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故居

心若向阳

<p class="ql-block">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今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清朝大臣。 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房、翰林院侍讲,累官内廷总师傅、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务、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师。 嘉庆四年十二月,卒于家,赠太傅,赐祭葬,谥文恭。</p><p class="ql-block">  故居大门的《绿野恒春》是嘉庆皇帝御书赐匾。嘉庆元年,蔡新九十岁大寿之时,皇帝御书“绿野恒春”匾赐送,赞誉不贪不占、乐享晚年的蔡新,如同绿色原野上的一棵常青树。</p> <p class="ql-block">  故居建筑面积695平方米,宽19米,深36米,由门厅、天井、庑廊、正堂、后楼组成,面阔五开间,正堂深二间,墙体三合土夯筑,抬梁式结构,青石柱础,悬山顶。</p> <p class="ql-block">  故居里面悬挂着“武库耆英”、“黄扉宿彦”、“五部尚书”、“四库全书总裁”、“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翰林编修”、“进士”等许多体现蔡新职衔、功绩、荣誉的大匾。</p> <p class="ql-block">  蔡新、蔡世远侄叔做为二帝师,成为政治长青树,独领风骚几十年并多次受到几任皇帝的垂爱与表彰,叔侄都得于善终并福荫子孙万代,人品、官徳至今依然受到传颂,博学多才只是其一,廉洁奉公才是主旋律,高尚情操得益于其祖上几代人都考中进士,廉洁奉公、自律克已的优良家风传承有序。</p> <p class="ql-block">  故居里面悬挂着“五部尚书”、“四库全书总裁”、“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翰林编修”、“进士”等许多体现蔡新职衔、功绩、荣誉的大匾。</p> <p class="ql-block">故居中堂柱联:</p><p class="ql-block">十口心思思国思乡思父母,</p><p class="ql-block">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p><p class="ql-block">正是释义他爱国爱乡、忠孝两全,敬畏天地君恩的初心写照。</p> <p class="ql-block">  蔡新90岁大寿之时,朝廷共有219名官 员为蔡新写下祝寿诗408首,汇编成《延禧堂寿言》。“阁下文章百僚师长,山中宰相一品神仙”这是清二品大臣汪承霈为蔡新90岁所撰的寿联,称赞蔡新是一品神仙。</p> <p class="ql-block">  故居中陈列着一些蔡新的手稿以及文房四宝和生活用品的复制品,还有蔡新九十大寿时朝廷文武大臣为他祝福的贺信数十篇,其中包括刘墉、纪昀、王杰等六位大学士,还有尚书侍郎、都御史、巡抚、总督、进士等高官名人,内容主要是赞颂蔡新生前的文化内涵与修养,为人风范、美德。</p> <p class="ql-block">  故居前面的广场与鹿溪河畔连成一片,左右两边竖立着八对石旗杆,中间是一个大石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