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津老皇</p>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428441</p> <p class="ql-block">年</p><p class="ql-block">年兽,又名“年”,是中国民俗神话传说中的恶兽,最早出自清末民初的报刊文章《沪壖话旧录》,为天界一只被锁在石柱上的动物,由紫微星君看管。相传古时候,每到新年之夜就会有凶残的怪兽闯入村落吃人,故名年兽。之后人们发现年兽有三怕,即巨响、红色与火光,于是家家户户每年放爆竹、贴春联、点灯火用以吓跑年兽,这些习惯逐渐成为了过年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过年</p><p class="ql-block">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过年,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过年。“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p> <p class="ql-block">春节</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