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纪行(6)古巴的美食诱惑

成者荣之

<div><br></div><div>文 | 成者荣之<br>图 | 成者荣之<br>风景名胜 | 露台餐厅、五分钱小酒馆、TOCORORO、LA DIVINA PASTORA、北京餐厅等<br>背景音乐 |《Quizas, Quizas, Quizas》<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行古巴,是大董先生与蓝带国际学院大中华地区总经理商凌燕女士发起并精心策划的。作为“蓝带古巴美食寻觅之旅”,商总精心安排,取得古巴旅游部的支持,所游览的每一个景点、享用的每一餐美食,都体现了古巴的民族风情,有一种浓浓的古巴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巴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作为“加勒比海的明珠”,不仅有绝佳的海景、古老的建筑与多元的文化,还有拉丁美洲精致的美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巴美食有五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美食文化和特色主要源于阿拉伯、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和非洲等地,是一种融合了不同风味的异国情调,不乏受到欧美西餐文化的深刻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古巴期间的每一顿正餐,无论是在海明威生前经常光顾的露台餐厅、5分钱小酒馆,还是装修装饰非常考究的TOCORORO的餐厅,以及古巴旅游部长胡安·卡洛斯·加西亚宴请大家莫罗城堡特色餐厅LA DIVINA PASTORA,印象最深的是古巴特有的黑豆饭、海鲜汤、混炖菜、炸红薯和蔬菜沙拉。黑豆饭被称做“穆洛米饭”,是一种将黑豆和大米一起煮成的饭,是古巴烹饪的上乘之作;古巴海鲜汤的特点是鲜、咸、稠,海味浓郁鲜美;我说的混炖菜,在古巴被称为“阿希亚科汤菜”,由土豆、胡萝卜、鸡肉或猪肉以及鳄梨制成,这是一道典型的古巴美食,是古巴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炸红薯的做法与炸薯条相似,只是比西餐薯条更大一些;古巴的沙拉有的放调料,有的不放。在古巴美食中蔬菜用量有限,一碟混合蔬菜沙拉对中国客人而言变得非常珍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哈瓦那,还吃过一种名为Puerco asado的古巴特色菜,就是用橙汁和香蒜调味的烤制猪肉;还有一种名为“克罗奎塔”的煎炸美食,里面放奶酪、火腿和肉末,外皮酥脆,美味至极。在甜点方面,有一种名为Flan的古巴传统甜点,由牛奶、鸡蛋和糖等做成,外观类似布丁,具有浓郁的黄油味道。因添加材料不同,也有巧克力、杏仁或香草味道的。至于在古巴吃到的烤肉,他们使用铁签像烤肉串一样烤制,除了蘸料不同,没有更特别的地方。据说在古巴,还有类似汉堡的弗里塔、特色小吃芭蕉花以及油炸猪皮等,也很有古巴美食特色。当然,古巴岛四面向海,海鲜是古巴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管出海,还是在餐厅中,所吃到的大龙虾是最美味的。奇怪的是,在海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鱼类海鲜则较为少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的古巴餐厅,多数都有强烈的年代感,在中国大概都属于“老字号”。在这些餐厅用餐,无一例外都有饮料提供,最典型的就是用朗姆酒调制的莫吉托,直接饮酒的并不多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巴美食文化中,离不开餐馆中激情四射的小乐队。几乎每个大一点的餐厅都有这样的小乐队,可能是我们赢得的特殊待遇,每次都是伴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进餐的。这些小乐队少则两人,多则三五人,男女混搭,每人拿着一把乐器,一人主唱,其他人助唱,演奏古巴流行的摇滚乐曲和民歌,原地载歌载舞,是美食之外的听觉和视觉盛宴。在露台餐厅、5分钱小酒馆以及TOCORORO,这样的乐队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不得不佩服拉丁民族天生具有的音乐舞蹈才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在哈瓦那也有一些中餐馆。唐人街街口那家“黄虎”中餐馆,中餐已经本土化。因为如今在古巴生活的华人不过寥寥几百人,不足百米的唐人街看上去也颇萧条。古巴革命之前华人在哈瓦那的显赫商业地位,以及与纽约和旧金山唐人街并称的“美洲最具活力”的哈瓦那唐人街的繁荣,早已成为历史。所以中餐馆只能顺势而为,勉强生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返程前在一家名为“北京餐厅”的餐馆,倒是品尝到了比较地道的中餐。老板是北京人,旅居古巴三十多年,仍然说着一口地道的京腔,不同的是,像古巴大佬一样嘴里叼着雪茄。他坚持做中餐的理由是,现在中国游客日渐增多,中餐馆“糊弄不了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多日的古巴探秘之旅,惊喜不断、感慨颇多。虽然不能说对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度有深刻了解,但至少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古巴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全民实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古巴在医疗方面,特别是眼科和肿瘤治疗方面比较先进。过去每年有1000名中国人到古巴学医;拉美国家的政要和权贵很多到古巴就医。古巴义务教育一直到高中,全民识字率达到99%。</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巴实行配给制,居民70-80%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源于政府配给;职工平均月薪30-40美金。百姓生活比较贫穷,但多数人比较安逸“幸福”,生活松弛,没有动力。一部分年轻人不满现状离开了古巴,导游介绍说疫情后这几年流失了大概100万人。当然,古巴的贫富差距也比较大,占40%有海外侨属的家庭,拥有私房的家庭,以及在涉外单位、雪茄厂工作的人收入比较高。哈瓦那20%左右的家庭拥有汽车,农村以马车为主。国家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短缺。人们对随时停电、几小时排队加油、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等习以为常。哈瓦那、圣地亚哥等城市大部分建筑历史遗存是西班牙殖民时期和美国控制时期留下的。古巴革命后,在基础实施和城市建设上没有多少建树。目前,中国正在援建古巴光伏电站,帮助他们勘探石油,援助他们宇通大巴车和海尔电冰箱。在街上,宇通大巴车是最好的旅游车;在居民家庭,拥有一台海尔电冰箱是他们最大的骄傲。目前,古巴在旅游、矿业和制造领域开始吸引外资,国内没有被没收的私产房屋可以交易、出租,市场上除了“国营商店”,已容许个体小商贩经营,马路上的私家老爷车可以揽客赚钱……这一切,预示着古老已经缓慢地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古巴之行最大的启迪,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否则,就会被滚滚向前的世界历史潮流所淘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