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农村宰年猪,是个什么样子?那时候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物资紧张,个人家养的猪不允许宰杀,集市上又没有卖肉的,过年吃肉只能靠生产队宰猪分得。一般腊月初八就开始忙活着过年,第一件事儿就是宰杀生产队养的猪,这就是所谓的宰年猪。好久没有开过荤的社员们分到猪肉时,别提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有800多口子人,分五个生产小队。过年杀猪时,每个小队都要宰三口自养的猪,大约每个人可以分到3斤左右猪肉,就可以美美地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赶猪出圈</p> <p class="ql-block"> 一大清早,村里宰猪的屠夫就来到生产队大院,队里再派出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协助。提前在院里搭好一个大灶,锅里烧开水。猪从圈里被赶出来后,很不情愿跟着走,可能预感自己将遭厄运吧,人们只能将猪前拉后推到空旷处迅速扳倒,然后用麻绳捆住四个爪子,抬在木板上,帮忙的人用身体死死压在猪身上,使它动弹不得。猪头下方位置放着一个大盆子,里边放点盐,准备接猪血。屠夫将一把长尖刀快速从猪的脖子处斜插入,这头猪就在不停地嚎叫中流干了最后一滴血。</p> <p class="ql-block">^宰杀</p> <p class="ql-block"> 然后屠夫在每只猪爪处横割一个小口,拿一根2米来长的专用钢釺,从这个口慢慢插入,在皮与肉之间一直穿到猪脖子处。随后逐个用嘴对着这些口儿用力吹气,吹完以后用绳子系紧小口,防止气跑出来。这时的猪就像一个大气球,被放在滚烫的开水锅里,翻几个滚使整个猪都烫个遍,随后屠夫拿起刮刀将猪毛快速刮掉。从锅里捞出来的雪白的猪,头朝下挂在一个横木杆上,屠夫拿起刀沿着猪的肚皮从上到下一直割到猪脖子,就可以把整个内脏取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把猪放在案板上,卸下猪头和4个猪爪,再用大刀沿脊柱将其劈成两扇,就可以开始分肉了。</p> <p class="ql-block">^去猪毛</p> <p class="ql-block"> 分肉也是件很复杂的事,每户人家都要派一名代表来生产队抓阄,这个阄上的数字就是分猪肉的顺序。 </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会计这时候也是很忙的一个人,他要根据整个所要分的猪肉总重量,<span style="font-size:18px;">计算出每户应该分到的猪肉斤数。当时一般</span>都按“人七劳三”的分配标准,即家庭人口占七成,工分占三成。当时流行一句玩笑话,“挣再多工分儿,不如多一个小孩儿”。一个好劳力一天的工分才值几毛钱,所以那个年代各家小孩都较多,就是为了多分些东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取内脏</p> <p class="ql-block"> 生产队长负责分猪肉秩序,按着抓阄的顺序号,和会计算出的每户所分猪肉重量,屠夫就开始进行分肉。分肉的方法很公平,一家都要分到两块肉,一块是肥一点的,一块是瘦一点的,肥瘦搭配,以免大家有意见,心里不平衡。那个年代,大家都喜欢肉的肥膘厚一点,回家可以炼一些大油。现在则不同了,大家都愿意买瘦一点的肉,这也是时代的变迁,消费观念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猪头、猪爪和心、肝、肾、肺、大小肠内脏以及凝固成块的猪血,都要作价,让大家自愿抓阄认购。</p> <p class="ql-block"> 宰年猪活动从清早一直持续到晚上,生产队大院始终站满看热闹的大人和小孩,从叽叽喳喳的人们说话声,到生产队长分肉时高喊的叫号声,会计告诉屠夫每家每户分肉重量的应答声,以及人们分到猪肉时的议论声,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分猪肉</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集市的猪肉购销两旺,货源充足。人们到市场上,愿意买哪个部位的猪肉,就都能买到,而且数量不限。这一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果,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生产队宰年猪虽然已成为历史,但那时候浓浓的年味,宰年猪那种热闹场面,以及分到猪肉时的喜悦心情,人们还始终没有忘记,至今说起来,还是津津乐道,回味无穷。</p> 谢谢阅读 祝您新春愉快 <p class="ql-block">撰文:宝地风水亭</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音乐《春节 喜庆 新年》</p><p class="ql-block">编辑:宝地风水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