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延安的春节联欢会这么开/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红色篆刻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3年,延安的春节联欢会这么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延安精神永放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延安时期13年,每在春节期间,唱歌的、跳舞的、演剧的、舞狮的、扭秧歌的汇集在一起,欢天喜地闹新春、贺新年,拿现在的话来说叫做“春节联欢会”。</p><p class="ql-block"> 1943年2月5日是癸未年初一,早饭过后,各界群众吹着唢呐、扭着秧歌,高跷队、舞狮队,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春节联欢会”就要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临近10点钟,许多人汇集在这里,密密麻麻地围成一个大圆圈,男女老少都穿新衣戴新帽,兴高采烈、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不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来了,边向群众招手致意,边在人群里坐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延安各界、中央机关各部门及警备团的代表们,手里拿着贺年帖走到毛泽东等人面前,向他们拜年,送上新春祝福。毛泽东等含笑起立,和他们一一握手,致以新年的祝福。毛泽东还拱手左右为礼大声说:“我们也给父老乡亲们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好,过个快乐年!”话音一落,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p><p class="ql-block"> 演出开始了,伴随着唢呐声,一队姑娘走到大圆圈中的空地,唱起了陇东民歌《绣金匾》:“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绣金匾》早就流行在陕甘宁边区,男女老少耳熟能详,情不自禁跟着唱了起来,渐渐地成了全场大合唱:“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p><p class="ql-block"> 下一个节目紧跟着上演,两个演员一个拿着锣、一个背着鼓,敲打着锣鼓边舞边唱起《拥军花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呀?送给咱英勇的八路军……”,朴实如话的歌词、熟悉动听的曲调,又引观众们互动呼应,欢快的歌声响彻云霄。</p><p class="ql-block"> 节目演了一个又一个,《赶旱船》《赶毛驴》《推小车》,还有踏高跷、欢庆锣鼓、舞狮子……毛泽东、朱德等与群众一样看得入了神,每演完一个,都一起拍手叫好。</p><p class="ql-block"> 春节联欢会足足进行了3个多小时。演员谢幕时,毛泽东等走上前去,与他们一个一个地握手,并提高了声音对所有演出人员说:“你们演得很好,谢谢你们,现在大家红火热闹地闹秧歌过春节,开春后要红火热闹地闹生产。 </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图说延安》,文字由资料综合)修改于2023年01月22日📝</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