我被剑奇和他的团队对我的关心和关爱感动得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伊始,剑奇开始着手写作回忆录。去冬今春,他曾将数十万字的初稿(电子稿)发给我看,请我提出相关建议。拜读之后,我感慨丛生:第一,我觉得,立身、立德、立言是人生追求的三大境界。立身意味着通过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事业和健康的身体;立德则是在道德和人际关系中展现真善美,恪守原则和法规;而立言,是古人今人都在追求的,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高的境界。剑奇能写一本回忆录将自己的见闻、经验教训、所思所悟传承给后人,就是立言很重要的方式。第二,我觉得,回忆录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本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剑奇在回忆录里记录了过去的时光,凝聚了自己大半生的人生智慧和经验。通过他的回忆录,我可以感受到剑奇活过来那些岁月的真实与动人,从他的文字中汲取到智慧的火花,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知识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可以帮助剑奇的下一代在追逐物质的同时,不忘人性的光辉,从而过上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第三,我觉得,撰写回忆录不仅是对个人而言的重要任务,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贡献。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为社会的价值观和风气作出积极的影响。剑奇回忆录中记录的珍贵经验和智慧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精神财富的追求,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共情和责任感。当剑奇的回忆被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时,剑奇就与他人建立了一座情感的桥梁,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决心向剑奇学习,争取在近年内开始动笔。同时希望剑奇的回忆录在出版之后能送我一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0日,剑奇从珠海动身回萍。原因是他极为关注的武功山下老红军周歧故居有了新喜事:周歧五位亲属包括两个女儿从外地回到故居参观。于是他立即组织阳光明媚拍客团队与与安源湘赣名人研究会联手,并在10月23日举行了盛大活动欢迎周歧亲属回乡,并邀请我参加活动。可惜我那天有事,不能参加活动,深感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2020年5月至2023年9月,剑奇和阳光明媚拍客团队怀着对共和国开国功勋、老红军周岐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周跃萍、胡清莲夫妇多年守护故居、乐于弘扬红色文化、大公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力弘扬,多次前往周岐故居参观学习,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宣传推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剑奇和他的团队共采编图文故事和小视频报道达20余件,在国内10余家新媒体网络平台发布,得到国内数十万名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这些不懈的努力,不仅为突出“周岐故居”的布展主题,丰富和完善其陈列内容取到了显著成效,而且还为提升周岐故居的美誉度,扩大其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奇就是这样,认准了的事情他会有始有终、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他是一个有很高道德标准的人,他是一个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人,他是一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鼓励朋友的益友,一个关爱朋友的善友,一个对朋友尽言的诤友,一个对朋友真诚的挚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书赠瞿秋白的条幅。在这里,我同样以此联句敬赠我的好友剑奇。人的一生如果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就足够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将把剑奇看做自己的同胞兄弟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